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是中国3G正式发牌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改名为“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的第二年。从这两年的展会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虽然主办方很想把“通信”变为“信息通信”,甚至连延续十余年的展会名称都改了,但是却并没有因此吸引到更多传统互联网服务商的参与。
不过,让我们欣喜的是,虽然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尚在观望,但是移动互联网却因为其与通信行业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率先加入了信息通信展。与此同时,拿到3G牌照的国内运营商以及觊觎中国市场的国外运营商也纷纷端出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大菜。
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推动力
随着3G全面启动,通信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语音和文字信息,更多的多媒体和交互服务开始成为通信概念的新外延。对于通信行业来说,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和业务已经开始全面融入到传统通信业务中来。
信息通信展主办方的思想转变得很快。展会的名字也因此而被更改。主办方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能够把传统通信行业以外的互联网等其他信息通信企业也拉进展会,为展会增加更多新兴的元素,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但是,从目前来看,这很可能只是主办方的一厢情愿,互联网和通信的融合并不是主办方改变一下展会名称就可以解决的。
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这一融合尚需时日。那就是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上,对这一展会的简称仍然是“通信展”而非“信息通信展”。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表示,目前大众和市场还是把通信行业与传统的IT和互联网行业截然分开的。
不过,由于3G在中国的全面启动,其给通信和互联网带来的融合推动力正在逐步显露。技术的变革、市场的需求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其对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渴望。网络电话、跨平台即时通信,移动搜索,基于基站定位的移动地图、移动视频及流媒体等新兴业务层出不穷,不断改变及更新用户的消费习惯,也为通信行业的增值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G的启动给用户在手机上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了成熟的用户体验。只有在3G普及之后,互联网和通信的真正融合才能落到实处。从国外的例子来看。3G启动后通信运营商的数据服务增长很快。在日本,NIT Docomo推出3G后两年的数据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4%,2008年底数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7%;在欧美,vodafone推出3G后的两年数据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1%,2008年底数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20%。
毫无疑问。在这些3G已经运行一段时间的国家和地区。我们明显看到了互联网和通信融合趋势。事实上,在国内市场,运营商也开始从通信服务提供商向集互联网和通信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让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终端获得同样高质量的服务体验,而终端产品也从单一的通信工具演变成为集通信,娱乐、计算于一体的新型终端。
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将不仅是产业链的纵向融合,也是服务和终端的横向融合。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行业就是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商。只有这两个产业链的龙头行业认清了自己的方向,决定了自己的速度。才能真正为用户提供信息通信的全方位新体验。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梦
从单纯的通信网络到融合互联网内容的信息通信网络,乃至最终通信、IT,广电三网合一的下一代网络,运营商都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在技术层面,运营商的地位固然不可替代,但在服务层面,运营商将面临来自全球范围的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的挑战,其中既包括融合终端提供商Nokia,Apple、联想,还包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微软,Google,Skype,腾讯等等。
运营商搭建移动互联网战略时。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通信行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用户体验,盈利模式等环节上的差别;而作为传统行业中的庞然大物,要从观念上转变对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看法,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微软在互联网行业的种种尝试一直没有获得成功。就是巨头转型互联网的典型案例。
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用户对常用的业务和服务都已经有了依赖性,当这些服务被转移到其他领域,比如移动互联网时。用户会依然保有此前已经存在的使用习惯。这对于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服务商来说就是一个挑战。运营商在打造自身的互联网战略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移动互联网业务或与移动通信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传统互联网服务。
中国电信与MSN合作推出天翼Live,中国移动推出139社区和139说客,中国联通则力邀苹果iPhone加盟……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运营商试图在移动互联网上延续用户在传统互联网上的使用习惯的尝试。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如果运营商希望成为移动互联网某个领域的统帅,也必须遵循用户长久以来形成的使用习惯并且尊重用户的使用偏好。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已经开始与拥有数量相当的,相对广泛的用户或者潜在用户群的互联网巨头深入合作。这种合作沿袭了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保证了平台的通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从而确保其对于用户的黏性。
在传统通信行业产业链下,运营商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用户,包括终端销售,语音通话费,数据流量费等等,但移动互联网的到来颠覆了传统通信行业的价值体系,而运营商也必须重新适应这一价值体系。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存在着包括产品销售模式、广告模式,自由增值模式,收取服务费模式以及传统商业领域的虚拟化移植模式等传统通信行业所不曾使用过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企业还需突破
事实上。在2008年的信息通信展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的身影都出现在了展馆里,搜狐还派出了转播车等设备。除了四大门户之外。通信世界网,通信产业网、C114等网站也有自己的展台和直播间。不过,门户网站也好,行业网站也罢。信息通信展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一个新闻事件,他们在信息通信展上出现的目的并非参展。而是报道。在他们的展位上,并没有任何与。信息通信。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在2008年的信息通信展上。仅有A8音乐网,中关村在线等寥寥几家企业以互联网行业而非媒体的身份参展,而在《互联网天地》记者前往展会参观的当天却发现,这几家企业的展位上并没有太多参观者,甚至有部分通信行业的从业人士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些网站。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通信和互联网之间仍然隔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从2009年信息通信展参展商名录上,我们也没有看到诸如百度,谷歌等国内外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们有参与的迹象。虽然谷歌2009年在中国市场大肆推动其移动搜索。百度也在积极与手机企业合作将其服务嵌入到手机软件中,但他们似乎依然没有想到要通过走进信息通信展让通信行业企业和运营商更多地了解他们。
