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流检测配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改进控制策略

来源 :电力自动化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阐述了应用于配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单电流控制方案及其改进策略,并对直流侧稳压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控制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的PI参数整定方法,并引入了自适应模糊PI控制器.直流侧电容电压采用PI和自适应模糊PI2种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对采用所提电流控制策略的DSTATCOM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制作了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DSTATCOM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同时证明采用自适应模糊PI控制的DSTATCOM系统响应速度更快,而且没有超调和振荡且有较强的鼻椿性
其他文献
2013年10月31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发生MS5.5、MS5.0级地震,11月22日和11月23日又分别发生MS5.3、MS5.8和MS5.0级地震,构成2013年吉林前郭5级震群,其中最大的地震为11月23日的MS5.8级地震,发震断层位于扶余—肇东断裂附近。本研究计算前郭MS5.8级地震的静态库伦应力,明确前郭MS5.8级地震对周围的同震库仑应力影响;进一步计算前郭地震对周围主要断裂带的静
在计及励磁饱和环节条件下,利用凸优化技术和迭代搜索方法,提出以非线性系统椭球吸引域体积为指标确定小扰动稳定域边界的新算法。对比分析了其机组在固定增益和变增益线性最优
2012年2月2日辽宁省营口市柳树镇发生ML4.5级地震,辽宁省强震动台网有6个强震台站记录到了该次地震的地面运动,记录的最大加速度峰值为138.7cm/s2。通过对此次强震记录的地震波频谱特征、震源机制、震源参数和地震烈度的分析认为:加速度峰值反映的烈度与实际震害现象反映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能够为地震震害特征、震源过程和震区的地震动特征研究提供依据。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一种决策集滚动筛选(CDSRS)的电压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求取预测周期内优化目标节点电压对控制变量的响应特性.将电压协调控制模型的求解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
地震动影响场反映了地震动参数的空间变化情况。本文以ArcEngine技术在Visual Basic开发环境下编程实现地震动影响场的勾画为示例,根据设定地震参数,探讨如何在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应急和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中的地震动影响场估计提供更直观、便捷的技术手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磁耦合的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该电路能有效抑制主二板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减小开关管开通期间电压和电流的交叠面积.进而提高功率因数校正的效率和减小电磁干扰
为使配电网重构有功功率损耗最小,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神经网络重构模型来反映配电网负荷模式与开关状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配电网负荷模式作为输入、网损最小时的开关
从时域无功理论的角度,根据理论定义分析论证Fryze时域无功与基于周期函数空间的通用无功定义对于无功计量相同和差异的原因,分析其无功电能计量统一性条件和非一致性情况。基
结合电网广域状态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FCM)聚类的电网故障区域判别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线路智能电子装置(IED)采集相应保护的动作信息、方向元件状态信息、断路器状态信息
针对两端带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模型识别的纵联保护新原理。首先采用线路分布参数模型,推导出发生区外故障时两侧电流和差比值的理论表达式,将其作为待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