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Cu(Au)、Cu-Fe(Au)和Fe矿床中钙质夕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来源 :地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区夕卡岩的稀土元素(REE)分布模式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的直线型和以Ce、Pr或Nd为峰值的折线型。夕卡岩全岩中的REE分布模式基本上受石了石中的REE的分配行为控制。石榴子石富信LREE可能是承袭形成它们的初始物中REE丰度和分配行为的反映。石榴子天生中REE分布的不均匀性、石榴子石微裂隙及包裹体中REE的丰度可能是导致直线型和过渡型REE分布模式的主要原因。石榴石石中折线型REE
其他文献
以一种类似地层中蠕虫状无孔多胞孢的现代真菌孢子Corynespora joveolatum菌孢(竹棒孢)为样品,研究了地层中同类菌孢的原生烷烃生物标志物及其热解生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Corynespora foveolatum菌孢原生烃类烷烃组分主要
<正> 在苏联,冶金工业和动力工业的废弃物日益增多,目前,这些废渣的年排放量已超过20亿吨,相当一部分废渣未得到可靠的利用。 这些废渣含有表面活性物质,用机械化学方法对它
选择库车坳陷和雅布赖盆地两个烃源岩热演化系列,在 GC/MS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苯并噻吩类成熟度参数,如 MDR 4、 MDR 2,3、 MDR、 MDR’等的热演化特征,首次提出利用甲基二
在^210Pbex和^137Cs计年基础上,对采自洱海深水湖区沉积物柱芯进行了C inorg(无机碳)、Corg(有机碳)、N、S含量和P开矿分析。Corg生趣剖面具“沉降-降解-堆积”三阶段分布特征,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12.7g/(m^2.a)和7.20g/(m^2.a);降解速率常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