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浅谈

来源 :求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开展过程中,仍存在学生学习不主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需要初中地理教师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展开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为提升初中地理教学创新化现代化发展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培养;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以针对性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白学生由于年龄小、课程少,对于地理学科的了解接触较少,存在印象上的空白和认知上的缺失。此时教师就必须要对初中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空白空间进行有效发挥。在教学伊始阶段重视课程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克服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通过生活化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元的教学模式,对初中地理学科中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进行生动化展现,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亲切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走进地理》这一部分内容时,在教学展开过程中便可以以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调动和激发。首先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叙述的形式,对教材中需要学习的地理学科知识点和知识内容进行串讲,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开始阶段对地理概念和地理学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宏观性的把握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讲述自身在旅游时所遇到的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和民俗人情的故事,带领学生深入到故事情境中来,此时,教师再对自然风光以及风土人情等地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初中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生活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这一时期认知和发展的特点,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在有效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探究兴趣的同时,把合适的教学环节引入课堂,对学生的专注力进行有效把握,不断助力学生深入学习并研究初中地理学科知识内容。
  二、以丰富的课堂组织调动学生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学展开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因此,要想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程展开过程中,就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实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丰富的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初中地理教学展开过程中应充分调动教学要素,确立学生在初中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带动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等多元的课堂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助力初中学生良好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开发。例如,在教学《世界的地形》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如果依据传统教学对地理学科知识概念进行讲解,必会使学生对地形地貌等知识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感到枯燥和乏味,从而降低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组织模式,在教学初期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地形地貌,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各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与提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保证了学生在初中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问题互动和合作探究学习,由教师进行适当的辅导和引导,以多种教学手段和丰富的课堂组织模式交叉切换,不断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参与中的愉悦感,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1]。
  三、以前沿的技术手段增强教学体验
  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前沿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手段,有效增强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教学体验,进而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flash动画,播放不同天气与气候产生的影响视频,结合音频,创设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切身体会天气与气候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前沿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具体化生动化的展现,有效降低了课程教学枯燥单一乏味性,营造了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增强了初中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参与意识,直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感受,在不断深化学生对于天气与气候这一部分内容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又启发了学生善用天气与气候积极造福人类生活,真正实现对学生学用一体的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2]。
  四、以融洽的师生关系助力学生发展
  对初中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为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实现长足高效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入主动的乐学境界,教师在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就必须要构筑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基准,创设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环境和课程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地理学科学习和探究中来,保持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和个体特点进行充分的考量和评估,在教育教学展开过程中,时刻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爱和鼓励。特别是在地理学科问题情境展开过程中,教師应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表扬,鼓励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多说多动手,通过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保证学生在初中地理学科知识汲取和探索过程中的全面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意识和民主意识,创设轻松愉快的地理学科学习环境,培养初中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爱好,助力学生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应不断提高和培育初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发展地区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还应以丰富的课堂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愉悦体验,调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紧密贴合时代发展趋势,以前沿的科学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媒介,不断增强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和灵动性,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构筑轻松愉快的地理学科学习氛围,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学习兴趣,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军.浅谈初中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N].发展导报,2017-02-24.
  [2]卢君.试论初中地理做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N].发展导报,2017-02-24.
  [3]卢君.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探究和实践[N].发展导报,2017-03-0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美术教学为例,利用作品赏析、课堂导入、作业展评、教学示范等多种方式,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师生活动,并且对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展示,最后论证了在教学中利用师生互动方式所具备的必要性。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美术;教学方式;情感共鸣  在新课改实施以后,美术课堂呈现的一个较大的变化,那就是教师不再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学生也不再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而是生生、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地互动、合作
期刊
摘要: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本文从党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严把党员发展口、充分发挥服务人民根本宗旨、加大党建品牌建设、做好党建宣传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打造模范先锋队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通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引领作用、规范党员发展流程、积极动员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创建党建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基层党支部活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每个学生扬长避短,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而根据兴趣爱好、性格脾气、学习成绩、社会关系等因素,班级里自然而然形成了班级“小团体”,每个团体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也让我们的班级管理和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迅速掌握小团体学生的全面的情况,并针对不同团体进行不同的策略指导,我们在逐步尝试总结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出新时代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更强的人才。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落实过程中,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信息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核心素
期刊
摘要:在开展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优化德育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本文将主要探讨核心素养角度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德育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德育;教育研究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部事物尚未形成成熟的认知,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这也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疏通情感、发展人格品性,需要教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
期刊
摘要: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核心力量,也是创新创业理论的研究者。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创新战略的重要纽带,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提出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未来建设的措施。积极宣传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提升其创新能力,进而推动创新型社会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原电池的构成实验教学为例,从“意外发现”“网络话题”“创新设计”“微观探析”等方面,阐述了教师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转变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原电池;素养;实验;创新;有机电池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文简称“素养”)的提出既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对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1]。下面从原电池的构成实验教学案例,谈一点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充分认识化学实验对发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新时代向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对学生的知识理论基础进行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由此研学实践课程的帷幕全面开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研学实践的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譬如形式化现象较为明显、教学效果与目标效果存在差异等,这对广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乃至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会带来一定的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来是一项长期并且非常艰巨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师需要做好德育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且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水平,通过多种活动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合,从而为小学德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德育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德育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很多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成绩,认为考试成绩便代表了孩子的一切。家长的这种落后思想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教育部门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有很多当下興起的教学方法逐渐地被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们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品格,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充分发挥规范和积极的重要作用。戏剧教学法的出现,能够使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更加完善,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氛围保持活跃沸腾的状态,充分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