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创作主体观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对于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一种简单、机械和庸俗的倾向。这就是在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再现、反映现实生活时,往往忽视创作主体的作用,忽视文学的创造特性,把文学看成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摹仿和机械反映。这样的理解不仅与文学本身的特性相悖,而且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相违。
其他文献
<正> (一)改革面临的基本理论课题 当前我国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需要明确解决的基本理论课题,我认为不是佘树声同志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有什么问题,而是必须把自觉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严格地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自觉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国家政权之后,自觉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决不是和不可能是跨越或用法令废除资本主义发展
<正> 由西北大学经济系何炼成教授主编、魏杰同志助编的《价值学说史》一书,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包括附录共十八章,近四十万字。这是一本比较系统地论述中外价值学说发展史的专著,可供高等院校经济专业的师生作为学习经济学说史的参考教材;对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及经济学爱好者了解和研究价值学说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正>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给宝鸡市无线电五厂邓建辉发来了专利证书,原文如下: 实用新型 专利证书 第6109号 实用新型名称:全封闭电视机自冷气压平衡结构 设计人:邓建辉 专利号(申请号):88 2 06945.9 专利申请日:1986年9月16日 专利权人:邓建辉 该实用新型已由本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进行审查,决定授予专利权。
<正> 管理科学,被誉为当代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两大车轮之一。本世纪以来,经济管理、科技管理、行政管理等一系列新兴的管理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众多的管理科学中,对干部的管理最为重要。在我国干部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研究干部管理学,就成为当前极端重要的一个课题。最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学》(陈家超,袁文友主编)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它开创了我国干部管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管理科学丛林中的又一部力作。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中心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工业推行了以承包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商业推行了以承包为中心的经营责任制。这些责任制都属于经济责任制的范畴。它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的发展。但是,什么是经济责任制,它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看法还不甚一致,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
<正> 我省开展关于经济发展战略课题的研究活动,已有两年多的时间,现就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是中国经团联第三次理事会议提出的1982年至1984年的学术研究重点课题之一。为了搞好这一重点课题的研究,我会于1982年5月成立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调查研究小组”,以后又组织了六个课题协作组。分别就发挥西安市中心城市作用,陕西工农业发展战略和人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84年后,进而把本省的发展战略同
<正> 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我国对世界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较多局限在“解放运动”的层次水平上。无论是理论与方法的拓展,还是深题与内容的丰富都存在着较多问题,直接阻碍民族主义研究纵深结构发展。近几年来,在这些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论著,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发展。由著名学者彭树智教授撰写的《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一书,从理论与方法上摆脱了“解放运动”的模式,用大量新的资料与内容,完全树立起一整套新的思路,开阔了研究的视野,已经引起史学界的普遍关注。
<正> 本文试就某些真理有阶级性的观点作出新的论证。 (一) 讨论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首先应解决方法论问题,即从什么角度、在什么范围内与在什么意义上去规定和论证真理有阶级性或无阶级性。换句话说,不管人们对真理有无阶级性持什么观点,首先必须有一个讨论问题的共同前提和出发点。
<正> 一、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既缓和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同时又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发展到对抗程度的产物,它根源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这一固有矛盾,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另一方面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使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间的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产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与
<正> 鲁迅重视历史典籍,对于野史笔记更为留意。他说过,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野史是对“正史”而言。正史是统治阶级官方修定的史书,清乾隆时选定从《史记》至《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作为《正史》。野史指的是中国古代私人编撰的史书;杂说即杂记,往往记一时之见闻和一事之始末,或者常有掌故性质的史书。野史杂说,统称为杂史,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