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抒情,成长的寓言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wo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来,林长芯也已经是而立之年了,但读他的诗却总感觉他童真未泯,这恐怕和他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关。《春夜漫笔》里,“我”在“春夜”和“雨水”中感到“百无聊赖”,一面嗔怪“油菜花少不更事”,一面期待着富于生机的“春耕”与“青草”。《邻居的卡农》中,“我”将“玩具”丢在一旁,一边回想着“幽兰的童年”,一边静静地领受着“光阴,爱”。《在红薯地》里,“我”陪着“土地里/那些野孩子”一起说话、一起沉默。在林长芯的笔下,“我”显得敏感而多思,在《在盐官码头》中,“我”由“落叶/覆盖着的蚂蚁”想到“不可知的命运”;在《劈柴记》里,“草木的香气”在“我”看来宛如柴火“无数的伤口”。“我”常常沉浸在那些微小却精致、黯淡又唯美的事物之中,并又为此而在孤独、忧郁之中浮浮沉沉“如同溺水一般”,甚至有时候忍不住感慨一声“痛苦”(《而身后群山奔腾》)。
  林长芯的诗行里有许多草木、植物,比如“蒲葵”“绿萝”“枯草”“红薯”以及“不知名的白花”。并且可能因为身在南方,林长芯的笔下还有许多的“雨水”“江水”,也包括“湿漉漉的衣服”,无论是植物还是水流,它们都生生不息,像少年一样富于生命的质感,但是又如同孤独的孩子一样寂寞无声。同时,诗人还特别倾心于“雨水”“大雾”“烟火”所营造的那种“摇晃”“颤抖”“恍惚”“模糊”的状态与感觉。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使得林长芯的诗笼罩着一种潮湿而慵懒、寂寞而忧郁以及在“秘径”中徘徊、巡弋的氛围。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华美秾丽、低迷沉郁的晚唐诗风,联想到“小处敏感,大处茫然”“身在幽谷,心在峰巅”的卞之琳,联想到如烟似梦、精致冶艳、怀疑自己“幼时是一个哑子”(《一个平常的故事》)的何其芳。
  林长芯的这几首诗都是纯然的抒情诗,他以精致的笔触为内心缥缈的心绪找到了恰当的形体,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些年来,也许是因为现实经验有限,也许是因为更多地受到现代主义诗歌理念的影响,不少青年诗人尤其是校园诗人的创作往往距离社会生活较远,更偏爱纯诗的风格和方式,对情绪和想象更加着迷。他们的创作将语言的表现力提升到了一个令人称道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不免被一些研究者诟病为格局不大、境界狭小。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批评,倒不如说是对新的历史语境下诗人们面对自我成長困境的忧思。不应忽视的是,在林长芯的《在盐官码头》里体现出一种没有得到回应的失落,在《邻居的卡农》里抒情主人公对童年的玩具已经失去了兴趣,开始懂得时间的残忍。这些情绪当然非常私人化,但同时这些表达或许也是具有症候价值和象征意义的——它们表征了一代人关于生活和艺术愈发鲜明、自主的探索意识。所以,林长芯的诗未尝不可看作是同代人的成长寓言。
  【冯雷,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诗歌责任编辑   冯艳冰
其他文献
血染的界碑  年老的父亲终生与传奇无关,但他一天到晚把与共和国同生日的事到处宣扬,尤其与人拌嘴时,每每就把这事挂在嘴上!总是说,他的命运与共和国绑在了一起。在他眼里,再没有能与共和国同生日更让他骄傲的了!  那年他快两岁,国民党新桂系到瑶寨拉丁,当地人称“大麻子”的地主农万财垂涎我奶奶的美貌,便借故把爷爷支到了队伍里。当兵的第二个月爷爷便上了前线,参加由白崇禧指挥的著名的昆仑关战役。战斗异常艰难激
期刊
摘 要:秦始皇统一中原建立秦王朝后,于公元前218年调集50万大军发动了对岭南的军事行动,经过近四年“不解甲驰弩”的艰苦征战,于公元前214年统一西瓯、骆越聚居的嶺南地区。秦末汉初,中原战乱,驻守岭南的秦旧将赵佗乘机据关自守,建立“南越国”政权。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调集20万大军南征,一举平定了“南越国”政权,岭南复归统一。从此,今广西地区开始纳入国家统一开发格局之中。秦汉王朝不仅留下重兵戍守岭
期刊
