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来源 :新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zhedetian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商业银行应用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价值派生于某些标的物的价格合约.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衍生工具定义为:"衍生工具,指具有如下特征的金融工具:(1)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外汇汇率、价格或汇率的指数、信用等级和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化而变化;(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相对于市场条件具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的合约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较少;(3)在未来日期结算.
其他文献
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序列比对可以发现生物序列中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的信息。序列比对结果的生物学意义与所选择的匹配、不匹配、插入和删除以及空隙的
银行再造(Reengineering the Bank)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来的.
为了研究对经颅磁刺激激励线圈聚焦性能的优化,利用混合优化算法与CST软件的外部通信接口,建立优化的激励线圈模型。依据多信道线圈阵列方法,利用磁场叠加原理,对影响磁场分布的
西方各国的商业银行体制大致可以分为英美和德日两大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公司制度.
一、目前国内银行计算机灾难备份的现状随着银行业务不断地拓展,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应用越来越多.
<正> 一、银行传统贷款项目 评估中的不足 目前,银行在对项目进行贷款评估时,采用的是以现金流贴现为基础的决策方法,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等,我们
中国即将加入WTO,国内经济将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作为经济血脉的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与此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入世以后,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冲击体现在:一是内资商业银行面
利用电子克隆技术从稻瘟菌中克隆到一个新的Ⅰ型烯醇化酶全长cDNA,暂命为MgEno-1。MgEno-1全长1571核薯酸,其预测的ORF为1317核苷酸,共编码438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ATG位于第53
<正> 一、国际银行购并浪潮风起云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西欧及日本商业界不断掀起购并浪潮,并在兼并的数量上不断刷新记录,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盖过一浪之势
伴随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进程,商业银行信贷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家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对于信贷营销体制、组织架构和运作流程等方面,都在着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