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档案建设研究

来源 :兰台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e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过无数的伟大的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是领袖、科学家、革命烈士、或英雄模范等等,相同的是他们通过努力与牺牲对国家的生存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受到社会的认可。所谓名人档案,它不仅代表着个人,记录着他们的生平事迹;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见证了国家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尤其是历史名人档案,由于中国历史悠久而存在许多历史名人,他们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所以其档案也具有非常高的保存与利用价值,是后人研究历史的真实依据。关于历史名人档案的建设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名人档案管理研究水平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关中地区的名人档案为例,对其建设过程以及意义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历史名人;关中地区;名人档案;建设与研究
  一、关于历史名人档案
  1.历史名人概述。关于历史名人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历史上有名气的人,能称之为名人,一定是因为他对社会的发展或者其他方面做出了一些卓越贡献,让人们印象深刻,铭记于心。但其实名人和历史名人还存在一定差异,历史名人可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也可能是一些来自于民间或者文学著作中的传说,虚假的人物但是却人人皆知。对于历史名人的具体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在历史上某一个行业领域崭露头角,并且对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或重大影响的人物。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名人的事迹产生的影响一定是针对一个特定范围的,小到某一个地区大至整个民族或国家,并且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面的,或许是积极地,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也可能是消极地,制约了社会进步,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等。这些历史名人或许会流芳百世,让后人敬畏;也可能会遗臭万年,遭后人辱骂。本文要进行具体分析的是关中地区的历史名人,对地区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划分,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历史名人档案概念以及类型。关于历史名人档案的定义,自其建设以来就没有准确的说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得出的观点结论也不同。本文结合各大学者发表的言论对其定义进行了概括:历史名人档案,即历史上在特定地区有过杰出贡献的知名人士的社会活动形成的个人档案。从字面的含义上看就是记录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的载体,历史名人档案在档案资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同的身份,并且在某一个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他们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或者科学家等;他们所进行的社会活动或提倡的宣言在地区范围内甚至整个民族国家发展都产生了难以忽视的重大影响。它们逐渐形成了极具保存价值的可参考利用的历史记录,对后人探究还原历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历史名人档案类型中一般包括许多种,像最直接出自本人之手的人物自传、回忆录;发表的一些论著、文学作品;创作手稿、文学书法手迹;日常笔记、信件;有价值的照片、录像带等。后人根据其留下来的有保存价值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保管。
  3.分析历史名人档案的建设工作。对于历史名人的档案管理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重视,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上主要有收集、筛选、整理归纳、鉴定、统计保管、提供利用这些环节。但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档案工作不断优化调整,更注重于内容的开发利用,但前提是要先做好档案的实体保管工作,在这基础上才能够对档案的内容进行开发,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价值。
  历史名人档案的建设管理工作需要从整体中分离出来。首先,其档案内容丰富,形式载体多样,收集整理起来比较繁琐;第二,档案时代特色鲜明,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与其他档案类型相比,历史名人档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管理工作进行起来难度大,但又不宜出现失误,所以对其进行分割管理既能够保证档案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保护资料档案,以免价值缺失。同时也使历史名人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得到规范。
  二、关中地区名人档案
  1.走进关中。陕西作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因为其地理环境、民俗文化习惯的巨大差异而划分为三大部分,从北至南依次为陕北、关中、陕南;关中平原就是南北之间的小盆地,它的周围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上易守难攻,是“四关之中”。它被号称八百里平川,也因为农业发达而被誉为“天府之国”,在这样小小的平原上却孕育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曾有西周、先秦、秦国、秦朝、西汉、西魏、北魏、北周、隋、唐等朝代。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中,这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他们善良淳朴、勤劳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努力的生活着,而在平凡的他们中间又存在许多着不平凡的人物,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等等杰出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用自身的才能和对理想抱负的坚持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不平凡的色彩,也为历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关中地区名人档案实例
