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命运线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早已跨越了工业革命、电子革命时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以后还有生物时代。摄影还会不断往前发展,而且不排除数码相机未来也有被淘汰的可能。作为一个摄影人,不必过度怀旧,也不必一味追新,最好的选择是选择自己熟悉的器材,拍表达自己内心的照片。
  在北京宣武门西北角的一栋楼里,有几个房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房间没有窗户,铁门高度仅有一米半,平时紧锁,偶尔会有人拿着一张纸条过来,开锁、低头、弓腰,进入房间,几分钟后便会带着几个小纸包锁门离开。数十年来,这些房间里一片黑暗,恒温恒湿,永不断电……这个房间里究竟藏着什么?答案是:时间。这几个“神秘”的房间是中国照片档案馆保存胶片的库房,位于新华社大院内,是中国保存历史胶片最丰富的地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胶片常年沉睡于此,它们年长的近百岁,年轻的也有十几岁了,是记录时间的载体。
  半个世纪前,正是胶片的黄金时代。当时的世界格局正处于激烈变革期,对于报道摄影师来说,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徕卡M相机为摄影师提供了集便携、耐用、高品质于一身的“武器”—柯达的Trix和伊尔福HP5黑白胶片为摄影师提供了可全天候使用的“弹药”;二战、局部战争、民族运动、地理探险活动等为摄影师提供了为数众多的“战场”;《时代周刊》、《生活》画报等纸质杂志提供了优质的展示平台;马格南等一批图片社应时而生;布列松、卡帕等代表的一大批报道摄影师星光灿烂,有的甚至因此步入欧美上流社会。
  如果说电影《卡萨布兰卡》在某种程度上振奋了二战北非战场的盟军士气那么,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Joe Rosenthal,1911~2006)拍摄的《美军士兵在硫磺岛树起国旗》则敲响了二战结束的钟声。而美联社记者黄功吾拍摄的越南战场上的烧伤儿童,则直接加速了越战的结束。胶片对于那个时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至于不幸,则是因为那个时代培育了太多耀眼的摄影师,使不少摄影师被淹没其间,就像与乔丹处在同一时代的篮球运动员的境遇类似。当然,像卡帕一样为了“谋杀”胶片,而被战争“谋杀”的摄影师,也是一种悲哀。
  再回到当时的中国,以新华社记者为代表的新闻报道摄影师是主要的胶片使用者。建国前,胶卷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物资,全部依靠进口,甚至比弹药和食盐还要贵重。摄影师每按一次快门都慎之又慎。1939年,摄影师吴印咸在河北涞源抗日前线为白求恩拍下一张手术台旁的工作照。同年,白求恩因工作时受到感染不幸病逝。这张照片几乎家喻户晓。可是,鲜有人知,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张照片是吴印咸用过期胶卷、估测曝光,手持相机用1/15秒的快门速度拍下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今天,这张编号64802的底片就静静躺在宣武门旁的一个“小黑屋”里,默默承载着逝去的瞬间。
  在与这张底片一路之隔的居民小区里,有一栋白色的二层小楼。这里外表朴素,无牌无号,就连同处一个小区的居民也少有人清楚小楼的用途。不过一旦提起这里的名字,摄影圈里的老同志无一不知。这里就是新华社的暗房车间,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暗房见证了胶片在中国的萌芽、发展、鼎盛和萎缩。
  张振声是目前新华社资历最老的暗房师傅,1972年开始在此操作暗房,2014年将退休。张师傅的工作经历与胶片在中国的兴衰起落,形成一种有趣的巧合。他在年轻时赶上了1970~1980年代的胶片黄金期;中年时遇上数码相机兴起,胶片用户减少;退休前恰逢柯达公司衰落。不过,柯达并没有消失,它只是将胶片和数码业务一分为二,专注商业成像和打印业务而已。
  巧合的是,退休前夕的张振声也迎来了一阵新风—新华典藏。新华典藏是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知名摄影家老照片的一个项目,目前已经选取半个多世纪以来70多位摄影家的500多张底片,经过手工银盐限量放大,按照博物馆收藏级工艺印刷到纸基相纸上。这是张师傅近十年来接手的最大的活儿,也是这500多张底片几十年来第一次重新回到放大机上,接受柔和灯光的穿透,完成黑与白的转身。这个项目也为这些难得一见的底片带来一个重新回到摄影舞台的机会。
  说到“重新”二字,总不免让人有种老骥伏枥的悲壮。其实,胶片与电视机、汽车、钢笔等等发明是相似的,它们有自己的生命线。电视经历了黑白、彩色、平板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摄影也经历了蓝晒、蛋白、铂钯、湿版、干版、胶片、数码等不同工艺和阶段。胶片作为其中一页,在中国也经历了稀缺、普及、萎缩的过程。
  萎缩的确让许多人、特别是老摄影师心寒,因为胶片承载了他们太多的汗水和悲欢。当年的不少摄影师视胶片为情人,为了摸透她的脾气秉性,每天躲在小黑屋里跟瓶瓶罐罐打交道。不过新技术像新生儿一样,长得极快,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数码浪潮很快宣布了胶片的退休计划。当时,一些资深的老记者,曾经用十几二十年时间将胶片相机用到了人机合一的状态,没想到数码相机一朝解决了对焦和曝光的问题,将老摄影师和新手摆在了相近的起跑线上。
  这颇像武侠小说中的情形。一位大侠用毕生时间练成神功,没想到一个后生因为得到某种真传,或者机缘巧合得到一本武功秘笈,仅用数月时间就练成了神功。这难道不会让老侠客尴尬?
