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错误,体验成功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chu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学生的课堂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课中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找出错误的根源,要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并使学生经历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让思维在错误与正确之间进行考量,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善待“错误” 创新思维 提高能力 体验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66-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抓住这种教育时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1 正确对待错误,寻找起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凭借自己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找错、知错、改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改错欲望,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比较、判断、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作为教师,要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训斥、挖苦学生。教师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敢说、敢问,以积极的情感进行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挑战错误,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那么课堂就是真实的课堂,学生学得也有兴趣。
  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过程中,计算“要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需要多少钱?”时,有个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计算结果:4.6+0.8=5.14(元)。教师没有否定,而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甲:我不同意,因为你没有进位。
  乙:我先算小数部分,6+8=14,再算整数部分,4+0=4。
  学生沉思。
  丙:6和8表示的是“角”,相加之后是1元4角,所以应该向前一位进“1”,和整数部分的4元合在一起也就是5.4元。
  这时,教师让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方法,引导他们发现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也要对齐数位,哪一位相加满十也要向前一位进一。
  学生学习,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拥有快乐、宽松、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和创造具有极佳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如果学生由于怕说错,怕老师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就不说话了。课堂气氛沉闷,思维不活跃,怎么能学的积极、主动,更不要说创新思维了。所以在教学中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错了允许重答,让“错误”成为新的教学起点。
  
  2 善于利用错误,创新思维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我们教师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化弊为利,我们也可以经常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将错就错”的训练,这种“化错为正”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改错误。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扬长补短,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应用题“梨树有44棵,比苹果树的2倍多8棵,苹果树有多少棵?”学生列出的算式有:(1)2×( )+8=44;(2)2×44-8;(3)(44+8)÷2;(4)(44-8)÷2;(5)44÷2-8;(6)44×2+8……解法很多,究竟谁对谁错?通过学生合作,结合线段图,学生很快算出(1)、(4)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如果是其他算式,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出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应用题。
  一个普通的错误,只要巧妙的加以利用,就能成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资源。像上面的例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观察、计算、归纳、分析、整理,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课后反思错误,提高能力
  “教学相长”提醒我们要学会反思错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1)学生反思,完善认知结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高年级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每个人在做数学习题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把这些错误记录在一本专门的本子里。我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错题,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尽量详尽地分析错误原因。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又可以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系统。
  (2)教师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课堂上,有些错误在课堂上来不及处理的,在课后要静静地反思,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新知所表现出来的错误,审视自己,进行反思,发现不足之处,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整,修正自身的不足之处。我通过写教后反思等形式来进行总结,进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矫正自己。撰写教后反思,把自己点滴的思想及时记下来,积少成多,是教师自我教育、成长的最好方法。
  
  4 挖掘错误资源,体验成功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数学的动机、成功的学习体验、成就感、自信心等。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的快乐。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他们在纠错改错、评错赏错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面对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动态生成的“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让其闪现创新的火花,发挥应有的价值,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2] 朱巧琳.让“错误”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07.10.
  [3] 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其他文献
采用ICP-AES法,测定了三基包覆药中阻燃剂组分二氧化钛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向火药基体的迁移,得到了TiO2的浓度分布函数,导出了迁移量随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并就TiO2迁移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但由于教育质量仍需提高、国际金融危机等等的诸多因素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本科生,应从一般就业素质、职业素质、
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较高的数学能力就是指较高的数学素质和素养。所以,加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成为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是现代教育赋予学
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法则,教学效率没有最大值,教学实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如何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内容。
项目课程体系是围绕职业工作任务内容和顺序构建的动态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动态的课程项目设计、控制和评价过程。通过对项目课程设计体系和项目课程过程控制体系的探讨来构建
本文就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实现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涉及教学的全过程。在职业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导课、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提问及结课方面都要注意创建并维持良好的教学气氛,优化教学环境,使有效课堂教学得以实施。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 良好教学氛围 优化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152-01    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源于西
"读"与"写"的问题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教材;课堂外,我们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经典。学生读了很多,然而,习作水平却未见得提高,他们在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