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洲洋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来源 :南海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8月对考洲洋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在该海域共发现底栖生物50种,主要优势种有黑龙江河篮蛤Potamocorbula amurensis(Schrenck)、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Gmelin)、异足索沙蚕Lumbrineris heteropod(Marenzeller)和皱皮满月蛤Eamesilla corrugata(Deshayes)等。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108.8g·m^-2和1062ind·m^-2。对群落相似性距离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探讨并分析实施过程中的护理体会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集的并且在临床上已经确诊的脑卒中患
桡神经在肘关节水平分为浅、深两支,其中深支即为骨间背神经。骨间背神经穿过旋后肌腱弓前发出桡侧腕长、短伸肌肌支和旋后肌肌支,穿旋后肌后依次发出指总伸肌肌支、小指固有伸肌肌支、尺侧腕伸肌肌支、拇长展肌肌支、拇短伸肌肌支、拇长伸肌肌支及示指固有伸肌肌支。前臂骨间背神经及其分支为单纯运动神经,临床表现为部分手指伸指功能障碍及腕关节背伸力量改变。2006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骨间背神经分支损伤患者7例
综合钦州湾的实测资料和有关历史资料,阐述了海湾地貌概况和沉积物分析,分析和讨论了河流泥沙的影响,潮流作用下的泥沙输移,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转移,并预估了航道泥沙回淤强度。
广东是个频海大省,具有发展海洋产业的极其有利的条件,今后应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制度,法规和政策等宏观管理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推动广东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
从我国当前海洋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的实践出发,就海洋环境监测的概念,地位,作用,服务范围,对象,方式,发展趋势,及其与海洋环境管理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5日从卫生部获悉,今年5月24日确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因病情恶化,经专家组全力抢救无效,于近日死亡。
南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受其边缘海水圈、气圈和地圈的影响,其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剩余磁化强度,磁化 率及其饱和磁化强度等,对全球环境因素受化的影响应特别敏感,是环境磁学研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