  (1)开国皇帝,军政人物。周武王(前1085年-前1041年),岐周人,名姬发,周文王之子,军事家,是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其父在位时,国力昌盛,天下三分已得其二,逝世后姬发继承父亲遗志,即位后整治内政,增强国力,重用良才,对外联合各国势力,积极储备力量准备灭商,在前1044年灭商朝,建立西周。周武王充分运用其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嬴政(前259-前210年),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是秦庄襄王之子,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统一华夏,建立秦朝,首位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邯郸,13岁登上王位。22岁在故都举办国君成人加冕仪式,自此开始亲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221年,十年时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齐国被灭之后,秦在其地盘建立齐郡,琅琊郡,39岁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性帝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始皇自认为功劳盖过三皇五帝,故采用“帝”号,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从此后,“皇帝”的称号为历代君主袭用。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事务,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抵御外敌有北击匈奴,南定百越,修筑长城和灵渠。到后期秦始皇一心求长生不老,暴政使百姓苦不堪言,逐漸动摇了秦朝统治根基。最终于公元前210年驾崩。秦始皇的一生叱咤风云,开疆辟土,统一王朝,他对中国与世界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也被誉为“千古一帝”。   杨坚(公元541年-公元604年),汉族,弘农郡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位时期,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造诣,军事方面攻灭陈国,使分裂严重数百年的中国得到统一,击败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政治方面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由于疆土辽阔,人口众多,农耕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也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的辉煌阶段。
  (2)文史名人。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西汉使臣,杜陵人(今陜西西安)。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扣留,匈奴欲对其进行种种威逼利诱使其投降背叛国家,但被毅然决然地遭到拒绝,后被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至此在那苦寒之地生活19年不屈服,后来汉和匈奴和亲才得以释放回长安。苏武是中国历史上以刚烈节义所闻名,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不惜离开深爱的妻子只为完成君王下达的任务。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立志完成其所著史籍,被后人尊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就游历各地,了解民间习俗文化,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充足的文化史识底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中国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还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医药名人。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人尊其为“药王”。孙思邈从小勤奋好学,聪明机智,受到老师格外器重,长大后因喜爱道家老庄学说,隐居于陕西终南山,逐渐地有了很高的名声,他专注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停地在民间走访,积累医疗经验,最终完成了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受邀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三、加强关中地区名人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1.提高对历史名人档案的关注程度。历史名人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必须做好基础性工作,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后期才能做好建设工作,对内的首要环节是增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思想是支配行为的根基,在面对一项工作时,必须要全面了解工作目的和它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做好这份工作,此外还要定期对相关员工进行思想培训,从外界产生刺激影响。对外要加强大众的思想认识,这少不了关中地区所在的陕西省政府的扶持,可以运用例如座谈会、讲座等形式提高大众对于关中地区名人历史档案的了解程度,要将这种历史文化和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当地民众。这对地区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有重大意义。
  2.加强对历史名人档案的保护。历史名人档案在建设过程中,保护措施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自身来说,由于保护意识的缺乏,现有许多名人的档案资料是残缺的,所以提高档案的自我保护意识时必要的;另外,加强对名人档案保护的法制监管,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起针对性的保护体系,采取全民互相监督的形式,让每个人都主动担当起保护名人档案的职责。
  本文先通过对历史名人档案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后以关中地区的名人档案为论据,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探究。历史名人档案在名人档案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档案建设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完善建设体系,充分保护档案资料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 娇,赵 跃,张 伟.名人档案信息化建设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档案,2017(1):79-81
  [2]倪丽娟,陈 阳.困境与出路:我国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之理性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7(6)13-17
  [3]周耀林,赵 跃等著.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100