  其实,胶片有自己的命运,如果说二战前后是胶片的中年,那么现在是它的老年。老年人虽然不能上天下海、骑马射箭,但他们识尽百态、阅历丰富,他们在享受另一种人生。胶片也正在经历这种转型,由家家户户拥有的大众货,退缩到现在只存在于少数专业摄影师、发烧友、院校博物馆的手里,往后甚至有可能不再大规模生产。这的确是一个萎缩的过程,但不是消亡,而是升华。以后的胶片摄影可能会类似湿版摄影在今天的状态。
  胶片是一种影像载体,是化学工业的孩子。而如今,我们早已跨越了工业革命、电子革命时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以后还有生物时代。摄影还会不断往前发展,而且不排除数码相机未来也有被淘汰的可能。作为一个摄影人,不必过度怀旧,也不必一味追新,最好的选择是选择自己熟悉的器材,拍表达自己内心的照片。
其他文献
何:上次我们着重谈了剪影,今天我们再谈谈投影吧?  李:好。你认为投影和剪影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虚影,一个是实影。剪影严格说不应称为影子,它是实实在在的物体,只不过因为太暗,衬托在比它明亮的背景下,只剩下形状,缺少细节,被人称为剪影。而投影却是真正的影子,它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遮挡了光线,在背景中形成的暗影。由于光线投射方向的不同,物体产生的投影形状也不同。很多情况下,投影的形状与生成该投影的
期刊
1917年,捷信(Gitzo)品牌由Arsène Gitzhove在法国创立,当时主要生产相机快门线等摄影配件产品,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三脚架和云台。1992年,捷信加入世界著名摄影摄像配件集团—威泰克集团。  捷信品牌在三脚架品牌中一向以高端形象出现,先后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支碳纤维三脚架、第一支反折三脚架等,将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同科技创新完美融合。  2013年年末,捷信在全球范围推出全新的品牌
期刊
2013上半年问世的尼康APS-C旗舰机D7100对于大多数尼康爱好者们来说是一个惊喜。2400万像素去光学低通滤镜感光元件、4色屏幕、51点自动对焦系统以及不逊色于D300s的机械操控性能比前一代D7000有了飞跃式进步。  无独有偶,今年10月理光映像株式会社也发布了宾得K-3数码单反相机,定位为宾得非全幅旗舰机。  两款相机不仅定位相同,而且都采用了2400万有效像素APS-C画幅CMOS感
期刊
黑暗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比如母亲的子宫,比如深深的土壤。那里曾经也是孕育一张好照片的地方,摄影者在卸下沉重的相机后一头扎进暗房,亲手冲洗自己的梦想。可他们如何会想到,柯达、富士、爱克发……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竟然如此快速败下阵来,坠入比黑暗还要深的无望。  未来属于谁?电子时代、数字时代、生物时代……摄影还会不断往前发展,谁说数码相机不会被淘汰!新年第一期,我们关注的是一个关于变
期刊
X光片彰显绘画创作轨迹  小时候每每在医院看到X光片时,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场面便会在眼前浮现,再伴上医院那特有的消毒水味儿,我就不寒而栗,强压着想哭的欲望,试图挣脱妈妈的手冲出医院。上大学时,对X光摄影在艺术研究中的用途有所了解后,我才逐渐对它有了好感。  几年前,我在美国最古老的公共艺术博物馆—位于康州首府哈特福德的沃兹沃思博物馆(Wadsworth Atheneum)看了一场有趣的展览:在大师
期刊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无意间留意到电影厅高处的一个小窗口,我们会好奇这个发出光亮的窗口背后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它是那么的神秘而隐蔽,却又直接决定着银幕上的一切悲欢离合。实际上,这是一间迷宫般的幽暗小屋,堆积着大量复杂的胶片与放映器械。放映员手摇着胶片转盘,不时换上另一个拷贝,透过影院上方那个小小的窗口,一束光打到大银幕上,就能折射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电影世界。  然而,随着数字放映
期刊
从北京出发,先飞到非洲大陆东部国家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经达累斯萨拉姆转乘坐国内航班飞往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维多利亚湖畔城市姆万扎后,再从姆万扎机场驱车3个小时,即可到达塞伦盖蒂国家公园(Serengeti National Park)。  塞伦盖蒂在马塞语中意为“无边的平原”。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阿鲁沙西北偏西130公里处,一部分狭长地带向西伸入维多利亚湖达8公里,北部延伸到
期刊
当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1854~1932)在自己的阁楼上研究照相干版的时候,大概已经对发明胶片踌躇满志。但当他以柯达胶片为基础着手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时,却绝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帝国的崩溃,也正是部分源于对胶片的过度依赖。是啊,又有多少人能未卜先知地想到胶片产业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竟这么快就败下阵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胶片可以说是承载影像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不论是静态摄影
期刊
吴承欢对胶片的经验,可以追溯到十一二年前。当时,还在上大学的他在被窝里冲洗出第一卷120黑白底片,使白天拍摄的画面由胶片得到印证。那时的吴承欢虽然喜爱使用柯达胶片,却没想过真的有一天可以在北京嘉里中心9层的柯达北京办事处面试,得到在华柯工作的机会。  北京华柯电影洗印有限公司是由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和柯达合资组建的公司,为故事片、电视广告、电视电影、动画电影、纪录片和其他相关产品提供胶片以及后期
期刊
提起曼富图三脚架,相信稍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无人不知。但了解曼富图摄影包的用户可能相对就少了一些。一方面,是由于曼富图的三脚架产品太负盛名,055、190等堪称业界标准的经典产品,已经让用户产生了“曼富图等于专业三脚架”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前曼富图推出的摄影包,更偏向于小型相机和普通摄影用户,与专业用户交集较少。  2013年11月,曼富图在北京正式向中国市场发布全新的Profession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