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接从分工和分配这一主题入手,在将经济学和哲学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为建立新的唯物史观的人的哲学奠定了初步的但又是永久性的基础。在此之后,马克思的经济学和哲学研究在不同的著作中虽各有侧重,但两者一直都是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并在最终创造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
  关键词:分工;分配;经济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B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8-0009-05
  
  分工与分配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们作为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基础性和关键性构成因素,影响着也可以说是决定着社会的兴衰安危以及所有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状态。历史地看,分工开始时是生产的分工,以后逐步扩展到社会的所有领域,并由此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分配形式。有社会就有分工,有分工也就有分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对分工和分配的认识和处理,既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更影响到人的命运;换句话说,分工和分配的意义所及,除了工作安排和生活待遇之外,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根本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在分工和分配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以下缺陷:主要是没能对分工与分配进行整体的经济学哲学考察。其表现是对二者的意义认识不足,有时虽注重分配问题但又经常忽视分工问题,尤其是很少将分工与分配直接同人的存在和发展联系起来,因而即使在处理各种分工和分配问题时,也会因缺乏认识上的深度和高度而显得力度不够。
  应该肯定,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是直接从分工和分配这一主题人手,在将经济学和哲学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为创立一种崭新的人的哲学、即唯物史观的哲学建立了基地。对于分工与分配,马克思是从经济学入门而走进哲学的殿堂的。《手稿》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这种新哲学的问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对《手稿》的不同理解而引发的各种争论至今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以致《手稿》的划时代内容不是被分割和曲解,就是被搁置一旁。本文就是在力图全面理解《手稿》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探索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以便求得对分工与分配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各方指教。
  
  一、《手稿》作为经济学哲学著作的整体性精神实质
  
  国内外人士围绕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展开的争论,已经超过70年。值得注意的是,争论双方或多方不管持有什么样的不同观点,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书中的经济学和哲学的内容有意无意地分开,使之成为一部将经济学和哲学二者相加甚或是拼凑起来的不完整的作品。
  从1932年马克思的《手稿》被发现并公布之日起,大约有一、二十年的时间,在西方出现了一股所谓“两个马克思”的声浪,用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便是:“马克思的第二次降世”。“两个马克思”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马克思在《手稿》中所宣扬的人性、人道主义思想和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所坚持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完全不同,因而出现了以人道主义为代表和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的两个马克思。按照这种观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被捧上云端,因而《手稿》的价值也就被抬得高而又高。在此以后,这一理论观点逐步遭到非议和反对,但在主张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正确言论中,也不时出现这样的声调,即对所谓宣扬人道主义的《手稿》进行贬低,认为那只不过是早期的不成熟的东西。事情发展到现在,有关两个马克思的议论已经不多了,但因这个问题而产生的理论缝隙至今尚未弥平,有一些问题还在争论之中。比如,《手稿》中说的“人道主义”和唯物史观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手稿》中有无唯物史观的内容,如果有,是属于萌芽状态还是奠基状态,抑或是模糊状态?这些问题还同另一个问题密切相关:应该如何理解《手稿》中经济学和哲学这两大内容的内在联系,这两个内容结合在一起,跨进了一个什么样的新的理论境界?
