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职业学校对技术技能的要求较高,所以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专业技术的训练和加强,以致对基础课重视不足,尤其是对于职校学生来说较难的科目——数学,由于多方面原因使数学出现许多学困生,数学成绩每况愈下,笔者认为职校数学教师必须想办法激发数困生学习的动机,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两点方法:关注数困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的目的性动机;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数困生学习的认识兴趣动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职校;数困生;数学学习动机;激发;方法
数学学习动机是指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学生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因.要想在教育过程与教学实践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课堂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实现.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一、关注数困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的目的性动机
只要学生学习就要有学习的目的,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使学生不断为之努力.学习目的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预期要达到的理想的学习成绩或奋斗的目标.有了一定的学习目标作为奋斗的方向,就会使学生产生为达到目的而尽快努力学习的学习动机.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由于个体的需求不同,所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将有较大的差别.我在教学过程中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调查或通过个人进行访谈了解的形式,掌握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之后依据课程标准和所学教材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不能适应所有学生,我在与学生交流研究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依据学生性格不同而产生的独特个人需求,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并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各得其所.当前的学习观指出,学生应当是自我指导、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学习者,学生有选择和控制自己学习活动的需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尽量给数困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感召下,自行设计学习目标.虽然是数困生但我也非常尊重学生的感受,尽量给数困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用阶段目标来引领数困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久而久之数困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主动承担、主动参与、主动努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可以有不同,有些数学题可以选做,个别的提问,板演要区别对待,个别指导.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数困生学习的认识兴趣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喜欢新颖的、新奇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依据职校学生的元认知结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有趣的教学.教师可以找一些与生活与其他各科之间联系的并带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引入教学中.尽量将问题设置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程度,使学生稍稍努力就会达到要求,就会把问题解决得很好.学生在思考或讨论时面对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能细心分析、认真研究.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研究时主动思维、主动参与、主动探讨.这对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比如,我在讲数列这部分时,以“阿基里斯追龟传说”引入等比数列概念的教学,以“棋盘放大米”引入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等.在指数函数这部分,以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国民生产总值等问题引入.如此,均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探究搭建认知脚手架,促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探究的余地,会快速提高数困生的学习成绩.
2.创设成功情境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对具体目标的认知需要,形成即时的认知兴趣,而成功的情境则能促使即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愿望,使数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感受成功、体验成功,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成功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在学生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自主地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要注重数困生基础的巩固,比如基础数学概念的记忆、基本数学技能的训练、解决数学习题的基本思路和基础方法.让学生感觉虽然自己数学学得不太好,但老师关注我们、关心我们,给我们希望,让我们成功,让我们发展.久而久之数困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展示个人的能力,对数学问题会一步步解决,进而取得较大的进步.数困生们也会体验到数学的成功、数学的乐趣、数学的奥妙.
3.融洽师生关系,激发人际交往动机
人际交往动机是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数学学科的知识性和逻辑性非常强,而职校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认知水平较弱,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动机.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应该贯穿课堂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强弱与数学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甚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状态.所以必须要尽快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迅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职校学生其实就是高中没有考上,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人的行为习惯可能都是初中教师不予赞赏的,一直以来学生习惯于不被教师重视、不被教师关注的地位,尤其是感觉自己本身数学较差,对数学教师总有一种畏惧感或距离感,职校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不应再加深学生的畏惧感,数学教师要主动关爱、真诚关心数学学困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数学教师要给学生母亲般的爱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公平的评价,就会主动愉快地融入班集体之中.另外,笔者还对学生表现出真诚的期望,在感情上真诚地表达出学生将来的成功.当学生数学成绩进步时,我及时的予以鼓励赞赏;当学生在测验时成绩落后我主动帮助学生找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成为互助互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和谐的探究过程.数困生因此也更加信赖老师,更积极地与老师协作,勇于思考,敢于实践.
4.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决定一个人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对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将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为学生树立自信.结合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数困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自我的地位,在成功的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的评价自己、赏识自己、发展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必胜心理.尽量为数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数困生的成功动机,提高数困生的学习自觉性.设计教学时,在数困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内设计习题、练习,有时利用数困生的期待心理,直接告诉结果,让他们怀着好奇心去寻找答案的证明过程.由于数困生能随时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存在,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地得到强化,也就会不断地产生追求成功的欲望.
总之,对激发职校数困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还不仅仅以上几点,还需要我们职校数学教师不断探究、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以至找到更好的方法,使学困生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但笔者认为必须要关注数困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的目的性动机;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数困生学习的认识兴趣动机,才会有效地促进学困生逐步走向特长生.
【参考文献】
[1]鲁献蓉.数学学困生的认知特点[J].数学教育学报,1999(4).
