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不愈的“中耳炎”,竟是鼻咽癌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重庆首个鼻咽癌患者联谊会在该市肿瘤医院成立。专家提醒,由于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淋巴结核、慢性鼻炎、鼻窦炎或中耳炎而错过最佳诊疗时机,需要警惕。
  家住重庆长寿区的邹先生,今年50岁,最近半年发现自己右边耳朵听力下降,有时候耳朵里还会出现嗡嗡声,他以为是感冒引起的中耳炎造成的,并没有太在意,而是自己到药店买了些药服用,起初还有点效,可是没过多久他发觉左边耳朵的听力也开始下降,并且出现血性鼻涕,尤其是早晨起床后血涕更为明显,这才去就医。经过检查,被告知得了鼻咽癌。邹先生感到非常惊讶:明明是中耳炎的症状啊,怎么会得了鼻咽癌呢?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好发于40~50岁的中年人, 男女比例约为2.4~2.8:1,不过现在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由于鼻咽部位隐蔽,与耳、鼻、咽、眼、颅底等组织器官紧密相邻,极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因此鼻咽癌发病时往往会有很多“忽悠”症状,如导致患者出现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鼻子出血或视物模糊,以及复视、听力下降等症状后,多数患者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结核、慢性鼻炎、鼻窦炎或中耳炎等,没有意识进行肿瘤排查。
  爱吃咸鱼需当心
  对于鼻咽癌的发生原因,一般认为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EB病毒感染有关外,还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有关。食用咸鱼已经被证实是鼻咽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主要是因为咸鱼中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化合物,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时间长短及烹调方法也有关。
  有研究表明,成人每天食用咸鱼者与没有或很少食用者比较,前者发生鼻咽癌的相对危险度为后者的1.8~7.5倍,而在断奶期或幼儿期每天或每周都吃咸鱼者与从未/少有使用者相比,发生鼻咽癌的相对危险度可高达37.7倍;吸烟人群患鼻咽癌的风险约为不吸烟人群的2~6倍。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鼻咽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21.6%的鼻咽癌患者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其中12.3%有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患者直系亲属的发病率是对照人群的4~10倍。因此,如果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那么所有的家属都必须重视,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好每年做1次鼻腔镜检查,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果发现颈部出现肿块、涕血、耳鸣、面麻、头痛、鼻塞、视物模糊等症状,且对症治疗后没有明显效果,或症状反反复复,都需要警惕鼻咽癌的可能性。
  警惕鼻咽癌的“蛛丝马迹”
  ◎颈淋巴结肿大:这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往往无意中在颈部摸到肿块,或照镜子时发现两侧颈部不对称。肿块常较硬,触之无疼痛,影响活动。这种肿块其实是转移的淋巴结,常被误诊为炎症,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
  ◎回缩性血涕: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回吸后咳出血痰。这些症状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回吸后咳出血痰,量不多时经常被疏忽,误认为是鼻炎、鼻窦炎或者肺部疾病。
  ◎鼻塞:大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当鼻咽部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鼻塞。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该症状是由于鼻咽部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咽口所致,不过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
  ◎耳鸣或听力减退:即耳朵嗡嗡叫,或耳聋,听力较以前差。
  ◎头痛:一般为单侧性,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面部麻木:为肿瘤侵犯三叉神经所致,可以引起感觉减退、痛觉过敏或者痛觉缺失。
  ◎复视:看东西时不清楚,有重影。
  ◎伸舌偏斜:舌头伸出时偏向一侧,为支配的舌下神经受侵犯。
  ◎张口困难。
  ◎突眼:眼球突出,可能为肿瘤侵犯眼球后面所致。
  如果出现以上任一种症状,都建议及时到医院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患鼻咽癌的可能。
