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针对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科特点,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针对初中化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教学;针对性;自主学习;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作为启蒙教学的初中化学,要紧跟时代发展,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科特点,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教学,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实验与探究、化学计算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只有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时应注重渗透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等化学学科思想。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教学在九年级上册教材,复分解反应的教学在九年级下册教材,它们都是通过探究实验,写出相应的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比较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类别和种数,概括形成相关概念,剖析概念,总结出关键字词,四种反应的特征为: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单一化两边站”,复分解反应“两交换价不变”。学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后,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要进行分析比较,总结相互联系和区别,并精选习题训练巩固,最后以甲烷燃烧为例说明并非所有化学反应都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这样的教学可让学生认识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体会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学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来掌握概念,学会剖析概念,总结关键字词,并学会应用概念。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构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知识体系,使化学知识系统化,渗透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学学科思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按类学习,抓住共性和特性,形成规律性认识,不可死记硬背。让学生知道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框架为: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存在和制法,且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知识的基本框架为:原料、反应原理、实验仪器及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为了突出知识技能、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在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行精准的问题设计,再梳理相关知识体系,从而高效完成有关内容的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用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演示实验、化学小故事、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通过“屠狗洞”的故事创设情境,然后设计如下问题:①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碳能否供给呼吸?③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为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應怎么做?通过学生间的分析讨论,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化学知识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应用性,体现了知识的核心价值。
  对于实验与探究的教学,应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首先让学生初步学会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观察力,这是开展实验探究的前提。教学上教师应先讲解,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安全实验;规范操作;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可按变化前、中、后的顺序进行,可从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物质溶解、气体放出和发光发热等方面探讨。然后演示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学会观察,模仿操作;再让学生训练到会独立操作。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老师可逐渐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对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结合不同的实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某些环节的实验探究。如探究燃烧的条件,侧重引导学生针对设计实验和实验验证进行探究。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八个基础学生实验,尽最大努力在实验室进行,使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加深印象。对其他的实验探究,则采取在教室由学生代表上讲台操作,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另外一些有毒、有害、危险性大的实验,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探究,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既能模拟实验的操作,又能模拟错误操作产生的后果,效果明显。
  初中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呢?实践证明,应注重化学概念的理解,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为化学计算夯实基础。各种计算类型在教材上都有相应的例题,它们以清晰的解题步骤、简明规范的解题格式表达了正确运用化学概念进行化学计算的方式,表述了化学计算的逻辑思维过程,因此要特别注重发挥教材上例题的功能。教学时可采取如下方式:老师先讲解,学生再模拟训练,最后学生独立解题。讲解时可按“审题、析题、解题”的步骤进行,注意强调书写格式要规范化,思考是否有不同的解法,比较不同解法的优劣,从而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上述可见,结合学科特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教给学生学习的一般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学会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学习,可少走弯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其他文献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优良的学风、班风。德育实践证明,优良的班风对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班级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选择“‘我爱我家’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作为切入口,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努力创建昂扬上进、和谐民主的优良班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的“我爱我家”,既指爱自己的家
摘 要:随着中职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职业院校教育的改革便变得势在必行,创业教育必定会成为未来中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创业是一个具有全球性质的话题,并逐步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创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难等问题上所发挥的价值也已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在中职院校中开展职业教育可谓是意义重大,因为其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同时还能为社会提
摘 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证考试的必考科目,理论知识多,职业中学学生由于没有接触实际会计工作,对会计相关法规和职业道德在理解上有困难,学习此门课程较困难。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模拟实际会计工作,让学生在情境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法;学习兴趣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是考会计证的必考科目之一,学生需要理解和记忆
该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含Cr9at℅左右的化学Ni-Cr-P合金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Ni-Cr-P镀层与Ni-P镀层的阳极极化曲线形状相似,但与相近磷含量的镍磷合金镀层相比,自腐
该文对两个化学镀镍配方进行了耐蚀性对比,发现其中一种配方明显优于另一种、分析表明溶液成分和溶液操作能够使耐蚀性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