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探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的创新是当今建筑领域正在逐渐形成的新理论,而可拓思维模式的出现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建筑设计创新的发展。实践证明,将可拓思维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建筑设计创新。本文将简要概述建筑设计创新和可拓思维模式两大概念,并根据建筑设计创新与几种可拓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可拓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1、引言
  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建筑物的实用性与安全性,而是更加关注建筑风格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建筑设计创新的前提就是可拓思维模式,采用可拓思维对建筑的设计进行描述和分析,将有助于实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建筑设计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2、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的概述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相比,现代的建筑设计除了对建筑的安全性、技术性等这些基础因素有了更高的要求之外,更需要考虑将建筑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相结合,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解放我们的思想与设计理念。设计是一个建筑的灵魂,其好坏将直接决定建筑结构的优劣性,而建筑设计创新性则是整个设计的核心。
  可拓思维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与方法,可以应用到诸多领域且大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在建筑行业,可拓思维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正是它的出现推动着建筑设计创新的不断发展。可拓思维模式与建筑设计创新的完美融合往往可以引导着不同灵感的产生,核心的可拓思维模式有如下四种:菱形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模式、共轭思维模式与传导思维模式。从这四种思维模式出发,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更好的解决问题,对许多优秀的设计灵感与方案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接下来,本文将根据这四种思维模式具体讨论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的关系。
  3、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3.1逆向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逆向思维模式是可拓思维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类,对建筑设计创新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正确恰当地应用逆向思维模式往往会极大程度地增加建筑设计的创新性。逆向思维模式要求我们在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打破人们常规的思维与逻辑方式,寻找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打破思维的常规性发展方向,给人们的思路带去不一样的体验,找出一种焕然一新的思维方向与方法,以突破传统的建筑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在可拓学领域中的表现主要是利用反物元、逆蕴涵等思维模式,在国外已经有许多著名的关于逆向思维模式的典型例子,比如在外国有一位设计师在给老人设计房屋的时候选择把装饰架等物品来代替本应该设计的扶手,在保障老人安全的同时,也是对老人内心想法关注的一种体贴的表达,避免了老人出现的自卑心理,体现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人性的关注。
  3.2 传导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顾名思义,传导变化就是指把已有的事物转变为另一个事物的过程,而传导思维模式是指在一定的背景下将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转变成另一个间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我们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无法直接解决,那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利用传导思维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传导思维模式应用到建筑设计创新中也可以推动设计创新的发展,但其只能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对某一种事物进行转变,而无法从本质上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也就导致了该种可拓思维模式不及逆向思维模式的应用广泛。
  3.3 菱形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菱形思维模式是指思维过程如同从菱形从一个端点到与其相对应的端点过程一样,先由一个点慢慢扩大,在扩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又开始慢慢地收敛到一个点的过程。事实上,菱形思维包括了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本质上是指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对建筑设计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凝聚。我们对于菱形思维模式的应用一般都是进行不间断的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创新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思维发散与思维收敛。这种思维在创新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建筑的设计创新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是起点即可行性,思维的发散不是天马行空的凭空想象,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考虑思维创新的可行性。其二是终点即目的性,我们在建筑从设计中的创新性要明确,避免盲目选择。
  3.4 共轭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虚实、潜显、软硬、负正这四个共轭部分,这四个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何更准确而巧妙的利用其共轭性成为建筑设计能否具备亮点的重要工具。共轭思维模式也是可拓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分类,设计师经常利用该思维模式来解决实际建筑设计问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可能全面地了解建筑结构的地形、周遭环境等每一个细节,有许多设计师没有接触过的部分,或者没有观察到的方面,因而需要通过对事物共轭的四部分进行相应地分析以便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性质与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可行的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共轭思维模式的探索,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日本的京东体育馆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结语: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美是建筑是追求的目标之一,这就对建筑设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考与设计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难题与矛盾,当我们传统思维无法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应该采用新的可拓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方式去寻找答案,及时找出其解决方法,使高速效率与独特新颖的设计方案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J].2006(7).
  [2]王杨.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建筑设计[J].2016(6).
  [3]李辉亮.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商品混凝土[J].2013(7).
  作者简介:
  杜宏宇(1989.0611),性别:女,籍贯:山东省青岛即墨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现有职称: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基建先行,电力建设又是基建先导。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系列重点项目和经济走廊建设的顺利落地,为电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借力'一带一路&#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进步,高层建筑逐渐普及,并且在建筑领域内占据着重要地位.高层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及施工水平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加强施工质量控
【摘要】近年来,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得到广泛运用,针对于此,本文讨论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与设计。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结构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经逐渐成为建筑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预制装配式建筑指的是组成建筑的主要构件大多是在工厂内加工完成,然后在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对预制构件进行拼装成的一种
在市政或工业工程的排水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管道,其常用接口形式为承插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雨水排水系统因其功能和性能特征多采用混凝土管.混凝土管因其随排水量
期刊
九寨沟是一颗藏于川西北崇山峻岭中的明珠,隶属四川省阿坝州.三条自南向北、从高到低的山谷串起114个海子、17群瀑布、2处滩流,组成了举世闻名的九寨沟.
摘要:美国为主导的已完成谈判尚未获批的TPP与东盟国家主导、中国参与的尚处于谈判中的RCEP正在影响亚太地区的贸易规则和政治经济秩序。本文在美国大选TPP遭到两位总统候选人反对的背景下,基于自贸协定的谈判模式和“双层博弈理论”的视角对亚太区域整合路径进行了分析,认为RCEP比TPP更容易实现亚太区域一体化。  关键词:TPPRCEP一体化亚太区域  为应对TPP,捍卫在亚太区域中的地位和利益,东盟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力的扩大了电力行业的规模,同时也就要求变电检修的相关技术随之进步.因此,变电检修部门以及工作、科研人员要对现有的变电检修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事业也在随之快速前进着.在某种程度上,对国民经济建设有着推进作用.深入探究500kV输电线路实际运行中的防雷技术,其安全性及可靠性对整
软件测试对于提高软件实用性及使用安全性均有着重要作用,是现代信息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进一步提高信息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软件测试在信息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