  有的研究表明,《手稿》中的三个笔记本中有的题目是编辑者加上去的,“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个书名也可能不是马克思原有的,其实这一切都无关紧要。我们所看重的只是一个这样的事实,即马克思从1844年起就把经济学和哲学结合起来研究,并结出光辉的硕果。在这里要着重提出来的是:把这部分研究成果定名为经济学哲学手稿,不管是马克思本人定的还是后来人加的,基本上是名副其实的,但又不能全然作如是观。因为谁都知道,把经济学和哲学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研究,并非马克思的首创和独创。从西方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起直到现代的一些经济学派别,都从不同的侧面和在不同的层次上研究过经济学哲学问题。“经济哲学”一词现在比较流行,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和哲学界许多人士对此也十分注重。大体说来,经济哲学的研究比较侧重两大方面:一是将道德哲学引进经济学,谋求经济活动中的文化价值或人文精神的实现。二是运用哲学的方法分析研究经济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强化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自为性特征。应该说,在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中,经济哲学的这两个主要方面也都是有的,但又远远不止于此。
  我们要特别注意到,这个时候的马克思所着重研究的是经济学,但更着重研究的则是哲学,说的确切一些,是结合经济学的研究来研究哲学。那么这个哲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呢?马克思《手稿》中的几句话可以用作说明:“我的真正的宗教存在是我的宗教哲学的存在,我的真正的政治存在是我的法哲学的存在,我的真正的自然存在是自然哲学的存在,我的真正的艺术存在是艺术哲学的存在,我的真正的人的存在是我的哲学的存在。”从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核心。但这种人不是抽象的或先验的,而是真正存在于一切经济活动之中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经济哲学同宗教哲学、法哲学、自然哲学、艺术哲学等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存在范围的哲学反思(当然经济在社会存在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都应该毫无例外地体现人的内容。而以真正的人的存在为核心的哲学,则主要是面向经济领域(必要时也涉及宗教与法、自然与艺术等领域)所进行的有关人的命运和发展的哲学思考和探索。正是在这种思考和探索基础上所形成的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也就是唯物史观的哲学。这种新的哲学对于马克思来说,既是首创的,也是独创的。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研究的深刻内涵,不是单纯地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甚或经济规律的探究上,也不是抽象地停留在人性、人的本质的追寻中,而是通过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的科学理解和把握,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研究置于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而发现并身体力行一条掌握人的命运和最终解放全人类的理论思路和现实途径。按照马克思的思想,这就是共产主义 的理想。《手稿》这样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并且还强调“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这里说的“复归”应读作“解放”,关键是要把握住“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科学内涵。社会的就是合乎人性的,意思很明显,人性同人的社会存在、首先是社会经济存在不能分开,人性的彰显或人性的扭曲乃至人性的丧失,都不能单从人本身去找原因和求解决,而必须诉诸社会。不从这个意义上去诠释和破解历史之谜,历史之谜就将永远是个谜。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着把经济学和哲学分割开来的想法和做法。比如,有人把历史之谜的谜底看作只存在于经济学的范围之中,而更多的人则总是无休无止地到黑格尔特别是费尔巴哈那里去查找马克思人的哲学的源头和归属。对那种只是单纯注重经济的思想可以称之为片面的“物本论”,那么沉迷在哲学太空之中去呼唤人性就是抽象的“人本论”,这两种思想之难以走近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的精神实质,其原因是可以想见的。
  马克思创立自己的哲学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唯物史观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哲学的根本原因。在《手稿》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写就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在短短的篇幅中从多个角度充分展示了这一新兴哲学的实践品格。实际上,在《手稿》之前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已经构建了这一理论品格的精神框架。他预示他的哲学要成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要能在被群众掌握之后产生出物质力量,并且要求理论要彻底,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亦即人自身的问题。马克思还特别提出无产阶级为了消灭自己而对哲学提出的要求,这就是为探求和实现解放全人类这一历史任务的理论和实践。《手稿》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问题上,即工业社会不断增长的财富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极度贫困。其实这样的事实谁都能看到,谁也都能发出种种感叹,但以充分解释世界和彻底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哲学,就要从经济现象中追究社会矛盾的原因和走向,特别是从维护属于社会大多数的广大劳苦群众的利益出发,设定引起社会关注的方略和促进社会疗救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手稿》所进行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为此前的哲学框架赋予了实践的新起点,为此后实践哲学的发展与完善开了先河。只有这样去理解《手稿》的经济学哲学内涵,才能真正掌握其精神实质并且正确地认定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位置。应该说,它还处于萌芽状态,但这种萌芽状态又有着不一般的意义,也就是说带有奠基性的意义。模糊状态是有的,原因也是人所共知的,那就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中留下的痕迹,人们不应该用这些痕迹去冲淡乃至取消哲学的创新,以致把原本就是清新的精神实质弄得模糊起来。
  
  二、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在《手稿》中的体现
  
  在具体论证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在《手稿》中的体现之前,先要对《手稿》内容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下梳理,这样做的必要性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断章取义,因为对《手稿》的种种不同理解就没少同断章取义有关。
  在西方出版的一部有关马克思传记的著作中,对《手稿》作了这样的评价:“马克思自己并没有提供《巴黎手稿》的结论,要从这样一部探讨了包含有经济学、社会批判、哲学、历史、逻辑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不连贯的作品中得出结论是不可能的。”作者接着说:“这些手稿实际上不过是马克思的出发点——一种对要采纳的思想的原初的、丰富的表现,手稿在随后的经济学著作中得到发展”,“但是核心的具有启迪意义的思想,即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及其解放的可能性(通过共产主义支配自身命运的可能性)并没有改变”。评述尽管没有说清诸多内容的内在联系,但抓住中心思想并指出其在今后发展中的意义,是难能可贵的。那么,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这一中心思想的形成究竟有着怎样的逻辑顺序呢?
