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家庭因素以及集体活动等对本病传播的影响。

方法

于2020年1月19日至2月25日每日从中国6个省份公布聚集性病例的36个地市官方平台收集积聚性病例数量、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χ2检验以及曲线拟合对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聚集性病例366起1 052例,家庭聚集性病例占86.9%(914/1 052);1 046例有性别信息的聚集性病例中,男性513例(49.0%),女性533例(51.0%);病例以18~59岁青壮年为主,占68.5%(711/1 038)。在366起聚集性疫情中,有47.0%(172/366)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确诊病例曾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1月19日至2月3日,首例确诊病例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占66.5%;2月4-25日聚集性病例首例确诊病例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仅占18.2%。一代病例与二代病例发病时间间隔M为5(2~8)d,首发病例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M为6(3~9)d,续发病例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M为5(3~8) d。

结论

聚集性疫情在武汉市和湖北省以外多地市普遍出现,家庭密切接触是造成家庭内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2月4日后聚集性病例以当地一代或二代以后的病例传播为主,确诊时间缩短。

其他文献
目的对贵州省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进行钩体分离鉴定和分子分型,了解其病原学特征,为当地钩体病的防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集贵州省钩体病疫区黔东南州黎平县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血液和尿液标本进行钩体分离培养,对分离的钩体疑似菌株通过致病性钩体G1/G2-PCR方法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采用钩体血清群特异PCR进行分群鉴定,然后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并与国内常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具有传播快、防控难的特点。仅4个月时间,新冠肺炎快速传播到全球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国采取了及早发现病例、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实施14 d隔离医学观察、全国范围内倡导居家2周以上等围堵策略,成功地控制了新冠肺炎流行。英国曾一度采用群体免疫策略,让人群自然感染新冠肺炎,逐渐形成免疫屏障。本文分析了围堵与自然感染形成群体免疫两种策略在未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平衡
目的分析2008-2018年我国≤5岁儿童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针对性措施,减少死亡病例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08-2018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人群特征、空间分布、诊断和报告情况及病原构成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08-2018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岁儿童死亡病例3 646
在一般人群中,尽可能减少受试者负担,且最大限度地正确评估日常膳食营养状态是构建营养流行病学队列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介绍主要膳食营养评估方法的同时,着重说明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开发的基本内容及其原则,并以天津营养流行病学队列研究(TCLSIH队列研究)调查为例,简单说明地区性食物频率问卷开发的问题点和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全国版食物频率问卷
目的了解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状况,为慢阻肺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中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测试FEV1/FVC<70%的调查对象作为慢阻肺患者,其中9 067名通过询问调查明确肺炎疫苗接种情况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分析。应用复杂抽样调整方法,估计慢阻肺患者中的肺炎疫苗接种率及其95%CI,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国≥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5岁居民吸烟危害认知水平及戒烟意愿,对控烟工作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自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以多阶段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165个村/居抽取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 594例有效样本中,49.93%不想戒烟,男性不想戒烟者比例为50.39%,女性为43.01%,差异有统计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04-2018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点和菌株的起源与进化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通辽市布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构成比和率描述流行病学特征。用常规鉴定方法鉴定菌株的种型,用AMOS-PCR对菌株的种型进行复核,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布鲁氏菌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2004-2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报告的不明原因重症肺炎聚集性病例事件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WHO于2020年2月11日将该病命名为COVID-19。截至3月1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造成包括我国在内的11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11.8万病例。3月11日WHO评估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呈现大流行特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由于病原溯源困难、传染源分布广泛、传播途径多样、
针对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在系统梳理临床治疗、疾病控制和科学研究三者定位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的建议。临床治疗方面,要加强医务人员依法报告意识,强化症状检测能力,充分发挥传染病直报系统的作用,建立健全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国家或地方监测平台。疾病控制方面,要从法律和体制机制上赋予疾控相关权限和保障,提升疾控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加强防控与应急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潜伏期等流行病学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分布进行估计。方法收集各省份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发布信息平台的确诊病例暴露与发病信息,利用区间删失数据估计方法,基于Log-normal、Gamma和Weibull分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分布进行估计。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确诊病例109例,平均年龄为39.825岁。基于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