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 幸福教育”生长点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将教育与幸福相联系,在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述中均可寻觅。近年来,“幸福教育”不仅成为众多教育人的诗意追求,更升华为一种办学理念,在全国不少中小学校扎根。
  在收获一众拥趸的同时,“幸福教育”也遭受了 “理念空泛”“界定模糊”等质疑。“幸福教育”的内涵和核心价值是什么?幸福如何不在教育中旁落而真正在学校办学实践中落地?这些问题亟待践行者们予以回应和解读。
  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您一起探寻“幸福教育”的生长点。
  议题一:“幸福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徐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的一条主线。以此为基础,北京外国语大学郑州附属学校总校确定了以幸福为主题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我们认为,用幸福教育的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势在必行。
  幸福教育是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的核心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追求幸福人民,学校追求幸福育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幸福则国幸福,两者相辅相成。
  幸福教育以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为目标。学校要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具有理解幸福的思想、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人格。
  坚持公民教育与人才教育的有机统一。幸福教育应该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坚持公民教育与人才教育的有机统一,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通过创新素质教育,逐步建立具有文化传承、时代精神和本土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姚晓芳:当代中国教育就像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形一样,我们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严峻挑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教育质量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太多的教育当事人在教育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幸福感。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中国很多教育当事人都处在“不幸福”的教育状态之中——学生们倍感课业负担的沉重、教师群体存在职业倦怠、家长们不堪子女教育竞争的压力。我们的教育病了。只有教育康复了,学生才能幸福,家长才能幸福,教师才能幸福,全社会的幸福才能实现。因此,幸福教育十分必要。
  王三阳:2020年12月17日至19日,全国幸福教育发展共同体第十届年会在海宁成功举行,这极大提振了探索幸福教育的广大同仁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幸福教育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份惠及千家万户的事业。
  幸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1990年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宣称:教育是人的权利,教育应该造福于人、使人幸福。幸福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幸福是人的追求,也是人的需要。幸福的获得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幸福在教育方面不仅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教学过程中要有幸福,接受教育的人更要有幸福。
  打造具有幸福感的教育。现阶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让家长拥有较高的生活幸福指数,让学生拥有较高的学业幸福指数,让教师拥有较高的职业幸福指数。打造最具幸福感的教育就是要形成最具幸福感的校园、最具幸福感的学生群体、最具幸福感的家长群体和最具幸福感的干部教师队伍。
  幸福学校应该有实实在在的表现。幸福教育发展共同体的目标有以下几个——幸福校园:精美雅致,温馨和谐,促学净思,书声琅琅;幸福文化:底蕴深厚,品位高雅,助人自助,暖意绵绵;幸福体艺:体艺熏陶,张扬个性,才艺双全,意趣洋洋;幸福教师:身正学高,诚仁博达,敬业乐教,文质彬彬;幸福学生:德馨学实,明理诚信,智慧阳光,生气勃勃;幸福课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民主合作,其乐融融。
  季峻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显然,人民满意就是教育的幸福。人民满意、学生喜欢,就是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幸福教育的追求。复三小从2018年开始实施幸福教育五年计划,简单地说就是“12345”。
  一个宗旨:落实“幸福教育,为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树立“每一缕阳光闪耀每一个孩子”的课程理念,追求有品质的幸福教育。
  两个主题:幸福是学生和教师成长经历中获得的体验,幸福教育力争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一代新人,重点凸显“人文”加“科技”特色,体现教育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
  三个抓手:幸福教育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使学生发展“尚美、乐学、善思”三种良好品质。
  四大支柱:复三小通过“聚光谷”课程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形成真、善、美、乐的课程集群,体现育人的求真、国学的求善、艺术的求美、科技的求乐。
  五个目标:追求幸福教育的温度、幸福教育的维度、幸福教育的广度、幸福教育的宽度、幸福教育的高度。
  议题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打造
