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因
细菌按照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引起乳房炎的最主要细菌,80%~90%的病例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引起。
链球菌属中与乳房炎有关的主要是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被链球菌感染后,多数病例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是导致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发病动物大多呈慢性经过,愈后可导致乳腺萎缩和间质增生。无乳链球菌有高度传染性,属于传染性致病菌,潜伏期可达数星期或数个月,不易被发现,可通过挤奶人员的手和消毒不严的挤奶杯传染,因此可采用乳头消毒及干奶期常规有效的治疗来消灭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大多通过乳房或乳头的损伤和挤奶人员的手传播而引起,传染性较小,属于环境性致病菌。链球菌属导致的乳房炎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葡萄球菌属中与乳房炎切相关的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空气、饲料、饮水、地面、物体表面、人及家畜皮肤等处均有葡萄球菌的存在。其主要在泌乳高峰期感染奶牛,常为慢性经过,引起乳房的肉芽肿与纤维变性,但有时也可导致急性发病。一般通过挤奶人员的手臂、擦洗乳房用的布和消毒不严的挤奶杯传播。细菌常寄生在乳头皮肤表面,由乳头管口侵入,有时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好,但容易发生二次感染,近年来滥用抗生素,造成抗药菌株逐渐增多。
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引起乳房炎有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产气杆菌属等杆菌,以埃希氏菌属最为重要。這些细菌到处存在,属环境性致病菌。近年来,大肠杆菌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大肠杆菌来源于牛粪及其污染的环境,从损伤的生殖道进入血液或淋巴而引起感染,多感染舍饲牛,严重时可引起乳房坏疽。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时期,临床症状明显,乳房肿胀、高热,食欲废绝,并伴有胃肠道症状,乳汁水样,呈黄色,泌乳量急剧下降,表现出急性发病。少数动物可死于内毒素血症,由于铁结合蛋白乳铁蛋白的抗菌活性的作用,干奶期乳腺对大肠杆菌感染有抵抗力。
2 防治
无论是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致病原因均较复杂。治疗乳房炎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对临床型和隐性型乳房炎兼防兼治。
治疗牛乳房炎多选取青霉素类抗生素,但我国由于长期大剂量应用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耐药菌株增多,青霉素或青-链霉素已不再是治疗乳房炎的首选药。中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氯霉素和红霉素是治疗乳房炎的首选抗生素药物,但红霉素局部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在病原菌体外药敏试验中证实庆大霉素、先锋霉素V和氯霉素的抗菌效果比较好,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菌和表皮葡萄菌均呈现较强的抗菌作用。氟哌酸对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菌有较强作用,氯霉素效果也很好,但氯霉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残留药物会对人类造成危害。有人通过试验研究表明,乳酸环丙沙星对卡他性和浆液性乳房炎就有良好的疗效,明显优于青链霉素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青链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患牛。有人报道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头孢类药物很敏感,而对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有不同的耐药性;对于链球菌,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壮观霉素、药物较敏感;对于金葡萄球菌,氨基糖苷类、壮观霉素、药物高度敏感;对于大肠杆菌,壮观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
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综合对比发现,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的疗效较好,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喹诺酮类的第三代新型广谱抗生素药物在抑菌机理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抗生素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各种支原体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抗菌效力比同类产品氟哌酸强4~8倍,组织穿透力强,体内运行迅速,发挥作用快,长期使用机体无蓄积作用,并且耐药性小,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安全范围大,且不会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细菌按照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引起乳房炎的最主要细菌,80%~90%的病例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引起。
链球菌属中与乳房炎有关的主要是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被链球菌感染后,多数病例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是导致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发病动物大多呈慢性经过,愈后可导致乳腺萎缩和间质增生。无乳链球菌有高度传染性,属于传染性致病菌,潜伏期可达数星期或数个月,不易被发现,可通过挤奶人员的手和消毒不严的挤奶杯传染,因此可采用乳头消毒及干奶期常规有效的治疗来消灭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大多通过乳房或乳头的损伤和挤奶人员的手传播而引起,传染性较小,属于环境性致病菌。链球菌属导致的乳房炎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葡萄球菌属中与乳房炎切相关的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空气、饲料、饮水、地面、物体表面、人及家畜皮肤等处均有葡萄球菌的存在。其主要在泌乳高峰期感染奶牛,常为慢性经过,引起乳房的肉芽肿与纤维变性,但有时也可导致急性发病。一般通过挤奶人员的手臂、擦洗乳房用的布和消毒不严的挤奶杯传播。细菌常寄生在乳头皮肤表面,由乳头管口侵入,有时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好,但容易发生二次感染,近年来滥用抗生素,造成抗药菌株逐渐增多。
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引起乳房炎有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产气杆菌属等杆菌,以埃希氏菌属最为重要。這些细菌到处存在,属环境性致病菌。近年来,大肠杆菌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大肠杆菌来源于牛粪及其污染的环境,从损伤的生殖道进入血液或淋巴而引起感染,多感染舍饲牛,严重时可引起乳房坏疽。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时期,临床症状明显,乳房肿胀、高热,食欲废绝,并伴有胃肠道症状,乳汁水样,呈黄色,泌乳量急剧下降,表现出急性发病。少数动物可死于内毒素血症,由于铁结合蛋白乳铁蛋白的抗菌活性的作用,干奶期乳腺对大肠杆菌感染有抵抗力。
2 防治
无论是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致病原因均较复杂。治疗乳房炎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对临床型和隐性型乳房炎兼防兼治。
治疗牛乳房炎多选取青霉素类抗生素,但我国由于长期大剂量应用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耐药菌株增多,青霉素或青-链霉素已不再是治疗乳房炎的首选药。中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氯霉素和红霉素是治疗乳房炎的首选抗生素药物,但红霉素局部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在病原菌体外药敏试验中证实庆大霉素、先锋霉素V和氯霉素的抗菌效果比较好,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菌和表皮葡萄菌均呈现较强的抗菌作用。氟哌酸对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菌有较强作用,氯霉素效果也很好,但氯霉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残留药物会对人类造成危害。有人通过试验研究表明,乳酸环丙沙星对卡他性和浆液性乳房炎就有良好的疗效,明显优于青链霉素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青链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患牛。有人报道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头孢类药物很敏感,而对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有不同的耐药性;对于链球菌,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壮观霉素、药物较敏感;对于金葡萄球菌,氨基糖苷类、壮观霉素、药物高度敏感;对于大肠杆菌,壮观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
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综合对比发现,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的疗效较好,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喹诺酮类的第三代新型广谱抗生素药物在抑菌机理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抗生素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各种支原体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抗菌效力比同类产品氟哌酸强4~8倍,组织穿透力强,体内运行迅速,发挥作用快,长期使用机体无蓄积作用,并且耐药性小,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安全范围大,且不会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