  在《手稿》的三个笔记本和其它一些片段中,最引人注意和研究最多的是《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两节。前者属于第一部笔记,在它之前还在《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这三节;后者则属于第三部笔记,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节相连。从第一部笔记中四个章节的关系看,前三节与第四节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的持有者,亦即工人和其他劳动者、资本家、土地所有者这三大人群之间的关系,成为异化劳动存在的现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在把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时,常常把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这些经济范畴撇在一边,实际上是把整部《手稿》的逻辑起点置之不顾,反而对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和异化的扬弃时使用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一些哲学术语给予过分的夸张,因而不仅使研究工作流于抽象议论,更重要的是难以把握《手稿》中已经显示出来的哲学要领。实际上,《手稿》开宗明义地用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来破题,从理论上讲是把人的问题放在中心地位,而从实践上看,则是把千千万万劳动群众的利益置于首位。这是唯物史观哲学的现实出发点和理论制高点。马克思在构建新哲学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哲学遗产,其超越前人之处就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思维路线和方法。不真正理解这一点,就会使包括异化问题在内的哲学问题总是停留在书本话语中间。
  关于分工和分配的论述散见于《手稿》三部笔记的一些章节中,除此以外有一个片断,其中一节题为《分工》。在这一小节里,马克思摘录了几位被称为国民经济学家的斯密、萨伊、斯卡尔培克、穆勒等人的有关言论,并作了综合评论。马克思关注的要点,除了国民经济学关于分工给劳动的无限的生产能力,它起源于交换和买卖的倾向,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倾向,是通过应用理性和语言来决定等一般议论外,特别重视分工给人、尤其是劳动者带来的消极后果。比如斯密认为,人的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即交换的原因,不如说是它的结果。也只有交换才使这种差异成为有用的。而萨伊则说,分工是对人力的巧妙运用,但是它降低每一单个人的能力,马克思就此特地加上“最后这个意见是萨伊的一个进步”。对于国民经济学关于分工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总的评价是用资本和劳动的统一来回避或者掩盖其对立的一面,为此他指出:“分工是关于异化范围内的劳动社会性的国民经济学用语。”
  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这三者关系,首先表现为分配问题,而这种分配又是由分工所使然,在通常的情况下,分工往往就包含着分配。分工和分配虽同交换密切相关,但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决定的,是由不同性质的劳动引发出来的。分工和分配看起来是个经济问题,国民经济学如 此看,现代的人们一般也这样看,这就是其所属的经济学范畴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将问题引入更深的层次,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总规律上去把握问题,既充分肯定分工与分配在社会与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又清醒意识到其对社会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所构成的原发性因素。社会要全面进步,人要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在现实中解决好各种具体的分工和分配问题,同时又要随时随地把这些具体问题放到哲学的层面和历史的进程中去审视。这既有利于不断解除“近忧”,又可在“远虑”中逐步提升认识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高度和工作力度。这一切,《手稿》中当然不可能具体化,但这中间的要旨已经体现出来了。
  《手稿》中说:“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精美完善,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在《手稿》中,马克思不止一次地把贫困化和非人化或不合乎人性放在一起,其一是指极度贫困化会导致生活的非人状态,同时贫困化又会引起人的身份、地位乃至人的尊严发生错位。所谓把人变成机器,如果是指像奴隶那样让人当牛做马似的干活,还得不到温饱,那当然是非人化,然而即使不处在剥削制度条件下,凡因分工不合理和分配不公平而使人被迫像机器那样从事被动和机械的劳动,应该说也是不合乎人性的。所以《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在社会的增长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就是说,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黑格尔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把劳动精神化和抽象化,费尔巴哈在认定人的本质时又只字不提劳动,马克思则把劳动当作人的社会实践,并在由社会实践所形成起来的社会关系中区分出两种劳动的性质,即自由自觉的劳动和片面的、不合乎人性的劳动。所谓异化劳动,也就是本应属于前一种性质的劳动变成了后一种性质。前面所引马克思说的“分工是关于异化范围内的劳动社会性”,指的就是这种性质发生变异的劳动,而这种劳动不仅同分工和分配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由分工和分配中的问题产生的。
  《手稿》曾经提出异化有两个方面,即“宗教的异化本身只是发生在意识领域、人的内心领域中,而经济的异化是现实生活的异化”。对此,有两个问题要说清楚:一是把精神和内心领域的异化只是归结为宗教异化范围太窄;二是要明确这两方面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和现实生活异化为基础条件下的两方面互为影响的关系。实际上,《手稿》列举过的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都是既包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范围,同时又是大大扩展了的。这一切,也只能在对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的深入探讨,尤其是在与社会历史进程的关系中进行考察,方能获得真知。
  