  袁志博: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择校实际上是择师。教师的学习力决定学校未来的发展力,幸福教育需要有幸福教师作為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要做幸福教师,就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响应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呼唤。
  教师的幸福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教师的职业属性体现为两个维度:一是职业认同,二是专业素养。职业认同,就是要有师爱。教师要幸福,就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热爱课堂。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就难以获得愉悦的体验,更谈不上幸福。专业素养,就是要有师能。教师要幸福,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丰盈的学科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本领。有能力的教师,工作中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因此总能得到正向的回应,幸福感更强;能力不足的教师,工作中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每天都面对一堆的问题,很难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一位老校长曾与我交流:“你发现没有,爱学习、爱研究、有钻研精神的教师永远不会有职业倦怠。”   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为教师赋能——
  一是满足生存的需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安居,方能乐业。我们为青年教师提供单身宿舍,为教师提供营养丰富的自助餐,保障每位教师的福利待遇,每月给教师一天的自主调休时间,让他们能处理自己的私事,等等。
  二是满足安全的需求。现在谈教师的安全,除了身体的安全外,还有心理的安全。教师工作中的焦虑,往往来自外界的干扰。各种检查,各种表格,以及各种突如其来的活动,会打乱教师的工作节奏。为此,我们学校布置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每学期的教学历,让教师们的每项工作都可预见——可预见的,就是安全的。
  三是满足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我们采用的策略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开展团队建设。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开展青蓝结对,为青年教师安排师傅,让骨干教师结识新朋友。
  四是满足被尊重的需要。我曾问过我们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这么繁杂,你怎么从中体会到职业的幸福?”她只回答了3个字——“被看见”。再繁杂的工作,只要被看见、被认可、被尊重,就会让人感觉值得。
  五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学校要善于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我们采用的是订单式服务,根据教师的具体需求提供不同的平台和培训,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赵莉:山东省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现有7所小学和4所幼儿园,11个校区拥有师生员工近万人。集团自创建之初就秉承“创建和谐,享受幸福”的办学理念,有较为丰富的幸福教育实践经验。
  打造教师职业幸福的六个要点。对任何一项工作,我们只有感受到职业幸福感,才能乐此不疲地为之奋斗。关于如何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六点入手——
  一是做好学校顶层设计,让校园精神文化深深根植教师内心。科学的顶层设计、前瞻的办学理念、内涵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对一所学校来说能够起到目标引领、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
  二是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让教师职业素养成为行动自觉。
  三是做好群团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凝聚师生群众。
  四是做好教职工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有效缓解职业倦怠。我们教育集团拥有两名三级心理咨询师,各校区均设立了“心灵港湾”心理咨询室,为每位师生建立了心理健康私密档案,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疑难矛盾给予指导。
  五是做好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才华的舞台。我校激励每位教师“把业务水平、教学质量、专业发展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
  六是做好教育评价,让教师专心在课堂教学一线争创工作实绩。
  构建幸福教育里的师生关系。幸福教育里的师生关系,应从以下四方面构建——
  一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尊重每位學生的人格,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
  二要构建仁爱的师生关系。仁爱之心是“四有好老师”的必备素养。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培育有爱心的学生。
  三要构建示范引领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要构建真实而幸福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认真真地生活,全心全意地工作,去努力争取实实在在的幸福,努力构建真实而幸福的师生关系。
  姚晓芳:教育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能够安安静静地、纯粹地教书就是一种幸福。我理解的幸福教师=幸福生活+幸福工作+幸福成长,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师的职业幸福。
  教师的职业幸福来自教师的幸福生活。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为教育所作的努力,倍感欣慰。但是教师群体仍然面临着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何谈幸福生活?
