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东郊,素有“天府雄州”之美誉。近年来,简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把握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毗河供水工程开工、大交通项目突破推进、成都新机场选址落户等重大机遇,围绕“建设天府新区、冲刺全省十强”奋斗目标,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和产业升级转型为主路径和主抓手,突破推进产业支撑、城建攻坚、交通突围、土地保障、投融资体制等重点工作,努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12年综合经济实力列全省173个县(市、区)第16位,连续3年进入全省20强,连续6年实现升位,连续4年被评为丘陵地区先进县。201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可望实现两位数增长,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打造天府新区新经济增长极,带动全域经济发展
把天府新区资阳片区规划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按照“建设新区、带动简阳、辐射资阳、全域发展”总体思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生态保护优先、民生改善为本,以机制、队伍、规划为突破,狠抓项目、土地、资金、招商四项重点,推动新区发展快速起步、重点突破。
签约引进川发展、香港世茂产业生态城、凤凰谷国际山水健康文化产业园、成空飞行员培训疗养中心等一批大企业集团和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232.5亿元的46个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7亿元,三岔湖环湖路西段东段、起步区次干道、长岛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和竣工,策划包装大型水上体育运动、景区湿地公园等总投资约700亿元的重点项目23个。天府新区资阳片区迅速成为项目、资金的重要聚集地,对全市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全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水平
坚持高端起步、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品质提升、集聚发展,推动产业体系从工业主导向工业、服务业主导转变。工业以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为平台,壮大“1+4+1”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打造培育10亿、30亿、50亿元企业,100亿、300亿、500亿元产业和园区。
培育了助推“神七”飞天的空分、拥有世界一流技术的南格尔、弥补国内大型船舶油雾探测器制造技术空白的宝兴动力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知名企业,亿元企业数量四年实现翻番、达151户,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面积18.7平方公里,成为首批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全省重点打造的25个营业收入超500亿园区之一。
农业立足毗邻成都的区位优势,坚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商品化销售,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建成特色种植业基地70万亩,“简阳晚白桃”、“草池草莓”享誉全国,简州大耳羊成为建国以来培育的第二个国家级肉羊新品种,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服务业以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为重点,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专业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天津亿联、广州唯品会、成都银行、遂宁商业银行纷纷入驻,初步形成商贸集聚区、“一港三园”物流园和旅游景区三大新型服务业功能体系。外贸出口连续五年超1亿美元,成功创建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
深入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以大城市、中等城市、中心城镇、特色小镇、新农村综合体、新村聚居点“六位一体”城镇体系和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六位一体”规划体系引领产城一体、产村相融发展,构建联动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组团发展特色城镇,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以城带乡、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主城区沱江五座大桥连接东西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5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滨江路、健身街先后当选“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立足城镇和产业现状,以9个乡镇、8个区域为重点,加快打造产城一体单元,变单极突破为多点多极支撑,带动产城融合发展,力争8个产城一体单元五年产值超1000亿元、新增城镇人口40万。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产业发展为支撑,山区型、浅丘型、城郊型三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为抓手,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产村相融发展。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打捆投放项目、资金,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和新村聚居点建设,建成新村聚居点138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惠及43万农村人口,8个市级新农村综合体即将完工。实施乡乡场镇通自来水、乡乡场镇通天然气、乡乡建有敬老院、村村通水泥路、社社建碎石路、社社通广播、户户建砖房“农村七大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按照“规划管总、项目自定、审批简化、主体推进”原则,在贾家镇扩权强镇试点的基础上,新增四个试点乡镇,以授权、委托和延伸服务的形式,下放财权、事权、人事权三个方面51项县级管理权限,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36项,充分激发乡镇发展活力。
大力实施乡镇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乡镇建管所、国土所、财政所等部门管理体制,将条件成熟的主城区乡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稳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市城乡产权交易中心,全面完成集体林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严格执行全开放、零门槛户籍制度,出台并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外来人员本地化。
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用好用活天府新区、成都新机场金字招牌,融入成都、对接沿海,招商选资、招大引强,近三年签约引进项目156个,累计到位国内省外资金268亿元。成功引进四川机场建设、北控水务、北京东方园林、成都文旅等知名企业集团,先后与美国锐盛、德国林德、四川农业大学等企业院校携手合作,成功签约西南交大、西华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整体搬迁简阳,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
坚定实施交通突围,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水陆空并举、大中小配套,打通龙泉山、融入大成都,加快实施“三纵两横”高速公路、“六纵四横”高速铁路和“八纵十横”快速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多线连成都、市域大畅通的交通网络。近三年累计完成交通投入65亿元,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成简快速通道A段等一批大通道建成通车,全省唯一县级国家一级客运站建成营运,成都二绕、成安渝高速及石钟禾丰连接线加快建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575公里,建成快速通道6条、在建大通道7条,在建和开通的与成都连接的隧道达17个,建制村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80%,“成都区位、简阳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13年十项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完成投入20.8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148套,改造农村危房1306户、城市棚户区800户。社会保障、救助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农保覆盖49.6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9.99%。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市人民医院成为全省唯一县级三甲医院。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双特”行动经验在全省推广,被评为“全国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
文化“四百工程”活动扎实开展,羊肉美食文化、九莲灯民俗文化被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北纬30度·中国行》宣传报道。
