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

来源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128例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一年内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46例)和无复发组(8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患者的年龄≥80岁、吸烟、糖尿病、房颤、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服药依从性差的比例显著高于无复发组(P<0.05或4分、服药依从性差均是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94~5.025,P<0.05或4分,且服药依从性差的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复发,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同伴教育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抗凝治疗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aPTT、PT、T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凝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INR达标率(82.14%)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 以80例剖宫产术后下肢DVT患者为DVT组,以80例接受剖宫产的正常产妇为非DVT组.收集产妇资料,分析影响下肢DVT形成的因素.结果 DVT组与非DVT组在年龄、产次、吸烟史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体育锻炼、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OR=1.311)、糖尿病(OR=1.516)、D-D(OR=1.249)为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用于儿童患者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以200例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与对照组(穿刺留置针及采血操作分别进行).比价两组采血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血标本总溶血率为10.20%(51/500),低于对照组(14.40%(72/500)(P<0.05).分析不同抗凝剂标本溶血率发现,观察组干燥管溶血率为8.00%(8/100),低于对照组18.00%(18/100)(P<0.05).观察组抗凝血标本凝固率为4.50%(18/400),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3.75
目的 探讨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预防骨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VTE)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168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观察组采用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检测两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并比较两组围术期VT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P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目的 干细胞移植已为众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获得了良好的疾病改善效果.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Cs)凭借其样本采集的无创伤性、可周期性采集而获得大量遗传背景一致的种子细胞、优良的增殖活性及自体移植等优势,成为干细胞治疗中非常具有潜力的种子细胞.建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的、规范化的MenSCs分离、培养及冻存等操作流程,是保证MenSCs制品质量的前提,其不仅决定了MenSCs治疗疾病的效果,同时对MenSCs移植数量、移植时间窗及移植途径等临床使用关键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支持和保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CR)对冠脉多支病变进行部分血运重建术的冠心病(CHD)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195例多支病变的CHD患者被随机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98例,主要冠脉血管病变完全处理,接受常规治疗和宣教)和部分血运重建康复干预组(CR组,97例,对主要冠脉血管病变作部分处理,其余同完全血运重建组,并接受CR运动处方),两组均干预1年.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1年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6MWD)、健康状况调查简表12项(S
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早期护理干预模式推行前(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行髋部骨折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3例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从早期护理干预模式推行后(2019年12月-2021年6月)入组患者中随机选取53例纳入观察组.记录术后干预14 d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皮肤颜色、股浅静脉直径、腘静脉直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Homan\'征阳性率]、两组患者血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查阅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章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比较,TENS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数差(MD)=4.07,95%CI(3.05,5.08),Z=7.86,P=0.001],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1.03,95%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对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均分为常规对照组、AngⅡ组(使用AngⅡ培养),AngⅡ+空载体(EV)组、AngⅡ+SIRT6组、AngⅡ+阴性对照(NC)siRNA组、AngⅡ+SIRT6 siRNA组(AngⅡ组基础上转染SIRT6 siRNA)、AngⅡ+SIRT6+NC siRNA组及AngⅡ+SIRT6+Nrf2 siRNA组,各组样本量均为3.观察比较各组Nrf2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50例)和心脏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治疗,80例).心脏康复组根据患者治疗时机进一步分为1周内治疗组(每天治疗5次,每次30min,40例)与1周后治疗组(每天治疗3次,每次30min,40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分及预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