  教师的职业幸福来自教师的幸福工作。教师的幸福工作首先来自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如果所教学生乖巧懂事、认真学习,就会觉得很幸福;所教学生能够进入一流学府出人头地,也是一种幸福;桃李满天下,毕业学生迎面碰上能够向教师问个好,又是另一种幸福。其次,教师的幸福工作来自学校领导的关心理解。学校管理者不能一味地给教师们做加法,还应该帮他们做减法:教师们压力大的时候,校长应该疏导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少些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敢于向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任务说“不”,还教师们一个清爽的教学环境。教师的幸福工作还来自家长的支持配合。教师们每天除了面对学生和学校管理层,还要面对各种类型的家长。如果家长素质高,对教师足够尊重,教师也会感受到这份工作是幸福的。
  教师的职业幸福来自教师的幸福成长。幸福就是梦想得以实现的人生,自我发展很重要。一方面,教师应当努力培育自己的事业心(教育之梦);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只有不断修炼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实现自我成长。
  议题三:教会学生“幸福的能力”
  季峻岭:幸福不在温室里,也不在睡梦里,而在知识的宝库里,在精心的耕作中,在晶莹的汗水里。顺应孩子的天性规划学校活动,让这些活动真正地走进孩子中间。当孩子们学而有伴、学而有乐、学而有成的时候,幸福教育自然水到渠成。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通过开展幸福教育的六个行动项目,让学生掌握“幸福的能力”。
  一是德育创新行动。 复三小的德育课程用“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育人活动取代空洞的说教,以“尚美”为目标,以行为规范为抓手,将良好品行落细、落小、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二是校本课程行动。我校“聚光谷”校本课程以校本育人目标为导向,设置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尝试体现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逻辑性和发展性,助力孩子幸福成长每一天,为学生养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打下基础。   三是课堂教学行动计划。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同时,形成有TEAM特征的高效协同式教研:T是target,即有目标;E是emotion,即有热情;A是action,即有行动;M是modification,即有变革。
  四是教师成长行动计划。学校借助“寻找幸福密码”校本研究项目,为每一位教师规划适合他们的发展路径,从而使得教师走向专业自觉,获得职业幸福感。让每位教师有追求、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有成长。
  五是家校共育行动计划。拓展幸福教育的宽度,需要学校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走进学生的家庭;鼓励家长主动对接学校,成为学校的良好教育伙伴,多渠道参与学校事务。
  六是星符评价行动计划。“星符”是“幸福”的谐音,“星符计划”以激发星级学生、星级教师和星级员工的内驱力为目标,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复三小感受幸福、感悟幸福。通过对评价标准的确定和对评价工具的开发,学校重点强化德育、课程、教学、教师和学生成长等内容的评价研究,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推进“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建立有利于幸福教育品质形成的评价机制。
  王三阳:幸福教育研究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真正让幸福教育研究的成果惠及学生。幸福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营造幸福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体验自主、趣味、互动、和谐的课堂魅力。倡导自主的管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开展多元的评价,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豐富的生活,享受快乐成长的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做人——体验感恩的幸福,学会学习——体验智慧的幸福,学会锻炼——体验健康的幸福,学会审美——体验美好的幸福,学会劳动——体验自立的幸福。
  徐丽:幸福教育要立足于让学生幸福地学。为此,北外附校开展了丰富的德育、社团和大课间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用“四个一”进行幸福教育。“读一本好书、写一手好字、会一门外语、有一项特长”——这是我校的“四个一”。通过“四个一”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悟幸福。
  在大量阅读中进行幸福教育。“读书唤醒智慧”“知识改变命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道理我们都知道,可究竟读什么、如何读?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北外附校分别为小、中、高各学部量身定制读书菜单,为每班学生配备图书3000册,让孩子们带着快乐去读书。现在我们的诵读已经做到了“五诵”,即:晨诵、上课前3分钟诵、午饭后诵、路队诵、茶前饭后诵。
  用身边的名人进行幸福教育。我校利用身边的名人资源来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把名人们的幸福思想引进课堂,播幸福之种、育幸福之苗、开幸福之花、结幸福之果,营造群心向善、众心向上、正能量满满的幸福教育。
  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幸福教育。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幸福成长,在活动中快乐进步。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责任编辑:颜源
