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与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结合起到,才能使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使用起到促进涉及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钻孔灌注桩;护筒埋设
中图分类号:U445.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206-01
引 言
公路桥梁,作为道路交通系统运行使用的重要组成部门,其施工建设的质量效果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为此,相关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工程建设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现状的情况下,来提高技术运用的效果价值。如此,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就能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进而最大化的提升工程项目作用于交通系统环境的安全可靠性。
1 工程概况
以贵州地区某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为例,该工程施工建造的负荷公路等级为:Ⅰ级;洪水频率为:1/300;且桥面宽度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图纸要求进行确定。经实践分析证实,由于桥梁工程设计采用左右错孔布置且上钩装置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材料,还要跨越斜交设计,因此,工程建设人员结合相关管理规范,确定桥梁混凝土浇筑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为使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满足预期的安全可靠需求,相关人员应对以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即在明确技术应用现状的情况下进行技术作用效果的优化。
2 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1)坍孔,经分析,导致路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出现坍孔事故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施工技术应用原因与地理环境原因。其中地理环境原因,就是路桥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即断层裂隙问题,造成了坍孔事故的出现。而施工技术应用局限,是导致坍孔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所在。具体来说,在松软砂层中的钻孔施工,因进尺速度太快、泥浆稠度小,并未起到护壁的作用效果。再加上,施工操作方法不当,如钻头提升、套渣筒倾倒以及冲击锥的作业效果有限,均将导致坍孔现象的发生[1]。
(2)钻头脱落,公路桥梁工程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过程出现的钻头脱落问题,是因钻头使用时间过长,使其起加固作用的钢丝绳经长期磨损影响造成的。此外,孔底硬物,对钻头带来的作用力,也是导致钻头脱落的原因之一。而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一旦出现钻头脱落问题,就无法进行钻孔施工,进而对后续的施工造成极大影响。
(3)断桩安全事故是指,技术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时,泥浆与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后,其被分隔成上下两段,这就导致混凝土结构变质与截面积受损,进而难以满足施工对桩受力状态的需求。此外,施工过程机械设备的运行故障,会使混凝土在导管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进而发生初凝增加了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最终导致断桩事故发生。在技术应用方法方面,首次灌注混凝土的储量不够,导致混凝土下落后无法埋设至导管底部,这就使泥水从底口处进入[2]。
3 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对策
一方面,在施工技术应用控制的前期,公路桥梁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即从勘查、材料监管以及施工现场水源的控制来进行保证。①勘查工作人员要结合勘查资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同时,还要为施工过程中制定应急预案,以避免突发事件影响公路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②施工材料进场前,相关人员要根据施工规范以及施工设计方案对其的要求进行检测,以保证材料的性能质量。③钻孔灌注桩施工现场的水源主要以沉淀池与泥浆池形式存在,为保证你讲话循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设置标准来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过程,相关人员应结合公路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来提高护筒埋设、制备泥浆以及钻孔等作业内容的质量效果。
(1)护筒埋设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人员除了要保证深度外,还应控制好护筒安装的准确度。如,为保证平面位置测量的精确性,施工技术人员应采用法兰的钢制护筒,以将偏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将水位控制在高出施工1.0~2.0m。在进行埋设水下护筒施工操作时,施工控制人员应沿着导向架以锤击、震动以及自重等方式,来将护筒下沉至稳定深度。
(2)制备泥浆,埋设好护筒后,施工技术人员应通过灌注桩进行泥浆的制备,以提高护壁与悬浮泥浆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来确定泥浆作用的粘稠程度。此过程,技术人员应将粘土打碎,并把粘土材料投入护筒内部,用冲击锥进行冲击处理。这样一来,当粘土形成泥浆后,就可进行下一步的钻孔施工。
(3)钻孔作业,由于公路桥梁施工中基础工程对钻孔作业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钻头形式、钻杆直径等。此外还要结合施工现场所处的地质条件来确定钻具设备使用的强度效果,进而保证钻孔作业的速度与压力不会对所处的施工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从钻头角度来看,应控制好钻压与回转扭矩的情况下进行岩石的破碎与切削。由于钻头形式的确定会直接影响钻孔效果,因此,在钻孔施工过程中要控制钻头使用,以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