  [4]王 青.讲解:架起档案展览与公众之间的桥梁[J].中国档案.2018(03)
  [5]汪长明.知识管理:科技名人档案的认知、组织与揭示[J].档案与建设.2016(02)
其他文献
摘 要:简要介绍南京医科大学在留学生医学文献检索教育的现状及探索。基于5W1M信息行为模式和专业人员信息查询行为模型,研究分析留学生信息行为特征,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医学文献信息课程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行为;5W1M;医学文献检索教育;留学生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求学外籍留学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以医学专业为甚。国内医学院校纷纷开始招收外籍留学生,且人数逐年上升。学校教育是来华留学生了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馆员角度分析图书馆查收查引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CALIS和NoteFirst系统为例对比分析自动查收查引系统的管理功能,最后提出自助查收查引系统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查收;查引;检索证明;CALIS;NoteFirst  一、查收查引工作概况  查收查引服务是国内高校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一项有偿信息服务。它根据委托人提供的相关信息,检索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的收录、引用
期刊
摘 要:“绿满德州·生态美市”造林行动重点工程项目多、历时长、管理难,其顺利实施对全市林业生態建设意义重大,围绕其实行档案动态化管理是服务工程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此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意在通过真实、精准、高效记录和留存特定时期德州林业重点工程资料以服务中心工作,为促进全市林业深远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德州;造林行动;档案管理;动态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期刊
摘 要:实现图书馆联建共享任务的落实,关键在人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智慧图书馆已呼之欲出。传统的编目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需要探索适应智慧图书馆要求的联合编目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以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质量监控员制度为例,探讨联合编目人才培养新路径。  关键词:联合编目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员制度  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指出:“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中,人是最重要
期刊
摘 要:适值2017年全年每周一次于徐州图书馆主持人文经典“阅读与欣赏——读书朗诵沙龙”讨论之机缘,遂依据此一中产社群阅读文化活动田野统计调查,并引入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理论以为指导,研究分析后认为,此类人文阅读并集体讨论之中产阶层社群,已悄然开启公民身份建构及公民实践参与之滥觞,这种以理性思辨、自我培养为主旨的阅读实践价值指向,对于公民身份自我建构乃至当下亟待完成的公民社会内在养成,具备不可或缺
期刊
摘 要:藏品档案作为博物馆日常工作,是科学管理藏品的基础。本文回顾了藏品档案发展历史,总结其建档的必要性及特点。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选取藏品档案工作较薄弱的非国有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夏布绣博物馆,了解其藏品档案工作现状,结合藏品实际,构建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档案工作模式。  关键词: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档案;工作模式  一、引言  非国有博物馆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平桥区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化探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关其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在对我国经济基础发展与上层建筑变革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现实抉择;有关其制度设计反映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科学态度与务实精神;有关其示范价值高度概括了信阳市平桥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整体化建设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所具有的创新性、导向性、带动性、科学性。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县域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体系
期刊
摘 要:近年來儿童阅读受到图书馆界、出版界、教育界以及文化界的重点关注,推荐书目对儿童的阅读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介绍和分析了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的书目研制及推广应用情况,并对图书馆未来的书目研制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推荐书目;阅读指导;儿童图书馆  推荐书目又称为选读书目或导读书目,是针对某一特定读者群或特定的目的,围绕某一专门问题,对文献进行选择性的推荐,以指导自学或者普及知识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新合并组建中职学校收集工作中存在教职工归档意识不强、归档材料不齐全不规范、档案工作制度不健全、兼职档案员专业素质不高、合并前的档案分散各校区等问题,提出搞好宣传教育、加强培训指导、健全规章制度、成立交接工作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等对策。  关键词:合并組建;中职学校;档案;收集  为调整学校布局和优化专业结构做大做强做优中等职业学校,不少地方根据实际将两所或更多所散、小、弱的中等职业学
期刊
摘 要:以河北省固安县孔雀城“幸福图书馆”做试点研究,查找其在社區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出现的问题,探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社区图书馆;建设  河北省社区图书馆在服务质量上和服务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2015年4月25日,廊坊市固安县剑桥郡“幸福图书馆”正式投入运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首都图书馆馆长、国家出版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