坚持和谐共赢处理信访问题,用项目化举措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简阳被评为“全省十大模范管理城市”,群众归属感、愉悦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简阳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施资源资本化、工作项目化、运作市场化、发展非均衡化,奋力建设天府新区、冲刺全省十强,为全省实现“两个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2012年综合经济实力列全省173个县(市、区)第16位,连续3年进入全省20强,连续6年实现升位,连续4年被评为丘陵地区先进县。201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可望实现两位数增长,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打造天府新区新经济增长极,带动全域经济发展
把天府新区资阳片区规划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按照“建设新区、带动简阳、辐射资阳、全域发展”总体思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生态保护优先、民生改善为本,以机制、队伍、规划为突破,狠抓项目、土地、资金、招商四项重点,推动新区发展快速起步、重点突破。
签约引进川发展、香港世茂产业生态城、凤凰谷国际山水健康文化产业园、成空飞行员培训疗养中心等一批大企业集团和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232.5亿元的46个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7亿元,三岔湖环湖路西段东段、起步区次干道、长岛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和竣工,策划包装大型水上体育运动、景区湿地公园等总投资约700亿元的重点项目23个。天府新区资阳片区迅速成为项目、资金的重要聚集地,对全市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全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水平
坚持高端起步、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品质提升、集聚发展,推动产业体系从工业主导向工业、服务业主导转变。工业以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为平台,壮大“1+4+1”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打造培育10亿、30亿、50亿元企业,100亿、300亿、500亿元产业和园区。
培育了助推“神七”飞天的空分、拥有世界一流技术的南格尔、弥补国内大型船舶油雾探测器制造技术空白的宝兴动力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知名企业,亿元企业数量四年实现翻番、达151户,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面积18.7平方公里,成为首批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全省重点打造的25个营业收入超500亿园区之一。
农业立足毗邻成都的区位优势,坚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商品化销售,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建成特色种植业基地70万亩,“简阳晚白桃”、“草池草莓”享誉全国,简州大耳羊成为建国以来培育的第二个国家级肉羊新品种,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服务业以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为重点,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专业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天津亿联、广州唯品会、成都银行、遂宁商业银行纷纷入驻,初步形成商贸集聚区、“一港三园”物流园和旅游景区三大新型服务业功能体系。外贸出口连续五年超1亿美元,成功创建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
深入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以大城市、中等城市、中心城镇、特色小镇、新农村综合体、新村聚居点“六位一体”城镇体系和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六位一体”规划体系引领产城一体、产村相融发展,构建联动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组团发展特色城镇,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以城带乡、统筹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主城区沱江五座大桥连接东西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5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滨江路、健身街先后当选“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立足城镇和产业现状,以9个乡镇、8个区域为重点,加快打造产城一体单元,变单极突破为多点多极支撑,带动产城融合发展,力争8个产城一体单元五年产值超1000亿元、新增城镇人口40万。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产业发展为支撑,山区型、浅丘型、城郊型三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为抓手,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产村相融发展。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打捆投放项目、资金,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和新村聚居点建设,建成新村聚居点138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惠及43万农村人口,8个市级新农村综合体即将完工。实施乡乡场镇通自来水、乡乡场镇通天然气、乡乡建有敬老院、村村通水泥路、社社建碎石路、社社通广播、户户建砖房“农村七大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按照“规划管总、项目自定、审批简化、主体推进”原则,在贾家镇扩权强镇试点的基础上,新增四个试点乡镇,以授权、委托和延伸服务的形式,下放财权、事权、人事权三个方面51项县级管理权限,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36项,充分激发乡镇发展活力。
大力实施乡镇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乡镇建管所、国土所、财政所等部门管理体制,将条件成熟的主城区乡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稳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市城乡产权交易中心,全面完成集体林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严格执行全开放、零门槛户籍制度,出台并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外来人员本地化。
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用好用活天府新区、成都新机场金字招牌,融入成都、对接沿海,招商选资、招大引强,近三年签约引进项目156个,累计到位国内省外资金268亿元。成功引进四川机场建设、北控水务、北京东方园林、成都文旅等知名企业集团,先后与美国锐盛、德国林德、四川农业大学等企业院校携手合作,成功签约西南交大、西华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整体搬迁简阳,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
坚定实施交通突围,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水陆空并举、大中小配套,打通龙泉山、融入大成都,加快实施“三纵两横”高速公路、“六纵四横”高速铁路和“八纵十横”快速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多线连成都、市域大畅通的交通网络。近三年累计完成交通投入65亿元,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成简快速通道A段等一批大通道建成通车,全省唯一县级国家一级客运站建成营运,成都二绕、成安渝高速及石钟禾丰连接线加快建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575公里,建成快速通道6条、在建大通道7条,在建和开通的与成都连接的隧道达17个,建制村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80%,“成都区位、简阳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13年十项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完成投入20.8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148套,改造农村危房1306户、城市棚户区800户。社会保障、救助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农保覆盖49.6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9.99%。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市人民医院成为全省唯一县级三甲医院。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双特”行动经验在全省推广,被评为“全国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
文化“四百工程”活动扎实开展,羊肉美食文化、九莲灯民俗文化被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北纬30度·中国行》宣传报道。
坚持和谐共赢处理信访问题,用项目化举措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简阳被评为“全省十大模范管理城市”,群众归属感、愉悦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简阳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施资源资本化、工作项目化、运作市场化、发展非均衡化,奋力建设天府新区、冲刺全省十强,为全省实现“两个跨越”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