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究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进行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是提高道德水平和道德品质的手段,也是迎合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随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推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与实践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新趋向。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从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入手,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立模仿和学习的标杆,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具体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充分联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结合多元化评价体系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保证学生在课上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丑现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让学生学会在多元价值的冲突和矛盾中学会做人的道理,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为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做好基础工作。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品德与社会的育人效果,在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被教师调动,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会将所学知识逐渐应用于生活中。那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一、结合生活搭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进行教学前,教师需要提前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在生活化教学的视角下,教师应该通过课前的调查来搜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以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来进行筛选,保证为学生搭建的情境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在体验到生活和学习之间如此贴近的关系后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
  例如,在学习“不一样的你我他”时,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一个短片,其中每个人的特点、想法、选择都不同,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想法都不一样呢?”其次,教师根据短片中的内容进行简要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因为同一个问题与别人产生不同的看法。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不一,但多数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父母或是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不同意见,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同短片中的人一样,我们为什么也会和父母、朋友产生不同的看法呢?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一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一样的你我他。
  二、理論联系实际,畅通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旨在通过课本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水平和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具备一定真善美假恶丑的鉴别能力,并能够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显然凭借学生自身的能力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自己作为引导者和主导者的身份,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渗透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实际生活中的内容,达到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反馈给生活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生命”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命历程入手进行教学,在课上组织学生谈论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时结合不同人们年龄阶段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是有限的。在学生对我们的生命和成长的不易有了基本的认知和理解后,教师需要将本节课的学习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命是承载着亲人的爱和期待的,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产生感恩生命、感恩父母的情感,最终使得学生在生活中以实际的表现来回馈父母。
  三、完善道德评价体系,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针对学生的评价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模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设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和评价的过程中能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体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等,同时在评价内容上进行充实,也就是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还应该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学生阶段性的成长纳入其中,保证学生在课上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
  例如,在学习“诚信是金”后,教师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展示来观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将学生的表现作一记录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相评价,学生的评价需要涉及具体的实例支持,如该同学在约好做某事时失约,或该同学诚信待人、不欺瞒等。教师将具体的评价内容搜集上来后,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审视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创设生活化情境、畅通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入手,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间建构起桥梁,同时结合多元化的道德评价体系来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完成自我提升,使得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桂红.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40+143.
  [2]徐诚.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90.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进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们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们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进而使数学课堂能够变得多姿多彩,使学生们可以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找到适合学生们的学习策略,打造高效课堂,是初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中实施简单运算的背景和意义。同时还提出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几个简单的运算和解法。最后探讨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简单运算的教学策略,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简单运算的教学和解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单运算;解决能力  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小学生成绩的准确性,还要注意学生的运算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相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摘要:英语的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因此可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一方面提升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英语的教学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采用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英语的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学习中要接触计算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天天向下,准确性低,计算速度慢,对计算的兴趣不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多年计算教学的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因地制宜;开放教学  一、不仅要重视算理与也要注重算法,且要紧密
期刊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大行其道的当下,幼教作为一个人的教育的开端,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受到的关注是十分多的。对于幼教,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开展游戏与幼儿课程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教 游戏化 融合  幼儿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启蒙教育,在一个人的教育阶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幼教在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和特性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创新
期刊
摘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初中生物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涉及的生物科学发现史,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科学;科学探究;观察;实验;比较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学生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世界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生物科学的发现史,可以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下面通过教材中的几个科
期刊
摘要:在當前的教育活动中,更注重于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基础时期,这个阶段也更为家长所重视。对于幼儿来说,绘本是一种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阅读形式,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同时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学习到基本的文化知识,为幼儿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习惯  绘本是一种有效的读物,对于幼儿来说,它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色彩鲜明、形象突出的图画和简洁
期刊
当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农村中的务工人员向城市转移。由于缺乏经济能力,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只能够留在老家由老人抚养。这部分儿童被社会上的人们称作“留守儿童”。如何给予留守儿童温暖,让留守儿童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灿烂的阳光下成长,就成为学校和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带给留守儿童温暖。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  留守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
期刊
摘要:无论是在阅读活动还是在写作任务中都少不了汉字的身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字教学问题重重:学生记不牢、写不对、学不会、忘得快的现象大量存在,给语文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生字的复习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尝试探究生字复习有效方法,以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复习策略;生字教学  笔者发现生字复习工作问题显著:复
期刊
摘要:所谓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为出发点,将政治理论与生活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且更优化,更方便生活的教学理念。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进行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本文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并对于如何更有效的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浅显的说明。  关键字:高中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