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栽培水稻的生育特性及高产配套技术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ouxi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插秧、机械旱直播、机抛秧等三种机械化栽培稻作方式与常规手插栽培相比,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和增效的作用,其营养生长期明显缩短,个体生长量较小,群体较大,成穗率偏低,穗型变小,但穗数较多,产量均低于常规手插秧,三种机械化稻作方式以机插秧方式为最高.栽培策略是:在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以提高个体生产力和群体质量,夺取高产.配套技术是:力争早插、早播、早抛,采用平稳促进施肥法,水浆管理采用间歇灌溉,抓好化除、搁田以及三化螟防治等工作.
其他文献
经室内配比筛选和毒力测定,筛选出吡虫啉与三唑磷最佳配比C(即20%吡唑磷乳油),对水稻三化螟和稻飞虱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171和293,表现明显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每667m2用药
根据生物间遗传学原理,分析了52个小麦品种(系)对13个条锈菌系的抗性反应.抗性最好的有贵农775A、92R137、92R149和92R178等4个品种(系),对13个条锈菌系表现为全抗;毒力频率
<正> 香港大众书局与上海商业银行合作最近上市VISA卡,客人持卡购买大众书局的图书、文具、精品及音响制品,均可享受优惠。办法规定,凡成功申请大众书局
期刊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蔡学俭关于编辑出版工作的论文集《离不开这片热土——我的编辑出版理念》最近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文集选收了作者近20年撰写的40余篇文章(含讲话
对小麦品种豫麦13的品种特性及利用其所配制后代的表现进行了介绍和探讨,表明豫麦13感白粉病的缺点在杂交后代易克服,以其为亲本配制组合搭配余地较大;配组的后代须设置白粉
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期刊出版三人谈》一书近日问世。这部期刊出版专著由胡文启、胡勋璧、吴乐平合著,收录了3人多年来关于期刊出版管理、期刊社经营、期刊编辑和期刊发
据《解放日报》报道,散文的繁荣几乎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但专家认为,当前散文的表面红火现象掩盖了本质上的虚弱。传统散文强调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我国装帧设计界近几年在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来,对于提高图书装帧设计水平和艺术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设计工作中,如何理清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制作的关系以及
镇稻99是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经多年中间试验和多点示范试种,均表现成熟早、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稳产性好、容易脱粒、好栽培等特点.2001年4月通过江苏
“新世纪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读书研讨会”8月10日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 由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