  三、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与社会历史进程
  
  如上所述,《手稿》在马哲史上的重大意义,是在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同时研究哲学问题,并为建立新的唯物史观的人的哲学奠定了初步的但又是永久性的基础。在此之后,马克思的经济学和哲学研究在不同的著作中虽各有侧重,但两者一直都是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并在最终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创新性理论贡献。而在这一创新性理论活动的历史进程中,分工和分配又始终起着理论支柱的作用,其经济学哲学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和深化,这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接着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直到后来的《资本论》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主要之点是坚持从历史活动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去看待问题。在不少人看来,分工是一种永恒的规律,是一种单纯而抽象的范畴。比如蒲鲁东就认为,如果首先将“分”字的含义好好加以研究,将来就不必再研究每个时代中赋予分工以某种特定性质的无数影响了。马克思则始终坚持分工是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表现,是特定社会的生产发展的结果。社会生产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活动,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所从事的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而不是单个的彼此不进行社会联系的纯粹个人的孤立行为。因此,在社会生产的发展中形成分工以及分工的不断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分配同样和生产有着必要的和必然的关系。分配担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媒介。利息和利润作为分配形式,是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为前提的;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产品的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在单个的个人面前,分配表现为一种社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他在生产中的地位。生产中的分配,除了作为生产的结果即产品的分配外,还有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如分给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和生产中从事何种活动等等,这些分配便又和分工连在一起了。
  从分工和分配的发生、发展看其社会功能,客观地存在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从积极的方面看,分工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以及后来的商业分工这三次社会大分工中,特别是工业和市场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为改观,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都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马克思在写作《手稿》时已经面对了这样的事实,因此对分工的积极意义是充分肯定的。但马克思当时又面对事实的另外一面,即社会财富越是增加劳动者越是贫困,科学技术越是进步劳动者越是愚昧,文化事业越是繁荣劳动者越变为畸形。其原因恰恰又同分工有关。是分工及其发展带来了不同的所有制并产生阶级和阶层的划分,这种划分又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在不同的职业定位上,于是这种定位便将人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等固定下来,并形成代际传递或日代际自我复制。这种体现在分工同时也就是分配问题上的另一番景象,就是社会历史运动中因分工和分配所产生的消极现象。
  这种消极现象在《手稿》中集中表述为异化,即从劳动异化到人的异化。其实,异化现象说穿了还是分工和分配的种种消极现象。试看,在《手稿》列举的四种异化表现中,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以及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不正是分配和分工产生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吗?人同自己的人的本质以及人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和前两种异化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手稿》所展示的从分工和分配问题引发出来的对人的哲学的思维构建,也是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的关键所在,其中的异化问题不过是一种理论表述。
  分工和分配的发展和扬弃同样处于社会历史进程之中。人类早期原始状态的分工和分配是自然进行的,无所谓积极和消极。所谓异化现象,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出现的,后来无论是处于严重化阶段还是进入好转状态,都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人们怀着最终消灭一切异化的理想并逐步创造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也必将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得到解决。有一个时期发生过社会主义有没有异化的争论,主张社会主义不存在异化的人有这样的说法:马克思说的异化是私有制条件的产物,异化应该随着私有制的消除而消除;与此同时,还争论过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概念用得多久,有人认为异化只在《手稿》中集中使用过,后来很少提了,可见马克思是弃而不用了。事实是就在马克思不再强调异化的同时,关于分工和分配的实质性研究却在不断深化。《手稿》中最初揭示的关于劳动异化的种种现象仍被作为人的异化的根源被描述,只不过提法是由分工代替异化了,虽然不时也还出现“异己的力量”、“异己者的利益”等字样。这些内容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工资、价格与利润》和《资本论》中均表现得很明显。事实表明,马克思后来不再集中使用异化这个概念,并不是说他改变了《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而是更明确地发挥了他在《手稿》中就已确定了的面对分工与分配所进行的经济学哲学构思,并且使问题显得更加清晰而便于理解和接受,正是在这一点上,更显出从经济学哲学的内涵上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分工和分配问题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 陈金清