(4)清孔处理,施工技术人员应在第一次清孔过程中不断补充新鲜泥浆,以解决含沙量大或是泥浆性能差的问题。对于二次钻孔的清孔处理,技术人员应采用泵吸或是循环清孔,来进行处理。而后,还要对终孔进行验收施工,并通过检测手段来提高钻杆、钻头与测绳长度确定的准确性。如此,就可通过超深的作业方式来解决孔底部位的淤积问题。
(5)钢筋笼下放,由于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管桩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与钢筋笼强度关系密切,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你进行弯曲化作业,以将钢筋与除锈质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此外,钢筋,作为桩基础骨架,其能够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强度与厚度。值得注意的是,钢筋笼的下放作业应控制其牢固性,并在钢筋骨架的侧边进行定位块的焊接。同时,还应采用两点吊放方式,来进行孔位的对准与缓慢处理,以保证钢筋不会被弯曲扭转的影响而出现变形问题。
(6)灌注作业,混凝土的灌注作业过程,施工技术人员应将灌注的质量作为控制重点,即从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入手,通过对导管作用质量与水密性进行检查,来保证设施的运行使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此外,对于导管的安装作业,施工技术人员应将其位置布置于孔的中心,并将埋设的深度设置在2~6m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为提高桩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效果,施工技术人员应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使灌注桩顶部的标高要比设计要求超出50~100cm。这样一来,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运用,就不会受到不良地质水文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效果充分发挥出来[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在明确坍孔、钻头脱落以及断桩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情况下,通过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来提高技术运用的科学有效性。事实证明,只有如此,才能使该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预期,进而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獻
[1]孙 润,吴 军.论述道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213~214.
[2]黄筑江.基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1):94~96.
[3]马兵强.探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150.
收稿日期:2018-8-16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钻孔灌注桩;护筒埋设
中图分类号:U445.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206-01
引 言
公路桥梁,作为道路交通系统运行使用的重要组成部门,其施工建设的质量效果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为此,相关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工程建设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现状的情况下,来提高技术运用的效果价值。如此,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就能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进而最大化的提升工程项目作用于交通系统环境的安全可靠性。
1 工程概况
以贵州地区某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为例,该工程施工建造的负荷公路等级为:Ⅰ级;洪水频率为:1/300;且桥面宽度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图纸要求进行确定。经实践分析证实,由于桥梁工程设计采用左右错孔布置且上钩装置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材料,还要跨越斜交设计,因此,工程建设人员结合相关管理规范,确定桥梁混凝土浇筑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为使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满足预期的安全可靠需求,相关人员应对以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即在明确技术应用现状的情况下进行技术作用效果的优化。
2 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1)坍孔,经分析,导致路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出现坍孔事故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施工技术应用原因与地理环境原因。其中地理环境原因,就是路桥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即断层裂隙问题,造成了坍孔事故的出现。而施工技术应用局限,是导致坍孔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所在。具体来说,在松软砂层中的钻孔施工,因进尺速度太快、泥浆稠度小,并未起到护壁的作用效果。再加上,施工操作方法不当,如钻头提升、套渣筒倾倒以及冲击锥的作业效果有限,均将导致坍孔现象的发生[1]。
(2)钻头脱落,公路桥梁工程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过程出现的钻头脱落问题,是因钻头使用时间过长,使其起加固作用的钢丝绳经长期磨损影响造成的。此外,孔底硬物,对钻头带来的作用力,也是导致钻头脱落的原因之一。而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一旦出现钻头脱落问题,就无法进行钻孔施工,进而对后续的施工造成极大影响。
