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争先恐后 扬各抒已见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无所顾忌,课堂呈现出一派争先恐后发言的热烈景象。然而这种“热闹”背后却暗藏着“危机”:学生(部分学生)怎么冷静思考?怎么成为课堂的主人?怎么撷取别人的精华?怎么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面对这种情景,我们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粗暴制止,该怎样办呢?
  
  一、动静搭配,促深思
  
  学生一见到问题,就争先恐后回答。分析其原因,要么问题简单,大部分学生都会;要么学生对问题理解肤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此,教师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展开。如学生在说喜欢的动物时,七嘴八舌:小鸟、麻雀、老鹰、燕子……因为第一个回答的同学说的是飞禽,大家都跟着说,思考范围太窄。我示意学生安静后,强调要从不同方面来说。这一下,“牛、鱼、蜈蚣、虎、跳蚤、蛇……”又说个不停,而且群情亢奋,难以控制,根本没心思去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面对教室里“热火朝天”的场面,我清了清嗓门,提高声音说:“看来大家知道得很多,真不简单。那好,你们能把这些动物坐着或躺着、睡着的样子摆出来吗?”话音一落,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一本正经,那一脸稚气真叫人忍俊不禁呀。我估计让学生表演动物们跑和叫,将会出现“乱堂”,于是要求学生一个个到台上演示,边跑边叫,过后向大家介绍该动物的习性、特点,并说说喜欢它什么。这样处理,学生时动时静,动静结合;思维时紧时松,松紧有度;想得深、看得透、学得深,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体现学生主体也有效地控制了学生由于争先恐后发言而引发的“乱堂”现象。
  
  二、阐明事理,促内化
  
  课堂教学中,学生争先恐后发言,表面上是其主体性发挥的结果,实际上不乏有一小部分人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见解,也不知自己所说的是对还是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将理由摆出来,将“嘴动”引向“脑动”,从而达到以静制动促内化的目的。上学期我在教学“小学生能否结伴出游”的口语交际时,就遇到这种情形。好动的同学说:“可以!”语气不容置疑,文静的同学说:“不行!”看架势也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观点截然不同,提高嗓门狡辩成为必然。一眨眼,教室里就闹得仿佛不掀掉屋顶绝不罢休。强行制止肯定不行,我看了看他们激动得通红的脸,既威严又缓慢地说:“有理不在声高,有理有据,才能服人。”这样一来,双方同学都冷静下来,苦思冥想,经过激烈辩论,把另一方驳得哑口无言。通过辩论的方式可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也可克服由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延迟评价,促生成
  
  揣摩学生争先恐后发言的内容,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乱喊乱叫,瞎起哄;二是有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三是对他人的发言有斧正、补充。这些发言,如一窝蜂“乱”成一团,老师要以忍耐的心态,仔细聆听,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辨证的机会,让学生认知上达成共识,思维上产生共鸣,千万不要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急于求成,甚至越俎代庖。我在教学《跳水》时,让学生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学生们经过片刻思索,争先发言:
  生1:猴子太可爱了,我真想也有这么一只猴子呀。
  生2:船长的儿子实在没必要生那么大的气,猴子是畜生,跟它计较什么。
  生3:船长也太古怪了,不管怎么样,那毕竟是亲儿子呀,怎么能用枪逼着他跳水呢?
  生4:船长遇事冷静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生5:水手们齐心协力使小孩获救,我们今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团结。团结力量大。
  ……
  这么多的答案(有些是我备课时都没有想到的),哪些是闲话,哪些说到了点上,哪些是深刻的见解?我没有马上作出评判,而是将学生的意见进行板书,然后反问学生:“这么多说法,到底谁的说法对我们更有帮助呢?”
  这样上课,由预设变成生成,是筛选与论证的有机结合,是学生内心深处一次智能的挖掘,心灵的荡涤。学生有自己学习的机会,自主探究的空间,自我评价的余地,学得积极主动,“生命化”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试想,要是没有采用延迟评价的策略,没有给予学生论证的机会,课堂肯定不会如此生动与高效,主体性也无从体现。
  