其他文献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成都市龙泉驿区青龙湖小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在校长范杰章的引领下,利用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结合学校“生态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展开探索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 基地建设,物质保证 //  结合校园条件及周边环境,建起大大小小的生态种植养殖园地和科学环保实验基地,如幸福果园、百鸟园、动物大本营、生态智能大棚、营养
期刊
“幸福”,这是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执行校长程学军在访谈中提到频率最高的词。  学校以“建一所幸福学校”为愿景,以“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为办学理念,打造了德、心、智、美“幸福课程”体系;学校以“幸福币”激励学生;学校获评“京城幸福感领军中学”……  在教育内卷化严重、家庭普遍焦虑的时代,如何给学生幸福感?程学军给出他的答案。  “三有”幸福课堂:让教学“科学化”  北京交
期刊
勞动创造美,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世界。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一直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构建责任链条,有意识、有计划、有策略地落实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 全域融合,让“劳动创造美”根植于心 //  多元项目融合,实现劳动育人。一是与传统节日融合,为每个年级设计有梯度的“假日自选性”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二是与日常活动融合,有目的、有主题地
期刊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不劳动,儿童的活力就会走向衰竭。”劳动的意义,贵在让人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劳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如何以其为基点撬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秉承“生活即阅读,阅读即生活”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读”好劳动这本“百科全书”。  // 共融:理念的浸润与创想 //  劳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基础课”。要实现劳动教育
期刊
“一切皆游戏。”1938年出版的《游戏的人》中,荷兰社会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曾这样断言。他将游戏范畴定义为生活中基本范畴之一,阐述游戏与神话、法律、战争、诗歌、知识、哲学等诸多社会文化现象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游戲中包含的游戏精神——公平、秩序、自律,能帮助人类社会和文化持续繁荣,让“真正的文明”得以存在。这种泛游戏的概念,在今天越来越得到佐证。积极努力、灵活变通和创造力绽放,这是游戏赋予我们的重要能
期刊
让教育回归正轨,离不开基层园所的坚守。在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有哪些制约瓶颈,应该如何突破?我们邀请两所全国足球示范园代表,来分享自己的经验。  点面结合 激发能量  聚焦点,激发教师兴趣内驱力。通过自主报名、年级推荐、组建教师足球项目组,并安排项目组成员参加专业机构培训,以聚焦足球游戏实验班。开展“两个一”活动:每周一听——每周蹲点一个实验班足球游戏,深入解剖足球游戏价值;每月一评——通过教师自我评
期刊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活动,表现为幼儿之间或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师介入行为是否适宜影响着游戏效果,而教师本人对游戏的理解和游戏能力也会影响教育智慧的发挥。面对幼兒在不同活动区域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应如何适宜、适时的介入,才能既不影响幼儿游戏,又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  提问介入打破固定游戏圈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户外游戏中,建构区里的轮胎、木板等游戏材料,一眨眼就被幼儿搭成了一条有
期刊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当下,传统教育的边界正在被消解和重构,学生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学习转向基于培养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学习,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教育变革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面临巨大挑战。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
期刊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然而,被人们视作“小儿科”的学前教育无疑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短板,高水平幼教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因此,办好学前教育专业,加快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的幼教队伍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为此,我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周峰开展了一次对话,结合学院建设情况探讨一流学前教育专业建
期刊
读懂幼儿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追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与自我、与幼儿的对话,探寻自身角色的转变,重塑儿童观。赵旭莹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1月,由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赵旭莹主持。工作室以“研究引领,素养提升”为培养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建立伙伴合作式的研究共同体。围绕“读懂幼儿,寻教育真谛”,每位学员用理论丰盈思想,在实践中走近幼儿、认识幼儿、了解幼儿。  读懂幼儿,要能够察觉幼儿与自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