茎瘤对长喙田菁在铅锌尾矿环境适应中的意义Ⅰ.茎瘤对长喙田菁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设置保留茎瘤和去除茎瘤处理,研究长喙田菁(Sesbania rostrata)在铅锌尾矿、客土和纯土环境中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保留茎瘤使长喙田菁的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去除茎瘤处理提高了2.4%~4.8%、27.4%~67.9%、28.5%~99.3%、27.6%~72.3%和17.0%~23.4%,这种作用在纯尾矿处理组最为显著,客土处理组次之,即环境愈恶劣,茎瘤这种作用愈显著,证明了茎瘤对长喙田菁适应铅锌尾矿环境有积极的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山市1979~2001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寻找该病预防工作重点.方法将该市1979~2001年间发生的6次登革热流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疫情集中于城区和西北部镇区;流行季节
采用光合速率不同的大豆品种黑农 37(普通高产品种 )、黑农 4 0和黑农 4 1(高光效品种 ) ,分别于R3、R4 、R5、R6 和R7时期取荚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 :1.不同光合类型
为建立一种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检测Ⅰ型干扰素(IFN)的方法,将可被Ⅰ型IFN诱导的人6-16基因启动子与表达产物容易被检测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相连,构建成重组质粒,然后转染人
对mRNA发夹结构和单链结构的理论模型构建, 以及基于对X射线晶体衍射和NMR实验数据的模拟研究显示, 在翻译过程中, 核糖体上mRNA解折叠后的单链拓扑形态, 与mRNA本身的发夹结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刺猬(Erinaceus dealbatus)及游蛇科的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红点锦蛇(E.rufodorsata)和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等在冬眠期和活动
目的:了解广安市、区不明原因腹泻的病因,及四川的腹泻流行现况,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用轮状病毒试剂盒初筛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诊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最后经反转录聚
通过对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活体胚囊的研究, 发现中央细胞和初生胚乳细胞中的微丝骨架在细胞核迁移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授粉前, 微丝在中央细胞的周质位置呈现短束状
从地理系统学、外来种、遗传保护、研究中的污染问题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植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分子标记在地理系统学的研究中有助于了解上一个冰期中物种避难地和冰期后
报道了采自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基地的鳞翅目蝙蝠蛾科-新种,比如蝠蛾 Hepialus biruensis Fu,sp.nov.该种幼幼虫是我国特产药材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之一.
Potted seadlings of Pinus koraiensis , Fraxinus mandshurica,Juglans mandshurica,Tilia amurensis, and Quercus mongolica ,which are five dominant spe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