摘 要:政商关系涉及政府治理体系、市场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要以党政为出发点和主导,以企业和企业家为落脚点、归宿点和效果评判目标。从企业和企业家角度出发,参照企业文化建设同心圆和结构层次进行思考和谋划,政商关系可分为:表层关系——关系形式,浅层关系——关系行为,深层关系——关系制度和机制,核心关系——关系文化,使“亲”“清”关系表化于文、外化
期刊
读温雄珍的诗,总有一种幻觉在牵引着我们。这种幻觉既有神话的成分,又有宗教的成分;既有想象的成分,又有经验的成分。这几种成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温雄珍诗歌里想象的经验与经验的想象的完美组合。  说到温雄珍诗歌里的“想象的经验”。我以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创造性的经验表达。以温雄珍的《木枷诵》为例:“雨,此去十年,五十年,或更久/现在由熏黑的屋顶发岀回音/你无从理解一段椽子的密度/像无从理
期刊
她的直觉那么好,从不需要地理学准备,从不依赖导航系统,就清楚自己要往哪儿去。  我说的是琬琦写散文。  她詩人出身,散文比小说写得稍少一些。  她甚至不愿意花上那么一点心思,去探究一下自己这个直觉,究竟有多少暗合伯格森“艺术直觉”那套理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这让我有点生气,可能主要还是嫉妒吧。  直觉带她上路。上帝多么偏爱啊,她现实的世界那么小,直觉的世界那么大!  她居住在一所中学校园,这
期刊
满洲建立集团部落,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在殖民地(满洲)消灭抗日军队和限制人民自由活动的一种政策……现在如不加以破坏和阻止,抗日军就必然灭亡。——《军队政治指导员及共产党员普通政治常识》,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政治部  日伪统治东北期间共建设集团部落13451处。1936年,伪满洲国在黑龙江省珠河县蜜蜂乡实施集团部落政策,毁灭54屯,归并3219户12585人,捣毁房屋4101座。——《东北沦陷十四年史丛
期刊
《广西文学》于1951年6月创刊,至此,在新中国第一批文艺期刊版图中便占有了一席之地。作为老牌省级文学期刊,《广西文学》迄今已走过七十个春秋,这七十年中,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巨变,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同时,肩负着培育文学新苗的职责,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家作品。一家杂志承续着一个地方的文脈,而且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对于推动地方文化发展来说是功德无量的。七十年岁月中,刊物有两个“之一”更值得自豪,
期刊
诗人,一直在为心灵的真实而推理,作为既写诗歌又写评论的陈一默,她那凌厉而又不乏细腻的笔触,不断向人们展示出她对历史与社会的洞察力。她很注重为心灵的真实“立法”,特別是她为心灵真实所执意构筑的可见、可听、可感、可思的空间,让东方的源流在其中欢畅地穿行与流淌。不管是涉及历史的光芒还是经验的印迹,她善于运用疏密有致的语言气息、意韵与节奏,呈现出为心灵“立法”的诗意案底,完全摆脱了为某个理念而陷入逻辑法则
期刊
刘星元的人和文并不统一,他在人群中并不显山露水,没有年轻作家素常昭彰个性、构筑自己与众生不同的文青之气——为人宜正,为文宜狷。他把不同之处都渗透在了文字之中,将未曾彰显于物理世界的一切,投放成文学世界里一个个意识和思维的沟壑山峰,从中凸显的独立、深邃、孤独、沉重……都给人以与其人不同而令人惊讶的印象。  刘星元的文章切入点多是细微之处,尘土一样的屠夫、买来的外地媳妇、一柄历经劫难的剔骨刀、一张功用
期刊
編者按  2021年5月14日,由广西文联、贺州学院主办,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承办的“网络文艺的时代声音与百年梦想暨广西文艺评论基地建设研讨会”在贺州举行,区内外评论家、学者、作家就网络文艺的时代性与精品化、文艺评论如何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等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现择其佳篇刊登以飨读者。  202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中指出:“在过往二十余年的发展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