(3)断桩安全事故是指,技术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时,泥浆与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后,其被分隔成上下两段,这就导致混凝土结构变质与截面积受损,进而难以满足施工对桩受力状态的需求。此外,施工过程机械设备的运行故障,会使混凝土在导管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进而发生初凝增加了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最终导致断桩事故发生。在技术应用方法方面,首次灌注混凝土的储量不够,导致混凝土下落后无法埋设至导管底部,这就使泥水从底口处进入[2]。
3 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对策
一方面,在施工技术应用控制的前期,公路桥梁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即从勘查、材料监管以及施工现场水源的控制来进行保证。①勘查工作人员要结合勘查资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同时,还要为施工过程中制定应急预案,以避免突发事件影响公路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②施工材料进场前,相关人员要根据施工规范以及施工设计方案对其的要求进行检测,以保证材料的性能质量。③钻孔灌注桩施工现场的水源主要以沉淀池与泥浆池形式存在,为保证你讲话循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设置标准来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过程,相关人员应结合公路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来提高护筒埋设、制备泥浆以及钻孔等作业内容的质量效果。
(1)护筒埋设作业,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人员除了要保证深度外,还应控制好护筒安装的准确度。如,为保证平面位置测量的精确性,施工技术人员应采用法兰的钢制护筒,以将偏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将水位控制在高出施工1.0~2.0m。在进行埋设水下护筒施工操作时,施工控制人员应沿着导向架以锤击、震动以及自重等方式,来将护筒下沉至稳定深度。
(2)制备泥浆,埋设好护筒后,施工技术人员应通过灌注桩进行泥浆的制备,以提高护壁与悬浮泥浆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来确定泥浆作用的粘稠程度。此过程,技术人员应将粘土打碎,并把粘土材料投入护筒内部,用冲击锥进行冲击处理。这样一来,当粘土形成泥浆后,就可进行下一步的钻孔施工。
(3)钻孔作业,由于公路桥梁施工中基础工程对钻孔作业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钻头形式、钻杆直径等。此外还要结合施工现场所处的地质条件来确定钻具设备使用的强度效果,进而保证钻孔作业的速度与压力不会对所处的施工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从钻头角度来看,应控制好钻压与回转扭矩的情况下进行岩石的破碎与切削。由于钻头形式的确定会直接影响钻孔效果,因此,在钻孔施工过程中要控制钻头使用,以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
(4)清孔处理,施工技术人员应在第一次清孔过程中不断补充新鲜泥浆,以解决含沙量大或是泥浆性能差的问题。对于二次钻孔的清孔处理,技术人员应采用泵吸或是循环清孔,来进行处理。而后,还要对终孔进行验收施工,并通过检测手段来提高钻杆、钻头与测绳长度确定的准确性。如此,就可通过超深的作业方式来解决孔底部位的淤积问题。
(5)钢筋笼下放,由于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管桩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与钢筋笼强度关系密切,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你进行弯曲化作业,以将钢筋与除锈质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此外,钢筋,作为桩基础骨架,其能够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强度与厚度。值得注意的是,钢筋笼的下放作业应控制其牢固性,并在钢筋骨架的侧边进行定位块的焊接。同时,还应采用两点吊放方式,来进行孔位的对准与缓慢处理,以保证钢筋不会被弯曲扭转的影响而出现变形问题。
(6)灌注作业,混凝土的灌注作业过程,施工技术人员应将灌注的质量作为控制重点,即从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入手,通过对导管作用质量与水密性进行检查,来保证设施的运行使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此外,对于导管的安装作业,施工技术人员应将其位置布置于孔的中心,并将埋设的深度设置在2~6m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为提高桩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效果,施工技术人员应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使灌注桩顶部的标高要比设计要求超出50~100cm。这样一来,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运用,就不会受到不良地质水文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效果充分发挥出来[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在明确坍孔、钻头脱落以及断桩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情况下,通过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来提高技术运用的科学有效性。事实证明,只有如此,才能使该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预期,进而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獻
[1]孙 润,吴 军.论述道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213~214.
[2]黄筑江.基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1):94~96.
[3]马兵强.探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150.
收稿日期:2018-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