  四、精心训练,促养成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生好动,爱说,心中有话藏不住,不吐不快。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你一言、我一语;或是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还在叫的“生动活泼”的现象,把握不好会导致课堂如同一团乱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还要强化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把训练“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常抓不懈,让学生“学会倾听”。具体做到:一要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其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二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做到有选择地接受。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一是物质鼓励——“某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你们要是能找出他回答中的错误,老师将奖励你一颗挑战星”。二是语言鼓励——“某某同学离老师那么远,但他听得最认真”,“某某同学在汇报时,他坐得最好,听得最认真,懂得尊重别人”。三是行为鼓励——你们上来回答问题,老师要抱一抱你,也让你对老师做一个你最想做平时没机会做的动作。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用手势比答案、用表情判正误等多方面的训练。长期进行这些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从“爱讲”中学“会听”,在“会听”中促“多思”;也就会形成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灵动”的高效课堂。
  当然,面对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不管用哪种策略,都要时刻牢记:主体不是主导,不是主讲,更不是主考,教师要保护好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保证他们能各抒己见,千万不要抑制学生的活力,扼杀学生的思维,要控制有度,“抑”“扬”得体。
  责任编辑丁洪刚
其他文献
“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理解乘法的初步意义,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计算的基础,也是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前提。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初步意义,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 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掌握“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结合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发展身心、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竞争的意识。并通过教学
期刊
“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教育工作和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必然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其动员和引导群众的强有力作用,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期刊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引领学生置身于广袤无垠的社会生活中,让他们尽情开掘、尽情寻觅、尽情发挥,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应有之义。本设计深刻把脉时代脉搏,结合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让学生走进农村,深入农村,体验农村,从而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郁的时代发展意识,全面提升素质及综合能力。    【活动目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热点和亮点。它的开设是落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一个重大举措,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突破。那么,如何让主题研究活动脱离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研究活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开放分解主题和设计活动方案过程,强化主体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破天荒地让学生参与教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六个基本点,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些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点向所有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探索出几则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激疑法    我们要培
期刊
2001年9·11发生的时候我27岁,2020年新冠元年的时候,我46岁。这19年来,我们从谈论世界历史大国的崛起,到世界舆论谈论中国的崛起,再到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快速崛起,我们正经历世界历史伟大的一页,中华民族复兴的最激动人心最令人感慨的阶段。这19年来,那些西方开给我们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方子、公民社会的方子、休克疗法的方子、教育产业化的方子在十八大以来都有了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思想来回应他们,那就
期刊
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而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评价机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教育部办公厅要求在职务职称晋升、项目评审等方面开展“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清理。对于中小学校来说,必须适应破“五唯”的新形势新要求,建立更合理、更公平、更富有激励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才能引领教师健康成长。  “五唯”是在对人才评价标准进行探究中逐渐为教育
期刊
“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真美丽;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花朵长在春天里;你画太阳、我画国旗,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伴随着欢快的旋律,在音乐老师解启懿的带动下,西安经开第一小学教室里孩子们面露微笑,身体摇摆,双手舞动,热烈的氛围感染了听课的评委们。这是2020年11月27日,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省级教学展示小学组活动中的精彩一幕。  “展示课达到了‘金课’的标准”  2020年11月26
期刊
当下,各个小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春游、秋游、学农、军事体验等各种主题、系列、特色活动层出不穷,看似精彩纷呈的表象背后,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如普遍存在“娱乐化”特点。很多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只是挂着教育的名号,实质上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正确轨道,陷入过度娱乐化的媚俗境地,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是形式主义问题严重,一些学校在组织德育活动时非常盲目,没有制定
期刊
前不久,笔者应邀赴郑州参加了一场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两位主讲嘉宾,一位是某著名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另一位是南方某一线城市区级教研员。或许因为这位教授参与过《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的编写工作,很多英语教师慕名而来,本来仅有500个座位的会议室被挤得水泄不通。  教授的讲座主题是“阅读学习的策略”。第一部分,他着重强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