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题壁诗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393761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壁”二字最早见于《梁书》,史载侯景被梁简文帝“幽絷”后,“题壁自序”。而题壁诗的兴盛还是在唐代以后,尤以宋代为最,超过了万首。
   古人题壁的场所主要有三类:一是名山宝刹等游览胜地,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二是官署、驿站、青楼等特殊场地,如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三是自己或朋友家中,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有关题壁的佳话,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记载的都很多。唐代宰相张说非常欣赏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将其中的两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题写在自己的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唐代诗人崔颢游武昌时登黄鹤楼,感慨赋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李白登黄鹤楼,诗兴顿生,正欲挥毫作诗,忽见崔颢的这首题壁诗,于是掷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崔颢的这首题壁诗确实名气不小。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唐代崔护在清明节去郊外游春,见到花木掩映中有一人家,于是叩门求水。一女子开门,为他倒了一杯水,并让他进家中坐,自己则倚靠着桃枝伫立,姿态美艳。临分别时,两人都有些依依不舍。第二年清明,崔护又来此地,见门上有锁,不禁失望,就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了好景不常有的感慨和怅惘。
   唐代王播少时家贫,寄居在扬州惠昭寺内。寺内的和尚讨厌他,往往开过饭才敲钟,让他吃不上饭。后来王播做了大官,重游寺院,见他题写在墙壁上的诗笼上了碧纱,就感慨地写道:“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尖锐地讽刺了和尚趋炎附势的行为。
   宋代陆游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因婆媳不和,婚后三年两人就被迫分离。几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在家乡城南禹迹寺的沈园与别嫁的唐琬相遇,唐琬送来酒肴以表心意。陆游见人感事,乘醉在园壁上吟写《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舊,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见后和词一首,不久就郁郁而死。40年后,陆游故地重游,见墨痕犹在,感伤往事,又题写《沈园》诗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抒发了自己怨恨愁苦而又难以名状的凄楚心情。
   谭嗣同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临危不惧,被捕入狱。在死牢中,谭嗣同意气自若,拾起地上的煤屑,在狱壁上题写了一首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现了以身殉难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30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其他文献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赏析】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蜀先主就是刘备。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县东),本诗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天下”二字囊括宇宙,极言“英
期刊
我来寻你,途千山万水,灯火如明。从远古走来,披上绵亘的黄河,我来寻你;从远古走来,托举巍峨的珠峰,我来寻你。古巴比伦的文字随风沙一同远走,大漠之中埃及也只留下了法老的陵墓,亚特兰蒂斯湮灭于深海之中,而华夏依然伫立。    中华文明因其韧性立于世界千载而不朽,文明的韧性在历史的浪涛滚滚中不断彰显。“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中华之韧性,正是因为有弘毅之士
期刊
当迈出离开家乡的第一步时,乡愁就偷偷占据了你心中的某个角落。卢纶在漂泊中“行多有病住无粮”,因此感叹“万里还乡未到乡”;韦庄面对“洛阳城里春光好”,也会感叹“洛阳才子他乡老”。所以,有人说,乡愁是一种病,一种随时会发作的病,融化在你不能回归的日日夜夜。   “乡”本来是古代农村管理的一级行政单位。“乡”的繁体字是“鄉”,甲骨文中左右是二人,中间是食物,像两个人相对用餐的样子。相对用餐意味着关系和睦
期刊
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当代西方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刺猬与狐狸》,提出了“刺猬型思想家”与“狐狸型思想家”这一妙喻。说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一直有两种思想家:一类是
期刊
“接下来,我们推出武汉最大的土特产——快舟火箭……”   前不久,多个电商平台推出“湖北产品特卖”直播,支援湖北复工复产。最“硬核”的直播,莫过于4月1日,一家知名电商平台的网红主播在直播间售卖“武汉制造”火箭,瞬间成为社会热点。   网友纷纷留言评论,“之前直播卖房已经很惊讶了,没想到还有更贵的商品等着我们……”“原本觉得火箭离我们很遥远,没想到‘空降’百姓的直播间。”   航天领域
期刊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中国武汉爆发并席卷全球。云南陈衍强发表诗作《仰望天空》,其中“湖北佬”“九头鸟”等词被网友批为“挑战中国人的底线”,而作者则称自己使用反讽手法。   这位作者对于自己创作行为的辩解让我想起与之相似的一件事——《奇葩说》知名辩手邱晨狡辩自己发表的“港独”言论。对邱晨的所作所为,《人民日报》评论“国家大义容不得巧舌如簧”。与之相同的是,我想说:“人权意识容不得巧舌如簧
期刊
【导语】   文章中成功的人物刻画,常常得力于人物个性的充分展现。所谓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人物有了个性,才会拨动读者的心弦,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文章要凸显人物个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肖像显个性。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就是说,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往往反映了这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思想修养,乃至这个人的生活
期刊
文学巨匠,深邃题诗;少年学子,勇敢质疑。大方之家,固有不刊之论;勤思少年,亦显真知灼见。一文显质疑,众人皆赞赏,世界为质疑者鼓掌。(简析材料。)   正所谓,“真理不会被推翻,但真理需要被超越”。一句“尝试”,两种见解,华罗庚用智慧之燧石,碰撞质疑之火花,点亮真理之通途,怎能不令人喝彩?(分析原因。)   世界为质疑者鼓掌,只为突破权威的勇气。中国先哲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谆谆教诲,发人深
期刊
【導语】   鲁迅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艰苦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孙犁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具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文学因他们而丰富多彩,是他们带领我们在文学的海洋里徜徉,汲取知识的营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的多彩人生。
期刊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某社交平台运营合伙人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被批捕。该合伙人故意在竞争对手的手机客户端上散布有害违规信息,“设局”进行恶意举报,造成对方手机客户端被下架3个月、业务一度停滞。   近年来,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行业,类似通过“设局”、蓄意栽赃、恶意举报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击竞争对手的现象和案件不断出现。恶意竞争、不正当竞争已成为互联网行业一大痼疾。   互联网企业直接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