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知识交流以及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当代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水平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其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家长等必须注意采取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
所谓良好的书写习慣,就是指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能够采用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运笔形式,充分认识正确的书写规律,同时还能保证字迹工整、页面整洁的写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了解握笔的方式、笔画的先后顺序、字体结构的构成,同时形成正确的坐姿,眼背手充分协调,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所谓“字如其人”,字迹往往能反映出人的某些特质,敷衍潦草或细心工整、笔画松散或清新隽永、密密麻麻或洒脱大气,这些都是通过一个人的书写能呈现给我们的印象。因此,培养好的书写习惯,除了形成正确的书写方式,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字体风格的欣赏,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出以下策略:
1.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
兴趣是激发人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不断探索和开发的原始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高低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教师和家长应该转变教育理念,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合理布置课堂教学的写字内容。写字不光是简单的模拟,有时文字的内容也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合适的写字素材,尽量做到“少而精”,可以选取如小故事类的文字素材,让学生不光是机械地书写,同时还能了解到精彩有趣的故事,寓教于乐,这能极大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学生的写字兴趣。另外材料还要注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观察学生们书写过程出现的问题,如上下结构的字经常头重脚轻,对于常错字易混字的区分,教师可以进行专项训练,体现的练习的实用性。而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最好和孩子共同进行写字练习,在家庭教育的温馨氛围下,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往往事半功倍。
其次,在学生的书写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应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积极的教学评价,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写字的自信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书写比赛和展示,通过互相竞争的方式,在全班让学生评选出最好的书写作品,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角色,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家长也应该多加鼓励孩子,耐心培养,发现有进步的地方及时进行表扬,以此培养其对书写的自信心。
2.训练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正如前文所述,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而培养正确的坐姿则是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因素。所谓正确的坐姿,笔者认为,就是写字时头部要端正,身体要坐直,双臂要张开合适的角度,双脚自然下垂。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等都不成熟,让他们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学生,改正各种不良习惯。而在家里,孩子如果复习功课时坐姿不对,家长也应该及时指出,帮忙改正。
第二,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正确的握笔姿势是:食指与拇指的指端轻轻捏住笔杆,然后用中指的第一指节在离笔尖两厘米处顶住笔杆,而无名指和小指成自然状态即可。为了保证写字过程更加顺畅,笔杆最好与纸面保持45度的斜角。
3.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在千百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我国汉字的书写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第一,要给学生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认识生字的笔画结构、顺序等。第二,让学生记忆生字的书写规范,并给学生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第三,让学生对比自己仿写的字与范本上字的区别,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第四,运用积极的教师评语,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一、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
所谓良好的书写习慣,就是指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能够采用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运笔形式,充分认识正确的书写规律,同时还能保证字迹工整、页面整洁的写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了解握笔的方式、笔画的先后顺序、字体结构的构成,同时形成正确的坐姿,眼背手充分协调,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所谓“字如其人”,字迹往往能反映出人的某些特质,敷衍潦草或细心工整、笔画松散或清新隽永、密密麻麻或洒脱大气,这些都是通过一个人的书写能呈现给我们的印象。因此,培养好的书写习惯,除了形成正确的书写方式,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字体风格的欣赏,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出以下策略:
1.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
兴趣是激发人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不断探索和开发的原始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高低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教师和家长应该转变教育理念,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合理布置课堂教学的写字内容。写字不光是简单的模拟,有时文字的内容也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合适的写字素材,尽量做到“少而精”,可以选取如小故事类的文字素材,让学生不光是机械地书写,同时还能了解到精彩有趣的故事,寓教于乐,这能极大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学生的写字兴趣。另外材料还要注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观察学生们书写过程出现的问题,如上下结构的字经常头重脚轻,对于常错字易混字的区分,教师可以进行专项训练,体现的练习的实用性。而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最好和孩子共同进行写字练习,在家庭教育的温馨氛围下,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往往事半功倍。
其次,在学生的书写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应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积极的教学评价,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写字的自信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书写比赛和展示,通过互相竞争的方式,在全班让学生评选出最好的书写作品,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角色,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家长也应该多加鼓励孩子,耐心培养,发现有进步的地方及时进行表扬,以此培养其对书写的自信心。
2.训练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正如前文所述,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而培养正确的坐姿则是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因素。所谓正确的坐姿,笔者认为,就是写字时头部要端正,身体要坐直,双臂要张开合适的角度,双脚自然下垂。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等都不成熟,让他们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学生,改正各种不良习惯。而在家里,孩子如果复习功课时坐姿不对,家长也应该及时指出,帮忙改正。
第二,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正确的握笔姿势是:食指与拇指的指端轻轻捏住笔杆,然后用中指的第一指节在离笔尖两厘米处顶住笔杆,而无名指和小指成自然状态即可。为了保证写字过程更加顺畅,笔杆最好与纸面保持45度的斜角。
3.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在千百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我国汉字的书写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第一,要给学生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认识生字的笔画结构、顺序等。第二,让学生记忆生字的书写规范,并给学生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第三,让学生对比自己仿写的字与范本上字的区别,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第四,运用积极的教师评语,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并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