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
1.感受秋天树林绚丽的色彩,在创作过程中欣赏色与色交融所带来的变化。
2.学习点彩技法,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或合作绘画秋天的树林。
3.能合作使用材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准备:
1.幼儿初步观察秋天景色的变化,已有使用水粉笔和水粉颜料的经验。
2.各色水粉颜料(多为暖色),课件(风景照片、美术作品),人手一份调色盘、水粉笔,背景音乐。
过程:
一、观赏图片,感受秋天色彩的独特魅力
边讨论秋天景物的变化边欣赏秋天树林的图片,感受秋天树林绚丽的色彩和暖色系色彩的增加。
1.这是什么季节?
2.你怎么知道秋天来了?
3.大树有什么变化?(图一。)
4.树叶除了有黄的、绿的、棕色的,还有什么颜色?(图二。)
5.秋天的树叶有那么多种颜色,那秋天的树林会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张照片。(欣赏图三,观察色彩的多样。)
6.秋天的山林又是怎样的?(欣赏图四,观察一片金黄的景象。)
7.你们喜欢落叶吗?要不要看看满地落叶?(欣赏图五,观察构图。)
二、欣赏秋的作品及水粉画中的点彩技法,感受秋天景色的丰富多样,扩展审美经验
1.欣赏一幅水粉画作品,观察树叶的丰富色彩,分析并讨论画家的表现手法——点彩技法,然后尝试点彩技法。
(1)秋天的树林真的好美。许多画家也喜欢秋天,我们来看看画家画的秋天。(欣赏图六。)
(2)画上有什么?树叶是怎么画上去的?用什么材料画的?
(3)怎样才会有这样的效果?点点是一个一个分开的还是连成一片的?颜色是一种还是好多种?(幼儿观察作品局部,领会点彩的方法——一点一点连成一片,可以点上一种又一种颜色。)
(4)你们会点吗?谁来试试?谁来换颜色?谁来点成一片?(请2~3个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把笔洗净挤干水分后再蘸颜料。)
2.欣赏多幅水粉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内容、构图、色彩以及点彩技法的运用,扩展审美经验。
(1)哪些地方是用点彩的方法画的?哪些地方是涂画上去的?(欣赏图七。)
(2)这幅作品画的是叶子快要落光的树林,它的树干是怎样的?全是直的吗,全是细的吗?(欣赏图八。)
(3)我们再来看一棵大树。它的树干是怎样的?树杈是怎样伸展的?画中什么部分用涂画的方法?什么部分用点彩的方法?(欣赏图九。)
三、尝试运用点彩技法表现秋天树林的丰富色彩,并欣赏色与色交融的奇妙变化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讨论作画顺序。
师:今天我们来画秋天的树林。我们可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介绍颜料区域、作画区域以及简单的操作要求。
师:这里是单独作画的区域,这里是和朋友一起作画的区域,旁边都有方便你们取用的颜料,注意用笔取公用颜料后要把笔放回颜料盒。
3.自由选择作画的位置作画。(重点鼓励幼儿用点彩的方法表现色彩丰富的树林。)
四、相互欣赏、交流
1.互相欣赏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美,关注色与色交融带来的变化。
(1)说说你们喜欢哪幅画,喜欢它的什么。
(2)有些颜料老师没有提供,你是怎么画出这种颜色来的?
2.共同收拾材料。
活动分析:
一、关于活动选题
我之所以选择“多彩的秋林”作为学习内容,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秋天的色彩十分丰富,有其他季节不能相比的优势,而且关于秋天的摄影作品、绘画作品也非常多,因此进行美术教育的资源很丰富。第二,树是幼儿所熟悉和乐于表现的事物。第三,水粉作画材料既能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需要,又能与表现秋天色彩的要求一致。
二、关于活动目标和教育策略
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感受多彩树林的美,学习点彩技法,培养操作习惯。除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外,我非常重视扩展幼儿经验。如,提炼对秋天树木变化的感受,学习点彩技法以及探索自然产生的色彩变化,正确取放公用颜料以及收拾整理作画材料等都是扩展幼儿经验的做法。
此外,活动运用了以下三种策略:
1.引导发现。丰富的照片和绘画作品给幼儿以视觉冲击,有利于幼儿发现秋林的多彩和美丽,培养审美情趣。
2.尝试错误。从点彩不足到知道点彩操作要点,再到掌握点彩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都在主动探索。
3.探索积累。每次的感受和体验都是一种收获,是新经验融合旧经验的过程,幼儿藉此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提升技法,获得情感满足。
三、关于组织结构和方式
整个活动大体分为四个环节,即欣赏、学习、创作和分享。其中欣赏和学习环节的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重点和难点。从组织方式看,活动分成三个区:交流讨论区、作画区和材料区。作画区考虑到幼儿的喜好,提供的主材一样,但作画组合多样;材料区依据幼儿组合和操作的需要分成两块,有利于幼儿有效学习。
四、关于教师的引导
首先,我们选取的多幅摄影作品、绘画作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从多方面给予幼儿感性经验;其次,我们进行有效提问,每个问题都有独特价值,问题之间有递进性;再次,在幼儿创作中,我们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和支持;最后,我们运用分享作品环节帮助幼儿扩展审美经验,获得成就感。这些都为幼儿更好地感受和创作奠定了基础。
1.感受秋天树林绚丽的色彩,在创作过程中欣赏色与色交融所带来的变化。
2.学习点彩技法,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或合作绘画秋天的树林。
3.能合作使用材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准备:
1.幼儿初步观察秋天景色的变化,已有使用水粉笔和水粉颜料的经验。
2.各色水粉颜料(多为暖色),课件(风景照片、美术作品),人手一份调色盘、水粉笔,背景音乐。
过程:
一、观赏图片,感受秋天色彩的独特魅力
边讨论秋天景物的变化边欣赏秋天树林的图片,感受秋天树林绚丽的色彩和暖色系色彩的增加。
1.这是什么季节?