其他文献
摘要:韩非既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终结者。他的法治理论属于实用型的政治哲学。在韩非哲学中,第一块基石是“以理解道”的道理关系论,系统论述理的具体性、历史性、可知性以及知的可验性。第二块基石是“以计算之心相待”的人际关系论,强调人对于人只是工具,绝非目的。最后完成法术势相结合的治道理论建构,形成要在中央、以法为本、法术二柄、抱法处势等独到的观点。  关键词:以理解道;计算之心;法术
期刊
摘要:川端康成塑造了一系列独具东方意蕴的青年女性形象。作家以独到的视角去感觉她们无闻于世间的“绝美”的存在;凄美的营造着她们在困境中生存的迷茫与无奈;最终,在优美的悲剧性结局中发出了对女性权利的最悲戚的呼唤。敲击并震撼着男权社会里人们麻木的心灵。  关键词:川端康成:东方意蕴;青年女性 权利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6-0106-03  
期刊
摘要:诺贝尔奖开设已有一百多年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被国人引为骄傲,也令世人瞩目。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本土学者为何难出诺贝尔奖得主?究竟是什么抑制了我们的科学创新潜能?在中国的经济学界,一种“诺贝尔奖情结”与“诺贝尔奖情绪”的长期并存,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悖论。这些问题颇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  关键词:诺贝尔奖;数学模型;数学化;科学理性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要:家的建构与认同是余光中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余光中诗中的家园意识表现出了中国此前诗歌中从未有过的复杂性与现代性。它不仅指涉着离家与思家之苦,而且也指涉着无数大陆人被集体放逐于台湾孤岛后再被放逐于异国的漂泊之苦。家对于余光中诗中的漂泊者而言,不仅意味着一个安身立命的避风港,而且也意味着它能为漂泊者的身份找到意义上的确切地位与归宿。  关键词:身份冲突;参照对象;家园意识: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英美文学理论教材形成了流派理论史与核心概念或关键词两种主要的编写模式,其共同特点是放弃从某一先在预设前提出发的理论演绎。平等交代各家各派学说,重视文学知识生成的特殊性与历史条件,关注理论的阐释功能和师生互动。这体现了西方文学理论知识构建方式和文学理论教学理念、教材编写理念的变化,对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及教材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流派理论史模式;关
期刊
摘要:全球化不仅改变着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改变着国家内部民族间与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并给传统的社会文化体系以革命性的破坏。因此,全球化是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一次整合过程,注定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当代恐怖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各种矛盾冲突的极端化表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威胁,它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但就文化方面而言,它是极端文化普遍主义与极端文化特殊主义对抗的结果。
期刊
摘要:时空观的科学演进,伴随着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减少并消除绝对性;二是挖掘并增加相对性。时空认识的大变革是物理学和科学技术大变革的前提和基本标志。时空认识的每一次科学革命都要带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进一步寻求对时空的科学认识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时空观;时空观的绝对性;时空观的相对性;科学演进  中图分类号:B0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8-00
期刊
摘要: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有一整套的宪政制度安排,如环境保护制度、顺畅的社会流动制度、合理的利益协调与分配制度、安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宽容与有效的社会矛盾化解制度等。我国宪政建设的目标是生态宪政建设、人本宪政建设、和谐宪政建设。生态宪政建设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人本宪政建设是要解决人与人的和谐问题,和谐宪政建设是要解决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加强这三个方
期刊
摘要:反向思维是波普科学知识论最大的特色,其否证主义、知识的不确定性、向真理逼近等思想都体现了这个特点。波普在政治学上也提出了一些颇具反向思维特色的观点,比如政治是科学,政治的使命是减少苦难而不是去实现遥远的理想和抽象的善,民主关心的是“统治者如何被统治”等等。波普科学知识论和政治学的关系可称为“反向思维中的相互统一”。  关键词:波普;反向思维;可错论;限权民主;渐进社会工程  中图分类号:B5
期刊
摘要:W市社区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理顺政社关系,明确政府部门与社区组织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W市社区组织与政府部门权利关系实际运行状态仍然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运行状态与制度设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所固守的垂直行政管理体制和思维行为模式,导致了制度设置仅仅停留在文字里面而没有落实到实际中。因此,社区建设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双重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