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加辉煌的哑柏初中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办于1981年的周至县哑柏镇初级中学,是我国西部较大的一所初级中学,现有60个教学班,190名教师,4235名学生。该校26个部室,均按国家Ⅰ类标准配备。
  近年来,该校树立“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最大的成功”和“提升教师的幸福度,学生的愉快度和人民的满意度,着力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战略,以“树文明校风。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人”为办学宗旨,以“创建现代化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按照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结合校情,建章立制,强化管理,逐步探索出“领导分工负责,分级分处管理,办公室协调”的管理模式和“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制。奖励激励制。民主决策制”的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了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以及“规模宏大,管理规范,环境优美。校风良好,质量较高”五大特色。
  
  理念先行导行动
  
  理念决定行动。该校确立了“树文明校风,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人”的办学宗旨和“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最大的成功”的办学理念,把“不断提升教师幸福度。学生的愉快度和人民的满意度,着力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同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把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个性明显,特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
  
  校本教研促发展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该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通过学历进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对参加者,学习期间按正常上班对待,同时补贴一定比例的交通、伙食和学费。
  为了有效的促进校本研训工作,学校健全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教科室——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四级校本教研工作网络,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校本研训方式,一是学习型教研,教师通过读书、上网、参加集体业务学习、听专家报告会、看名师课堂实录、参加读书经验交流会和教改沙龙等,哑柏初中的教师现在每人都有一个读书笔记,随时抄录自己有用的东西,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心得体会,这已逐步成为全体教师的一种良好习惯。二是教学型教研,一般以课例和案例为载体,围绕如何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而展开,以个人反思和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通过教学后记、教学日志、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案例、课例研究、说课、听课来实现教学研究。三是课题研究,以课题或问题为载体,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开展研究,解决问题,达到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校本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在近五年县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评优中,该校连续四年获得教学能手大赛先进集体,先后有32名教师获得个人奖,在市县组织的论文征评中,46名教师获奖,校内刊物《哑中教研》共出版15期,获得“全国首届校内校刊评选活动最佳版面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省、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学校”。
  
  狠抓教学赋新篇
  
  哑柏初中七年时间学生人数增加了近1400人,重点中学升高人数6年时间翻了五番,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质量评比中,连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这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周边学生慕名而来。为何能取得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狠抓了常规教学、课堂效率和课程改革。
  学校狠抓教学质量,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抓教又抓学。既要求按常规施教学又要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要求教师。认真搞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核五个环节;每五周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考核等进行一次检查,并评等划级,还要进行学生评教,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再对老师量化得分,兑现工作奖。在抓教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学。制定了《学生学习常规》,指导学生的学习,还经常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还制定了《奖学金制度》,《进步快学生评选办法》,对学习好,进步快的学生进行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好学、会学、学好。
  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得益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每学期要举行每位教师参加的课例研究,通过听课,说课,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还开展《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分学科、分课型、分小组研究制定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探究教学模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在上好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师资的情况和学生实际开发了8门校本课程:初一级《养成教育》、《健康教育》、《阅读》、《传统文化》,初二级《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科技创新》。这些校本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全面发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设置、开展多种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教育活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评比、“青春飞扬”主持人大赛、口头作文比赛、科技征文大赛、“科技真奇妙”小发明小制作展、校园读书节……这些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佳绩缘有好舵手
  
