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内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出现,给学生的学校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目前,高校内社团种类众多,各种活动也是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体育社团凭借其增强体质、锻炼精神意志、享受竞技乐趣等多种优势,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和喜爱,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和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一点,分析体育社团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并结合经验谈谈如何正确引导,彰显其效用。
  关键词:体育社团;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影响
  体育社团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热爱运动的学生加入,并且逐渐扩大了活动范围,打造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开拓学生视野,增强交际能力也有着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目的与体育社团发展路径有较多的重叠,增强二者的联系和结合,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身体素质。
  一、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文化的联系
  1.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
  体育文化与德、智、美三种文化形式,共同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强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体育文化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在传播和发展中,影响着高校内一切体育活动。体育社团作为学校内部最大的体育活动组织团体,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体育文化吸收平台,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传播意义。体育社团的发展符合体育文化的宗旨,因此是其重要构成内容。
  2.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承载载体
  校园体育文化要想不断发展进步,去感染更多人的加入,仅仅靠宣传和口头鼓励根本无法取得好的成效。而体育社团则完全不一样,社团开展的目的更加单纯,就是为了能够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在锻炼身体中感受着体育文化带来的意志和精神影响,形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体育社团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3.社团促进体育文化在实践中发扬光大
  德育、美育等文化建设,很容易在学校中体现,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审美水平,而体育文化则和智育一样,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才能够提升个人素质和水平能力。因此,社团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体育文化的发展。比如足球、篮球、武术和健美操等多种活动的开展,为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献,同时满足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多种需求。
  二、体育社团和体育文化和谐发展对策
  1.重视对体育社团建设的扶持
  当前高校体育社团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学生数量众多。但是经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体育社团内部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举行活动的流程也没有标准化和系统化,这导致体育社团对高效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在体育文化发展基础上,大力扶持体育社团的发展,给予一定的资源和帮助,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另外,还要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提供合适的场地和运动器械,以保障体育社团开展的体育活动效果越来越好,不断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社团由于主要是学生自主运行管理,在宣传工作中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了使高校体育文化更加繁荣,学校的相关部门可以创造出机会,给体育社团进行宣传,使师生提高对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养成爱运动的生活习惯。
  2.促进体育社团的规范化管理
  当前高校社团在组织和管理中,一般都是由学生出面进行各种活动的幕后工作。由于缺乏经验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管理水平差,混乱无序等情况,既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锻炼和活动参与,又使体育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高校团委应加强对体育管理部门和社团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制定出合适的管理制度,对社长、宣传部和组织部等部门管理人员实行民主投票决议,确定人选后加强制度建设,根据社团成员表现情况实现绩效管理,稳定内部环境,并根据社团开展情况和绩效,给予及时的资金支持或者整改处罚。
  3.实现体育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校体育文化繁荣有着重要关系。要想提升高校体育社团的活跃程度和组织能力,学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鼓励社团多样化发展。不同的学生虽然都有体育运动的爱好,但是在细节上可能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喜欢足球,不同的成员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体育社团要想不断有新人加入,就得开展多种多样的类型活动,降低成员的参与难度。第二,要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除了竞技比赛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外,还可以组织专家讲座、项目专业培训、体育晚会等等,通过多种精彩活动,吸引学生能够投入到体育社团之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为传播体育文化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发展专业的体育教师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为学生们的日常活动作出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的运动方式,弘扬体育文化。第四,划拨一定的经费给予社团成长空间。学校要想发扬体育文化,促进学校内体育气氛的提升,需要对体育社团进行足够的支持,尤其是在资金上。社团有了充足的资金,就能够组织更多的活动,提升影响范围,通过海报、广播和网络等多种方式扩大活动影响,营造出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精神和意志,是改变当前高校学生普遍体质较弱问题的关键。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现实意义。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中最重要的体育文化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理应受到学校方面的重视,从资金支持到活动引导,在学校内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们在相互的影响下变得更加热衷于体育运动。体育社团的发展和体育文化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加强体育社团的传播功能,一定会提升体育文化传播效果,促进校内体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智明.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4):101-102.
  [2]邓良标.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3(26):154-156.
  [3]黄卉,曲晴.刍议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6):166-167.
  [4]陈建红.网络信息化技术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3(24):176-177.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但也导致了就业结构矛盾等问题,经济新常态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和基本措施。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对策  近几年,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在不停的上升,导致毕业生人数也在不停的翻倍。大学生的就业难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施行意见》。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是施行国家创新的基本战略方向,是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变革的重要方针。这份文件表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成为求职者,还要在工作中成为创新者,因此培育一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做好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是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概念解析展开,结合当下关于辅导员的一些政策性文件进行分析探求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认识  单从字面意义来看,“职业”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
期刊
摘要:教学技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既要重视专业知识教学,还要加强专业技能教学。在英语师范专业教育中,建设和应用好师范生技能培养实训室对提升学生技能、强化教学能力训练以达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师范生技能;技能培养;实训室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
期刊
摘要: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价值信仰不坚定、核心价值观中社会理想的轻视、坚强意志和崇高精神追求的缺乏和道德滑坡、心理失衡。原因主要从宏观背景和教育本身两个方面出发。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
期刊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材料化学学科是材料科学、化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支柱。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平衡好“化学”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化学专业教学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与化学基础课和材料学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探索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在材料化学专业中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金融学本科专业实习模式创新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长期的融教学(T)、操作(O)、实践(P)、创新(C)、就业(E)、社会责任(R)一体化培养为特色的“TOPCER”培养体系进程中探索实施了三层次四阶段实习模式,将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划分为“基本技能”、“综合学习”和“实践初步从业能力”三个层次,对应金融從业基本技能训练与金融业务模拟、金融机构业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亦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之使命。对内地就读藏族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本论文在分析内地就读藏族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提升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藏族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勾勒了中国全方面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教育、外交等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教育面向世界开放,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也服务外交大局,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份纲领性领导性文件,高等教育系统要以十九大精神指引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高等教育;国际化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明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大学新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行为的一致性进行了探析,首先从职业喜好、学校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大学新生择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专业、择业和职业价值观对大学新生学习的影响,最后基于分析结论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具体包括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灵活设置转专业的条件。  关键词:择业就业理论;价值观适应性;职业选择;个人价值观  一、前言  职业价值观指的是职业选择中所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