2.你怎么知道秋天来了?
3.大树有什么变化?(图一。)
4.树叶除了有黄的、绿的、棕色的,还有什么颜色?(图二。)
5.秋天的树叶有那么多种颜色,那秋天的树林会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张照片。(欣赏图三,观察色彩的多样。)
6.秋天的山林又是怎样的?(欣赏图四,观察一片金黄的景象。)
7.你们喜欢落叶吗?要不要看看满地落叶?(欣赏图五,观察构图。)
二、欣赏秋的作品及水粉画中的点彩技法,感受秋天景色的丰富多样,扩展审美经验
1.欣赏一幅水粉画作品,观察树叶的丰富色彩,分析并讨论画家的表现手法——点彩技法,然后尝试点彩技法。
(1)秋天的树林真的好美。许多画家也喜欢秋天,我们来看看画家画的秋天。(欣赏图六。)
(2)画上有什么?树叶是怎么画上去的?用什么材料画的?
(3)怎样才会有这样的效果?点点是一个一个分开的还是连成一片的?颜色是一种还是好多种?(幼儿观察作品局部,领会点彩的方法——一点一点连成一片,可以点上一种又一种颜色。)
(4)你们会点吗?谁来试试?谁来换颜色?谁来点成一片?(请2~3个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把笔洗净挤干水分后再蘸颜料。)
2.欣赏多幅水粉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内容、构图、色彩以及点彩技法的运用,扩展审美经验。
(1)哪些地方是用点彩的方法画的?哪些地方是涂画上去的?(欣赏图七。)
(2)这幅作品画的是叶子快要落光的树林,它的树干是怎样的?全是直的吗,全是细的吗?(欣赏图八。)
(3)我们再来看一棵大树。它的树干是怎样的?树杈是怎样伸展的?画中什么部分用涂画的方法?什么部分用点彩的方法?(欣赏图九。)
三、尝试运用点彩技法表现秋天树林的丰富色彩,并欣赏色与色交融的奇妙变化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讨论作画顺序。
师:今天我们来画秋天的树林。我们可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介绍颜料区域、作画区域以及简单的操作要求。
师:这里是单独作画的区域,这里是和朋友一起作画的区域,旁边都有方便你们取用的颜料,注意用笔取公用颜料后要把笔放回颜料盒。
3.自由选择作画的位置作画。(重点鼓励幼儿用点彩的方法表现色彩丰富的树林。)
四、相互欣赏、交流
1.互相欣赏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美,关注色与色交融带来的变化。
(1)说说你们喜欢哪幅画,喜欢它的什么。
(2)有些颜料老师没有提供,你是怎么画出这种颜色来的?
2.共同收拾材料。
活动分析:
一、关于活动选题
我之所以选择“多彩的秋林”作为学习内容,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秋天的色彩十分丰富,有其他季节不能相比的优势,而且关于秋天的摄影作品、绘画作品也非常多,因此进行美术教育的资源很丰富。第二,树是幼儿所熟悉和乐于表现的事物。第三,水粉作画材料既能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需要,又能与表现秋天色彩的要求一致。
二、关于活动目标和教育策略
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感受多彩树林的美,学习点彩技法,培养操作习惯。除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外,我非常重视扩展幼儿经验。如,提炼对秋天树木变化的感受,学习点彩技法以及探索自然产生的色彩变化,正确取放公用颜料以及收拾整理作画材料等都是扩展幼儿经验的做法。
此外,活动运用了以下三种策略:
1.引导发现。丰富的照片和绘画作品给幼儿以视觉冲击,有利于幼儿发现秋林的多彩和美丽,培养审美情趣。
2.尝试错误。从点彩不足到知道点彩操作要点,再到掌握点彩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都在主动探索。
3.探索积累。每次的感受和体验都是一种收获,是新经验融合旧经验的过程,幼儿藉此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提升技法,获得情感满足。
三、关于组织结构和方式
整个活动大体分为四个环节,即欣赏、学习、创作和分享。其中欣赏和学习环节的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重点和难点。从组织方式看,活动分成三个区:交流讨论区、作画区和材料区。作画区考虑到幼儿的喜好,提供的主材一样,但作画组合多样;材料区依据幼儿组合和操作的需要分成两块,有利于幼儿有效学习。
四、关于教师的引导
首先,我们选取的多幅摄影作品、绘画作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从多方面给予幼儿感性经验;其次,我们进行有效提问,每个问题都有独特价值,问题之间有递进性;再次,在幼儿创作中,我们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和支持;最后,我们运用分享作品环节帮助幼儿扩展审美经验,获得成就感。这些都为幼儿更好地感受和创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