[2]陶兴模.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02(4).
[3]杜玉祥,马晓燕,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朱秉林,孙凡哲.数学学习动机[J].数学教育学报,1992(12).
【关键词】职校;数困生;数学学习动机;激发;方法
数学学习动机是指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学生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因.要想在教育过程与教学实践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课堂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实现.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一、关注数困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的目的性动机
只要学生学习就要有学习的目的,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使学生不断为之努力.学习目的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预期要达到的理想的学习成绩或奋斗的目标.有了一定的学习目标作为奋斗的方向,就会使学生产生为达到目的而尽快努力学习的学习动机.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由于个体的需求不同,所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将有较大的差别.我在教学过程中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调查或通过个人进行访谈了解的形式,掌握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之后依据课程标准和所学教材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不能适应所有学生,我在与学生交流研究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依据学生性格不同而产生的独特个人需求,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并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各得其所.当前的学习观指出,学生应当是自我指导、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学习者,学生有选择和控制自己学习活动的需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尽量给数困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感召下,自行设计学习目标.虽然是数困生但我也非常尊重学生的感受,尽量给数困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用阶段目标来引领数困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久而久之数困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主动承担、主动参与、主动努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可以有不同,有些数学题可以选做,个别的提问,板演要区别对待,个别指导.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数困生学习的认识兴趣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喜欢新颖的、新奇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依据职校学生的元认知结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有趣的教学.教师可以找一些与生活与其他各科之间联系的并带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引入教学中.尽量将问题设置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程度,使学生稍稍努力就会达到要求,就会把问题解决得很好.学生在思考或讨论时面对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能细心分析、认真研究.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研究时主动思维、主动参与、主动探讨.这对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比如,我在讲数列这部分时,以“阿基里斯追龟传说”引入等比数列概念的教学,以“棋盘放大米”引入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等.在指数函数这部分,以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国民生产总值等问题引入.如此,均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探究搭建认知脚手架,促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探究的余地,会快速提高数困生的学习成绩.
2.创设成功情境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对具体目标的认知需要,形成即时的认知兴趣,而成功的情境则能促使即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愿望,使数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感受成功、体验成功,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成功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在学生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自主地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要注重数困生基础的巩固,比如基础数学概念的记忆、基本数学技能的训练、解决数学习题的基本思路和基础方法.让学生感觉虽然自己数学学得不太好,但老师关注我们、关心我们,给我们希望,让我们成功,让我们发展.久而久之数困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展示个人的能力,对数学问题会一步步解决,进而取得较大的进步.数困生们也会体验到数学的成功、数学的乐趣、数学的奥妙.
3.融洽师生关系,激发人际交往动机
人际交往动机是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数学学科的知识性和逻辑性非常强,而职校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认知水平较弱,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动机.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应该贯穿课堂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强弱与数学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甚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状态.所以必须要尽快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迅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职校学生其实就是高中没有考上,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人的行为习惯可能都是初中教师不予赞赏的,一直以来学生习惯于不被教师重视、不被教师关注的地位,尤其是感觉自己本身数学较差,对数学教师总有一种畏惧感或距离感,职校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不应再加深学生的畏惧感,数学教师要主动关爱、真诚关心数学学困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数学教师要给学生母亲般的爱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公平的评价,就会主动愉快地融入班集体之中.另外,笔者还对学生表现出真诚的期望,在感情上真诚地表达出学生将来的成功.当学生数学成绩进步时,我及时的予以鼓励赞赏;当学生在测验时成绩落后我主动帮助学生找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成为互助互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和谐的探究过程.数困生因此也更加信赖老师,更积极地与老师协作,勇于思考,敢于实践.
4.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决定一个人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对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将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为学生树立自信.结合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数困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自我的地位,在成功的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的评价自己、赏识自己、发展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必胜心理.尽量为数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数困生的成功动机,提高数困生的学习自觉性.设计教学时,在数困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内设计习题、练习,有时利用数困生的期待心理,直接告诉结果,让他们怀着好奇心去寻找答案的证明过程.由于数困生能随时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存在,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地得到强化,也就会不断地产生追求成功的欲望.
总之,对激发职校数困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还不仅仅以上几点,还需要我们职校数学教师不断探究、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以至找到更好的方法,使学困生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但笔者认为必须要关注数困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的目的性动机;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数困生学习的认识兴趣动机,才会有效地促进学困生逐步走向特长生.
【参考文献】
[1]鲁献蓉.数学学困生的认知特点[J].数学教育学报,1999(4).
[2]陶兴模.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02(4).
[3]杜玉祥,马晓燕,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朱秉林,孙凡哲.数学学习动机[J].数学教育学报,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