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亚、陵水一带生活着一批特殊人群,有人说他们差点成为新中国的第57个民族,也有人把他们唤作中国的“海上吉普赛人”,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称谓——疍家人或者疍民。这个以船为家的族群世代生活在海上,打渔为生,偶尔上岸也是匆匆拿渔获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我曾问一个老疍民为什么不像儿孙一样上岸生活,老人边抽水烟边摇头,他说自己从出生到现在,70多年习惯了船上的日子,而且“岸上的事情太复杂”。
在中国的航海史册中,载有“更路薄”一说,这是海南渔民的航海经,记录着南海诸航道的水文、暗礁等事项。它不仅是一本航行秘籍,也是中国人世耕南海的有力见证。但随着卫星导航的日益普及,这些靠经验汇编成册的手抄本渐渐褪去了昔日光环,只尘封在潭门等地的一些老渔民家中,老人们希望这些能够得到传承,“万一哪天导航失灵了,他们还能靠这个安全回来。”
每每台风来临,南渡江岸都会停着满满当当的渔船,很多船上布满了卤素灯,一艘大船上密密麻麻有三四百个,蔚为壮观。一直很纳闷船主为什么非得装那么多,既不经济也不环保,开多了对人体也有害。一番接触才明白他们的世界,“灯光围捕”的渔船出海不仅意味着巨额花费,还常常冒有生命危险,船主们只有尽可能地多装灯,才有可能多诱鱼。“每次出海能多赚一点是一点,谁知道哪天就回不来了呢?”
有次跟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渔民发生过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你长大了理想是什么?”
“造大船,抓大鱼,多卖钱。”
“然后呢?”
“造更大更大的船,抓更大更大的鱼……”
一位企业家是摄影爱好者,去临高采风,有位渔民对他携带的手机很是喜欢,企业家慷慨相赠。自那起,渔民出海归来经常给他送些海产,一年多下来,企业家自己说他收到的回赠单按照市场价值算,已经远大于那部手机。
……
生活在海南,每天都在经历或者听说渔民的林林总总,在我的理解中,这是一群极具冒险开拓精神的海上耕种者,他们淳朴,他们简单,他们敬海但不怕海,他们可亲又可爱。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南岛视界》也总在不停地做着渔民选题。是的,作为一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风格的期刊,我们的使命就是为这个时代的人群画像。
在中国的航海史册中,载有“更路薄”一说,这是海南渔民的航海经,记录着南海诸航道的水文、暗礁等事项。它不仅是一本航行秘籍,也是中国人世耕南海的有力见证。但随着卫星导航的日益普及,这些靠经验汇编成册的手抄本渐渐褪去了昔日光环,只尘封在潭门等地的一些老渔民家中,老人们希望这些能够得到传承,“万一哪天导航失灵了,他们还能靠这个安全回来。”
每每台风来临,南渡江岸都会停着满满当当的渔船,很多船上布满了卤素灯,一艘大船上密密麻麻有三四百个,蔚为壮观。一直很纳闷船主为什么非得装那么多,既不经济也不环保,开多了对人体也有害。一番接触才明白他们的世界,“灯光围捕”的渔船出海不仅意味着巨额花费,还常常冒有生命危险,船主们只有尽可能地多装灯,才有可能多诱鱼。“每次出海能多赚一点是一点,谁知道哪天就回不来了呢?”
有次跟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渔民发生过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你长大了理想是什么?”
“造大船,抓大鱼,多卖钱。”
“然后呢?”
“造更大更大的船,抓更大更大的鱼……”
一位企业家是摄影爱好者,去临高采风,有位渔民对他携带的手机很是喜欢,企业家慷慨相赠。自那起,渔民出海归来经常给他送些海产,一年多下来,企业家自己说他收到的回赠单按照市场价值算,已经远大于那部手机。
……
生活在海南,每天都在经历或者听说渔民的林林总总,在我的理解中,这是一群极具冒险开拓精神的海上耕种者,他们淳朴,他们简单,他们敬海但不怕海,他们可亲又可爱。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南岛视界》也总在不停地做着渔民选题。是的,作为一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风格的期刊,我们的使命就是为这个时代的人群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