连巨头们都没有太多动作。其他中小型公司就更不用说了。信息通信展上依然难觅包括手机浏览器等一系列移动互联网服务和技术提供商的身影。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虽然很希望能够打破互联网和通信之间那堵无形的墙,真正渗透到传统通信行业中并为其发展谋得更大的市场。但从现在的市场来看,实现这个想法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让我们欣喜的是,虽然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尚在观望,但是移动互联网却因为其与通信行业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率先加入了信息通信展。与此同时,拿到3G牌照的国内运营商以及觊觎中国市场的国外运营商也纷纷端出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大菜。
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推动力
随着3G全面启动,通信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语音和文字信息,更多的多媒体和交互服务开始成为通信概念的新外延。对于通信行业来说,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和业务已经开始全面融入到传统通信业务中来。
信息通信展主办方的思想转变得很快。展会的名字也因此而被更改。主办方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能够把传统通信行业以外的互联网等其他信息通信企业也拉进展会,为展会增加更多新兴的元素,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但是,从目前来看,这很可能只是主办方的一厢情愿,互联网和通信的融合并不是主办方改变一下展会名称就可以解决的。
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这一融合尚需时日。那就是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上,对这一展会的简称仍然是“通信展”而非“信息通信展”。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表示,目前大众和市场还是把通信行业与传统的IT和互联网行业截然分开的。
不过,由于3G在中国的全面启动,其给通信和互联网带来的融合推动力正在逐步显露。技术的变革、市场的需求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其对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渴望。网络电话、跨平台即时通信,移动搜索,基于基站定位的移动地图、移动视频及流媒体等新兴业务层出不穷,不断改变及更新用户的消费习惯,也为通信行业的增值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G的启动给用户在手机上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了成熟的用户体验。只有在3G普及之后,互联网和通信的真正融合才能落到实处。从国外的例子来看。3G启动后通信运营商的数据服务增长很快。在日本,NIT Docomo推出3G后两年的数据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4%,2008年底数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7%;在欧美,vodafone推出3G后的两年数据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1%,2008年底数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20%。
毫无疑问。在这些3G已经运行一段时间的国家和地区。我们明显看到了互联网和通信融合趋势。事实上,在国内市场,运营商也开始从通信服务提供商向集互联网和通信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让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终端获得同样高质量的服务体验,而终端产品也从单一的通信工具演变成为集通信,娱乐、计算于一体的新型终端。
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将不仅是产业链的纵向融合,也是服务和终端的横向融合。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行业就是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商。只有这两个产业链的龙头行业认清了自己的方向,决定了自己的速度。才能真正为用户提供信息通信的全方位新体验。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梦
从单纯的通信网络到融合互联网内容的信息通信网络,乃至最终通信、IT,广电三网合一的下一代网络,运营商都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在技术层面,运营商的地位固然不可替代,但在服务层面,运营商将面临来自全球范围的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的挑战,其中既包括融合终端提供商Nokia,Apple、联想,还包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微软,Google,Skype,腾讯等等。
运营商搭建移动互联网战略时。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通信行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用户体验,盈利模式等环节上的差别;而作为传统行业中的庞然大物,要从观念上转变对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看法,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微软在互联网行业的种种尝试一直没有获得成功。就是巨头转型互联网的典型案例。
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用户对常用的业务和服务都已经有了依赖性,当这些服务被转移到其他领域,比如移动互联网时。用户会依然保有此前已经存在的使用习惯。这对于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服务商来说就是一个挑战。运营商在打造自身的互联网战略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移动互联网业务或与移动通信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传统互联网服务。
中国电信与MSN合作推出天翼Live,中国移动推出139社区和139说客,中国联通则力邀苹果iPhone加盟……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运营商试图在移动互联网上延续用户在传统互联网上的使用习惯的尝试。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如果运营商希望成为移动互联网某个领域的统帅,也必须遵循用户长久以来形成的使用习惯并且尊重用户的使用偏好。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已经开始与拥有数量相当的,相对广泛的用户或者潜在用户群的互联网巨头深入合作。这种合作沿袭了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保证了平台的通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从而确保其对于用户的黏性。
在传统通信行业产业链下,运营商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用户,包括终端销售,语音通话费,数据流量费等等,但移动互联网的到来颠覆了传统通信行业的价值体系,而运营商也必须重新适应这一价值体系。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存在着包括产品销售模式、广告模式,自由增值模式,收取服务费模式以及传统商业领域的虚拟化移植模式等传统通信行业所不曾使用过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企业还需突破
事实上。在2008年的信息通信展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的身影都出现在了展馆里,搜狐还派出了转播车等设备。除了四大门户之外。通信世界网,通信产业网、C114等网站也有自己的展台和直播间。不过,门户网站也好,行业网站也罢。信息通信展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一个新闻事件,他们在信息通信展上出现的目的并非参展。而是报道。在他们的展位上,并没有任何与。信息通信。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在2008年的信息通信展上。仅有A8音乐网,中关村在线等寥寥几家企业以互联网行业而非媒体的身份参展,而在《互联网天地》记者前往展会参观的当天却发现,这几家企业的展位上并没有太多参观者,甚至有部分通信行业的从业人士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些网站。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通信和互联网之间仍然隔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从2009年信息通信展参展商名录上,我们也没有看到诸如百度,谷歌等国内外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们有参与的迹象。虽然谷歌2009年在中国市场大肆推动其移动搜索。百度也在积极与手机企业合作将其服务嵌入到手机软件中,但他们似乎依然没有想到要通过走进信息通信展让通信行业企业和运营商更多地了解他们。
连巨头们都没有太多动作。其他中小型公司就更不用说了。信息通信展上依然难觅包括手机浏览器等一系列移动互联网服务和技术提供商的身影。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虽然很希望能够打破互联网和通信之间那堵无形的墙,真正渗透到传统通信行业中并为其发展谋得更大的市场。但从现在的市场来看,实现这个想法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