  哑柏镇初中之所以能取得诸多成绩,在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更在于这所学校有个能干的好校长。
  1996年,孙玄被组织上安排到哑柏镇初级中学做校长。面对教师工资拖欠、福利待遇差、工作难度大的局面,孙玄从更新教育观念、实行科学管理入手,很快使学校步入正轨。
  他根据校大人多的特点,并经校代会审议,确立了“领导分工负责,分级分处管理、校务办公室协调”的管理模式,随之出台了包括4部分,44项制度。57页的《哑柏初中规章制度汇编》,形成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制、奖励激励制、校务公开制和民主决策等管理机制。使学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与此同时,他还重视每天的微观管理,保证制度落到实处。学校每天安排值班,各处室、年级、班级都有工作日志,对全体师生每节课的工作、学习、出勤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管理不留死角。学校从领导到教职工责任明确,职责清楚。学校工作进入到一个规范高效的良性发展轨道。学校先后获市级荣誉6个,县级荣誉29个,周围群众也为学校送来“人民满意,家长放心”和“首战告捷辉煌”的牌匾。
  然后,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又围绕让“学生成人”的办学宗旨,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构建了政教处——年级组——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两个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创办了《家庭指南》。各种教育力量联动、互补、共进,增强德育工作的效能。在抓好德育工作主渠道的同时,学校还形成了升旗仪式、晨会、班级德育工作制;举办抢答赛、演讲赛、报告会,广泛征集环境育人用语、深入开展“学礼仪规范、做礼仪标兵”活动,使德育工作系列化。创办了《德育研究》,为教师探讨德育教育创建了—个宽阔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德育发展。讲文明,树新风渐成风气。
  在教学管理上,他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落实“轻负担、低耗时、高效率、高质量”的方针,采取“起点从低、坡度从缓、要求从严、快速反馈、层层过关”的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数年来,教育教学质量连年直线上升。已进入全县先进行列,共获得县政府25项教学质量奖。学校被西安市科研所确定为“素质教育机制与测评研究”实验学校。
  现在走进哑柏初中的大门,棵棵棕榈、片片绿地与排排塔柏夹道相迎。校风、校训镶嵌在扉壁上,温馨的育人用语耐人寻味。“品”字型花园鲜花盛开,涵盖着“全面发展品为先”的办学理念。置身校园,花红树奇,绿草茵茵,令人留恋往返。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熏陶着每一位学生成长。而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最吸引人的则是那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然而孙玄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得很淡,他说:“学校的业绩、群众的赞誉都属于理念先进、思想超前的哑中人,属于善于思考。勇于拼搏的哑中人。属于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哑中人。‘创造现代化一流学校’是一个无至境的追求,我将与哑中人一起,与时俱进,永不停息,创造哑柏初中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其他文献
与以往相比较,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表现出“注重基础知识、关注知识间的联结、注重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的思考、思维的界面加宽和容量增大”等特点,如追求算理,论证、运算的书写量明显减少;不苛意追求技巧,不搞人为设置的障碍,不纠缠枝节问题……确切地说,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追求数学教育的本质和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有益于常规教育工作和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归真返璞,科学地搞好高中数学的教与学,已是提高高考成
期刊
2007年10月28日上午,西安市蓝海豚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楼内,突然出现了许多年轻而动人的面孔,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和组织,但他们都怀着对社会公益事业炽热的爱,步入这个无声的世界……  这些孩子从外表上看和其他的孩子没什么不同,一样走路,一样吃饭,一样睡觉,一样玩耍。可是他们不与其他人说话,没有眼神交流,不喜欢父母的抚爱,仿佛生活在玻璃世界中。如果没有康复训练,没有社交能力的他们将会一辈子需要别人的
期刊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将“认知和情感表达出来并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能不拘形式地表现出感受和想象,注意展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受感动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不仅是对教学的要求,更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因此,小学儿童绘画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中众多形式化的束缚,让艺术回归自然,应引导学生从自然中感悟、积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自然感悟,闪现灵性    俗话
期刊
笔者的学校是在素有“苗木之乡”美称的一个镇上,在苗木之乡长大的孩子们,对各种花草树木有着深厚的感情:饭桌上可以听到大人们谈论有关苗木的种植、生长等,路上也能碰到一大车一大车运出去卖的苗木,田地里更是一大片一大片各种各样的苗木。因此,笔者选取了从写苗木开始,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一、意境涵泳触摸枝叶的温度    教学片段:  (八月桂花飘香,校园内外不时传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这时带着小朋友去
期刊
新时期的中学数学教学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一个优秀的数学多媒体课件能充分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清晰的认知导航路径。那如何做好数学教学课件呢?    一、优化教学思想    在教学上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提供操作示范,便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更好地跟上数学学习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然后,
期刊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都知道,生成固然重要,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如果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将变成信马由缰式的活动,如果预设时不留有空间,又何谈生成。因此,我认为:在呼吁大家关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同时,首先要做好预设这篇文章,即在新课程理念下备好课,以“预设”促“生成”。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目标把握求准确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它统领着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制定教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两种习惯》一文中说:“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语文新课标》也把“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教学目的之一。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语文世界,使语文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可培养学生七个方面的好习惯:  一、爱读书的习惯。读书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人眼界开阔、心胸宽广。因此,培养学
期刊
一、培养专心“听”的习惯    任何语言材料,老师要反复示范。让学生观老师的口形,听老师的发音,看老师的体态。有些学生急于求成,没听清楚就急于说,这种习惯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无论是对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还是对词、句、段乃至音调、节奏的把握,都要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思考,在诉诸听觉的同时,倾注激情去体验。这样,“仿真”效果会更理想。另外,课后学生要形成听录音材料的习惯,特别是听英
期刊
一、选择意识    世界纷繁复杂,不良现象在各领域、各方面都存在,性质也各有区别。故教学过程中,须根据一定的需要应有针对性地选取,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 切合学生实际。九年级思品中,关于“责任和选择人生道路”单元,便是与学生联系相当紧密的。部分成绩不佳的学生常把责任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家长的遗传因素,就是不从自身角度寻找原因。这就需要引用“谁对自己负责”中的首要的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期刊
教师职业的灵魂——良心  成富国    “良心是隐藏在人内心的意识活动,它能使人自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责任。”教师的工作关系到人的命运,关系到人的前途。教师的工作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凭良心做的,我们应该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作以反思,看是否问心无愧。一个教师,如果缺乏良心,工作就会只图私利,只为报酬。如果有良心,他肯定不只把教师看成是一份职业,而同时是一份事业,且会有很强的事业心;不只是为了回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