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教学具有多样性,为实现教学的高效率,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其中课堂讨论符合现代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是有效实施教学的重要途经之一。
  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围绕某一话题或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英语课堂讨论有助于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课堂讨论可以是全班讨论,也可以是分组讨论。
  提高英语课堂分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如下:
  一、明确主题和课前预习
  (一)明确主题。
  在课堂讨论开始前,教师要计划好讨论,应使学生明确开展课堂讨论的目的以及要实现的目标。明确讨论的主题是有效实现课堂讨论目的关键。适合的讨论主题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主题是需要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的重要内容,与学生学习不相关的内容不能作为讨论主题。其次,主题是学生有兴趣讨论的,且适合学生讨论的。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二)课前预习。
  这就为课堂讨论打下了基础,学生们在课堂讨论时就能有话可说,而且言之有物。学生在讨论时分享着各自的劳动成果,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从而激发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二、合理分组和创建适宜环境
  (一)合理分组。
  实施课堂分组讨论时,每组人数不宜太多。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是4~8人。小组过大会因为减少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和增加组织讨论的难度而导致讨论效果下降。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适应学生的需要。一般认为,运用异质(在学习能力、交流技能、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不同)分组法比同质分组法更具有以下优点:①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②学生之间的差异可带来更多认知上的不平衡,这一点会促进学习,促进创造力的发挥以及社交能力的提高;③这样的小组通过相互的磨合讨论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长期记忆;④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讨论的平等机会,讨论效果会更好。
  (二)创建适宜环境主要包括:
  (1)采取适合讨论的座位模式。座位模式影响课堂教学,影响课堂中学生相互交流的形式和效果。秧田式的座位模式是不适于讨论的。
  (2)创设支持性环境。教师要善于倾听小组的讨论,而且要求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在他人说话时认真听,努力去理解,适时作出反应。不要不理睬,或者轻易打断他人的话语。师生须共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所有学生都敢于发言,乐于发言。
  三、适时引导和有效调控
  (一)适时引导。
  任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主要任务是调控和辅导,对学生既不能包办代替,又不能放任自流。
  (二)有效调控。
  (1)控制讨论时间。课堂讨论时间一般控制在5~15分钟,具体取决于任务的难易度。
  (2)控制讨论的节奏。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性格差异,讨论中可能会有偷懶,冷场或争论不休的现象,教师要适时引导,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控制讨论的主题。要引导学生始终围绕主题发言,避免离题;同时要根据讨论的开展情况,随时捕捉与主题有关的其他有争议的话题,促使学生深入探讨,提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四、及时反馈和合理评价
  1.及时反馈。
  2.合理评价。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的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承认,学习的成就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对讨论结果的评价应是客观的,对讨论过程的评价应是主观的,要让学生积极反思:自己有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想学什么(what I want to learn),学到了什么(what I have learned) 等。
  评价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1)小组成员自评,互评。 (2)组间互评。 (3)教师评价。
  课堂分组讨论是英语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有效性,英语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研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探讨、尝试和研究。
其他文献
目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课堂气氛调动不好,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很少。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的出发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气氛的关键。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如何生动的引入课题,如何利用好多媒体及网上
期刊
2013年11月27日至28日在我校举办了第二十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高中文综组共有10位年轻教师参加,这次教学比赛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作为评委的我,参与了整个大赛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教学大赛结束了,但也让我想到了很多……  一、新课程理念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以学生为本,这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有不少人把新课程理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
期刊
近年来,有效校本教研成为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各级各类学校都针对“有效校本教研”轰轰烈烈地开展活动,有的学校开展很实在,的确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效果,收益很大,但有的学校还是走过场,搞形式,不但不提高校本教研活动质量,不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反而降低了校本教研的基本活力,降低了教师的教研热情。现就一些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所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思考作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更多关注校本教研活动应如何
期刊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小学数学课堂体现这种理念的一种常用的学习形式。但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形式上合作,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从实际效果看,名不符实,收效甚微。使这种活生生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学习组织形式变成一种低效、高耗能的表演形式。  因此,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难于控制、学生课堂纪律乱、学不到东西、完不成任务等现象,感到十分头疼且束手无策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的效果则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努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上下工夫。实践中,笔者认为: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悦而有勇气地面对学习困难。一是要排除与学生的对立情绪,塑造亲和的形象,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和谦逊的作风感染学生,形成师生融为一体的课堂氛围。二是要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
期刊
任务型教学已逐渐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出其重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通过对语言学习进行大量研究后提出“学生中心、从做中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要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自学自悟、自主
期刊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Abstract】The language new curriculum emphasized specially must take in the lang
期刊
摘 要: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尽量发挥其传统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避轻就重,使它为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而服务,从而在减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负担的同时,扭转课堂教学低效现状。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  我国进入课改实验阶段以来,无论从何种角度,还是从哪个领域所做的尝试,其目的无不关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课题,我们不难看到课改使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诸如充满活力,开放教学过程等可喜的变化。但在
期刊
摘 要:经过几轮的赛教和课改教学的实践,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于是从评价主体、评价时机、评价语言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发现课堂评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时机;评价语言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课堂评价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对赛教课的要求,不仅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更注重课堂中教师语言的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