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审美的培养方法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审美能力能让其发现不同美术作品的精髓,并透过作品体会美感,从而逐步实现综合发展。然而,就当前的美术教学工作看,其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仍有所欠缺。在此,简析实施学生美术审美培养工作的原因与意义,并提出培养建议,从而帮助初中生提升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工作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已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在初中阶段,美术教学中包含诸多与学生审美能力有关的重要內容,从具体情况看,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仍需进一步落实,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充分改进。目前,探究学生美术审美工作的有效培养方法已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原因与意义分析
   该工作能促进初中生的综合发展,并提高其个人素养与鉴赏水平。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外界事物会有较大兴趣,对各种作品都有了解与学习的欲望。因此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之后,学生能通过良好的能力深入发掘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历史知识,如通过欣赏日本的古代画作,学生会发现其中有诸多唐朝元素,从而深入了解唐文化对其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学生能在审美能力的帮助下有效品析作品,并学会从不同作品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还能收获诸多与人际交往、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哲学。长此以往,学生能逐步实现综合发展,其个人的美学素养及鉴赏水平也能显著提高。
   二、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现状
   虽然当前诸多初中教师愈加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就现阶段美术教学而言,相关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较为陈旧,认为审美能力对初中生没有助益,并不注重该能力的培养工作。此外,部分学校认为美术与学生成绩、升学无关,因此较为忽视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更不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长此以往,学生无法通过美术教学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其与高素质人才之间的标准也会逐渐加大。
   三、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分析
   (一)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审美素材
   对学生而言,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审美学习是提升其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充分引入信息化教育资源,并以此为媒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审美素材。例如,在学习我国古代的美术作品时,教师可利用视频资源先为学生播放一些纪录片,让学生对不同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及历史特点有一定了解。之后,可让学生观察相关作品,并从中找出与历史相符合的美术素材。如一些画家在表达自己情感时,往往会将自身情感寄寓在山水景色中。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代表作者情感的美术素材,一般而言,大雁意象代表春或秋,通常隐喻着作者对秋天或春天的欣赏与喜爱或悲伤的离别之情。在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适当延长鉴赏时间,并利用网络资源为其寻找一些与此课程内容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再次欣赏。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多元化素材的帮助下从多角度品析艺术作品。最终,其审美能力能充分得到锻炼与培养。
   (二)带领学生深入感受创作实景,增强学生体验性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蕴含诸多能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内容。例如,手工课或实践调查,此类形式的教学能帮助学生直接体验美术实际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审美能力。例如,学生会在初中学习一些有较强实践性的美术知识,如剪纸、蜡染或扎染。在学习此内容时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在寻找周围与之相关的作坊或工作室,或从事手工业的场所,并提前做好调查。在征得学校与家长允许后,带领学生亲自到相关地点观察蜡染、扎染或剪纸技术。同时,找专业人员为学生讲解不同作品代表的含义。例如,用“卍”字表达对亲友“万寿无疆”的祝福。在此情况下,学生能通过讲解与观察学会正确欣赏蜡染作品。在学生对此类技术有一定了解与认知后,教师再利用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教师可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为学生展示不同技术,或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体会这一技能。之后,学生将自身感受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长此以往,学生会在此类型的教学中深入体会不同手工制品的魅力之处,另外也落实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发扬。最终,学生能显著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以及对不同作品的情感共鸣,教师的教学工作会取得有效成果,学生整体水平以及美学素养也将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效晨辉.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11):121-122.
   [2]胡秀华.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知识文库,2021(9):141-14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智能化教育工程的推进,西部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的培养就成了关键,尤其是面对新高考和核心素养育人的要求,乡村高中教师不但需要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而且还需要有探索和解决教学研究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结合起来就是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一、西部农村高中语文教师教研水平现状分析   对本区域的50名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做了半开放性的访谈
摘 要:近些年,隨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不仅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要提升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
摘 要: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幼儿园的墙面、地面、空间等环境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着影响。我园一直致力于“暖阳课程”的开发与践行,在特色中彰显品牌。微运动课程是暖阳课程的一个分支,在微运动课程中创设的课程环境包括空间场地创设、材料融合投放、游戏标记创设、游戏链接展示四个方面。在课程环境创设中,大班幼儿自主规划运动场地、自主选择运动材料、自主设计游戏示意、自主展示游戏链接……本课题旨在结合微运动
摘 要:初中物理学科是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物理视野的基础科目。源于物理知识的深奥与抽象,如何营造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思考命题。在此,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这一范畴进行分析,通过对生活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三方面对课堂进行创设。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我们的教学也应将这些理论性的知识简化,以繁化简,回归本原。但目前许
摘 要: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育不断创新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质量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并且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愈发被重视,高中生本身就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与家庭的引导作用同样至关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 ”;协同育人;教师;家长;高中   人生要经历三个教育阶段,分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于农村高中生而言,家庭教育缺失是较
摘 要:语文教材形式多样,其中插图被广泛地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是教材形式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低段教学,更是离不开插图的辅助。从导入插图激发阅读兴趣、活用插图培养综合能力、延伸插图感染纯真心灵这几点深入分析如何有效利用插图,发挥教材插图的功能,为课堂教学添异彩。   关键词:插图功能;低段课堂;综合能力   细细翻阅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就会发现新版教材内插图无处不在,几乎每一页中都有色彩鲜明、充满
摘 要:在小学数学授课方式上,需及时转变思想,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来提升教学质量。在此,对网络资源辅助初中数学学习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资源;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信息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老师提供了更明确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枯燥乏味的数学学科上,老师更应及时融入网络资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初中数学的整体效率,完善学校的教学目标,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提
摘 要:快乐体育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取快乐、感受乐趣,产生体育学习、运动的自觉性,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更是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引领体育教学走向高效的重要推动力。所以,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当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把握全新的要求,以快乐理念为指引,探索并运用创新的策略方法来贯彻和落实快乐体育,进而发挥出体育的育人功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快乐理念;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快乐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方式将语文教学改革理念加以落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师对阅读文本和语文教学模式深入探索,帮助学生进行高效阅读,这就要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基于此,对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展开剖析,希望探讨出有效实践方法来促进学生形成乐学善思的思维品质,受用一生。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   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合
摘 要:初中美术教师不仅要完成自己的课堂目标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作为教学中心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培养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激发更多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素养;方法探索;创新培养   一些初中美术教师在上课时尽可能地将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精简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或达成教学目标,导致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