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粮食增产10亿斤公主岭市农业综合开发见成效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从国家农业部传来喜讯,在2010年度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评比中,公主岭市位居前三甲。
  几年来,公主岭市坚定不移地把粮食产业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用“四招妙棋”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2010年在干旱、风雹、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袭击下,全市粮食生产仍然获得了大增产、大丰收,总产达到60.5亿斤,比历史最高水平的50亿斤增产了10.5亿斤,创历史新高。
  公主岭市委书记王亚晖说:“公主岭市处于松辽大平原的黄金玉米带上,历来是产粮大县,具有生产粮食的优越条件,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担。因此,我们决心打造全国黄金玉米第一城,为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做出出色的贡献。”
  公主岭市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千方百计抓粮、稳粮、增粮”三大信念,并规划和实施粮食增产的“四招妙棋”。
  
  “一招棋”:建设基地抓示范,在技术引领上下功夫
  
  深入实施“万千百”工程,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去年,他们在12个乡镇落实了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同时,在其他12个乡镇也都分别建立了面积1万亩的市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了粮食高产创建的全市推进,经过测产验收,不仅产量全部达标,而且各示范片都较其他地块增产10%以上,最高的示范片较全市平均产量高24%。
  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组织建设了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技术集成园,并聘请了省内29名知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去年已有近二十项技术成果在各示范基地内得到应用。组织农业技术科研推广部门,建设先进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立了吉林省农业示范园,试验示范项目达30多个;还组织了省内外50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大种业,建设了10公顷玉米品种对比、新品种展示、优良品种创高产等三个品种示范基地,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二招棋”:完善设施抓增产,在提高生产能力上下功夫
  
   重点围绕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食能力建设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资金达4.5亿元。农田水利完成综合工程量130万方,新打抗旱井1000眼,全市农田抗旱井总数达到3万多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新造林和补植造林面积1795公顷。依托农机补贴项目,不断创新和发展农机股份合作社、农机租赁公司和农机大户。去年,全市落实农机补贴资金4830万元。农机保有量达到3.5万台,农机总动力达83万千瓦,粮食作物耕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9年的57.3%提高到67%。
  
  “三招棋”:优化产业抓升级,在转化增值上下功夫
  
  公主岭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千万头猪富民工程”,发展牧业大产业,实现粮食“过腹转化”。截止2010年12月末,全市已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594个,猪、牛、羊、禽发展总量分别达到625.6万头、76.7万头、45.1万只、6343万只,年过腹转化粮食达170万吨。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企业,实现粮食“过机转化”。目前,全市已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企业231家,年加工转化粮食达175万吨。据统计,全市玉米价格较周边市县每斤要高2-3分钱。
  
   “四招棋”:转变职能抓服务,在保证发展上下功夫
  
   政策服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和省强农惠农政策2010年,全市共落实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三项技术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资金5.27亿元。技术服务:邀请农科院、农大和省内知名专家在2010年全市培训人数达到30万人次。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重点村屯、种养大户进行技术包保。此外,他们还广泛开展执法服务和信息服务,通过各项服务工作的普及和深入,保证了全市粮食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目前开展急诊腔内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报道国内已有报道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介入性导管治疗溶栓 ,因此法具有快速、准确、安全且见效快的特点 ,因而有普遍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