  确诊鼻咽癌后不应害怕,更不应放弃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疗法,它以外照射为主,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为辅,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早期鼻咽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0%~90%。即使是晚期鼻咽癌患者,只要经过积极的治疗,仍有可能获得5年以上的生存率。
其他文献
人在感冒或是有气管疾病时会咳嗽不停,这是疾病时的症状。而在平时身体很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该主动咳嗽几声,这样有助于帮助肺部排毒。在呼吸了不洁空气时尤其该试试。  专家认为,肺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为人每天的呼吸,将大约1000升的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许多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部。现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肺吸进的毒素越来越多,虽然肺脏也能通过呼气排出部分入侵者和体内代谢的
治疗某些疾病时,应用某些药物,有可能使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血糖升高,并产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如三多一少症状(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少),易被误认为患了糖尿病。如长期不予纠正和处理,还可能真的发生糖尿病。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复查血糖,以期能早期发现血糖升高,以便及时停用药物,或用别的药物代替,避免原发病尚未好,又添新病,或使旧病加重。  有可能造成血糖升高
老花眼是对近距离的东西视物不清,所以,不少患有老花眼的人,会在看书、读报时戴上眼镜,却在看电视时,将其摘掉。其实,这样更易损害视力。  人上了年纪后,眼部的睫状肌、晶状体的生理功能会出现衰退,使视物近点明显变远,出现“老花眼”。通常来讲,人在60岁时,视物近点约为1米,65岁时,视物近点约为2米,70岁时,视物近点约为4米。人的眼睛只有在使用2/3以内的调节力时,才能舒适持久地看清物体,如果动用了
杨老先生 82岁,因腰腿痛进行性加重,一周来不能走路并尿少色深红,家人赶紧送急诊住院。家人介绍病史说,老人80岁那年因冠心病做了冠脉成形 支架术,效果甚好。住院期间用阿托伐他汀(阿乐)40毫克每晚1次,出院后改为10毫克每晚1次,一直维持8个月。1个月前出现头晕、腰背疼痛,四肢活动不利。查体下肢不能行走,双下肢肌肉压痛,双上肢不能上抬。当日患者尿量少,5天来尿呈红茶色,肌酸激酶57608单位/升,
羽绒服是御寒的必需装备。那么,如何能快速挑出质量较好的羽绒服呢?  可以通过以下3个步骤来选购羽绒服:首先,要闻闻有没有异味。有异味说明羽毛没有处理干净,或是混有其他动物毛;其次,用手按压羽绒服,看其恢复原状的速度。好的羽绒服弹性很好;再次,摸摸看有没有羽毛的梗,有梗说明做工粗糙,质量较差。  近年生产的羽绒服,因采用了超薄尼龙材质,并把一般羽绒服的三层制法改成两层,使得其变得更轻。但在大风天气,
出现头晕,到底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呢?很多患者对此一头雾水。什么情况该去耳鼻喉科,什么情况又该去神经内科或者心内科?如何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呢?  【病例1】  患者王先生,74岁,有高血压病史数年,血压控制不是特别理想。有一天和家人发生了争执,情绪有些激动,马上感觉到有些头晕,一头栽倒在地,但很快醒了过来。家人赶紧扶她起来休息,本以为过会就会好转,可是头晕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开始加重,而且逐渐感觉视物不清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甲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结
薛老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前年我去看他,他那冷漠的样子,让我很失望。本来是多年的莫逆之交,见面说了不过3句话,他就回卧房了,把我晾在厅里,好尴尬。多亏他老伴杜嫂买菜回来得快,给我解了围,她说:“老薛得了抑郁症,都把我愁坏了。正好你来了,快帮我想想办法吧。听说抑郁严重了,还会寻死上吊的呐!”  “那你为什么把他一个人放在家?”我说。  “这不是没办法吗?”杜嫂说:“我让他跟我一块去,他又不肯。菜不能不买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婴儿诞生,引起世界轰动,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开创了胚胎研究和生殖控制的新纪元,也为治疗不孕不育开辟了新途径。  目前,试管婴儿技术已经衍生了三代不同的技术:第一代,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第二代,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第三代,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所谓“第一代”“第二代”是按技术难度和层次来划分的,三代试管婴儿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  试管婴儿分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