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273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
  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四点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兴趣引路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于是赵明诚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然后拿给朋友看,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朋友欣赏了半天,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发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诗的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增强。但是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二、创设意境法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把玩,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1.意境再现法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天净沙 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一个事物表达一个意象,学生不难找出。我又引导学生:这九个意象不是用关联词承接起来的,那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我又进一步地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
  2.意境再造法
  一些诗歌蕴涵着丰富的意象,有着独特的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
  
  三、深入内心法
  
  对于抒情性诗作,教学时,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学这首诗,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李白的经历,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理出本诗情感轨迹。本诗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有好酒好菜,李白的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接着笔锋一转,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时李白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由高兴转为失落,为什么心情一下子不好呢?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心里感到憋屈,此时此刻作者的心(下转3-6版中缝)(上接6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探析》)情跌到最低点,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李白毕竟是李白,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出路又不知在哪里,心里不免沉重起来,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充满信心,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一下子振起全篇。通过深入内心法,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四、类比迁移法
  
  每一篇古典诗歌,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总是孤立的教某一篇古诗,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其他文献
文题设计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穿越历史的长河,那些文人墨客、帝王将相也无一例外。复杂的生活给予了我们悲苦与喜悦。选取一个人物,古人今人皆可,也可以是自己,写出他(或她)精彩的内心世界。题目自拟。  写作导航  写人时,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出来,才能把人物的性格展现地淋漓尽致,文章才会因之增色。  那么,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呢? 
期刊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
期刊
当审视生命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总有一股力量在左右着人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一个人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让孩子们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我们师长送给孩子们的一件终生享用的最佳礼物。  《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若要问语文成绩好的学
期刊
寒假,级部布置学生共读《西游记》,于是乎,我也抱读《西游记》,前几年曾经读过一遍,为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山万水,万水千山的漫漫目标,上下求索的执着情怀唏嘘不已;今年又重读,加之新版的电视剧《西游记》上映,读来亲切,看来逼真,真乃一大享受!先说说新版的《西游记》与旧版的《西游记》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旧版西游记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塑造鲜活,给我们留下了历久不衰的印象;而新版的西游记人物塑造也是栩栩如生,情景
期刊
中国的语文教育史上,课堂长期以来一直是属于教师一人的“领地”。教师在这块“领地”里主宰一切,自由发挥;而学生只能唯教师之命是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对这一语文课堂教育的弊端,八十年代以来相继涌现出了众多的改良主张,其目的几乎都是为了在课堂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其中,课堂提问教学为众多的教师所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的介入,有力地将人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困境中解放。课堂提问教学最大的优
期刊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从前都有很大的不同,新的理念与实际的有效教学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们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反映不知道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上,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下面就这次参加新课标的学习与三个多月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如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是课改中
期刊
中国曾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的文学也是以诗歌作为根基,各种文学体裁无不渗透着诗歌的养分,以一种新的姿态或方式来歌哭心灵。然而今天,我们有一丝的失落,语文课上的诗意越来越少;我们有一点愧疚,前辈的辉煌无法超越;我们有一些沉重,诗歌教学的任重而道远。  《沁园春长沙》是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第一个模块“向青春举杯”里面的第一首词,也是课本里唯一的一首旧体新词,更是高一学生走进语文课堂的第一站,它的
期刊
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没有像上课那样去讲述、去述说,而是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多思多悟,加强心理体验,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比教师的教导有意义得多、也深刻得多。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裨益。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开展关注校园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教学,其实不需要灌输什么高深的理论,更不需要讲授什么玄妙的方法。写作教
期刊
师之德在于爱生。笔者认为尊重学生的爱好,呵护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是师德践行的需要。  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由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有差别的,因此对于有差别的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能及时的发现和予以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但如果学生实在对所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就不要强迫他学习
期刊
文言虚词“而”是高考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之一,它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作代词,通“尔”, 二是用作连词。在荀子的名篇《劝学》中一共出现了16个“而”字,都用作连词,其用法主要有以下六种:  第一种:表示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  第二种: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第三种: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第四种:表示承接关系。如:登高而招。  第五种: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