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的探究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森林覆盖面积逐年递减,再加上林木质量逐渐下降,导致森林资源越来越短缺,已经威胁到我国生态环境发展,更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营林造林作为解决森林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措施,应该值得人们的重视与研究。本文针对我国森林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更为科学的营林生产管理措施,促进营林管理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并对能够推动营林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产经营技术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森林资源;营林生产;问题;管理措施;经营技术
  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净化空气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而面临森林资源越来越短缺的局面,相关部门必须做出合理的解决。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提高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合理、规范造林,为林业发展创造更高的应用价值。在改进营林生产技术过程中,应以解决眼前营林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首要责任,首先是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其次是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最后再进行技术创新与优化的研究。
  一、目前我国森林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
  1、森林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森林管理不科学、不合理、管理模式传统、管理理念落后是导致营林生产效率低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森林管理中,为了便于管理,对树木种植的种类过于单一,一旦发生病虫害,会造成大面积的林地损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生态系统会受到破坏。同时,同一种树木的数量过多,种类较少,所种植的树木数量已经超出市场对该种树木使用的需求量,而市场需要的其他种类的木材却不能给予满足,出现种植的树木种类与数量与市场需求完全不符的情况。一来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二来林木资源浪费。
  2、营林生产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营林生产主要是以满足市场需求、满足生态平衡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实际上,我国营林培育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尤其在人工林培育方面,严重缺乏对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存在没有规划性与计划性的造林形式,更没有对造林的实际意义进行考虑,出现人工林与市场需求不符,培育水平过低,生产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结构不具备科学性特点,最终导致营林生产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3、基层林业技术制度不健全
  由于受到了之前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往往采用的是国家政策与政府行政命令相结合的模式,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基层林业技术制度。政府林业部门没有基层林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而农民的林业生产技术思想也比较落后,直接导致林业技术推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
  4、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困难
  近些年来,农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到城市去谋求发展,使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思想素质较高的农民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阻碍了林业技术在基层的全面推广。同时,国家林业部门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投入比较少,基层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林业技术推广。另外,专业的林业技术推广人才也比较少,导致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困难重重。
  二、营林生产的管理措施
  针对现阶段我国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基层林业生产技术,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管理措施:
  1、要根据林业市场发展的规律做好营林生产工作
  在营林生产工作中,林木的生长情况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指标,基层营林生产要善于运用高科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机械。一方面,可以提高林木的生产数量,确保林木的生产质量,提高林木的存活率,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指定相关的营林指标,完成相应的指标则可以享受额外的奖励。
  2、要根据林业市场需求做好造林工作,提升造林质量
  人造林的质量一直是林业部门与基层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为了提升基层人造林的质量,相关部门要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实行责任制和奖惩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选择培育林木,从苗木的抚育到后期的维护,都要严格管理,保证林木的质量和数量。
  3、创新和完善我国基层林业技术制度
  科学技术在进步,我国基层林业技术制度也应该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林業部门要组织专家对基层林业技术制度进行创新,从技术研发到推广,要形成一系列科学完善的制度,真正达到“科技兴林”的战略目标。
  4、进一步强化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各地林业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农民的培训,让农民成为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还可以帮助快速推广林业技术。同时,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林业技术人才,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三、营林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经营技术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营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下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经营技术:
  1、营林生产技术的改善
  在基础林业工作中,营林造林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较为繁重的工作。营林工作中,清理工作就需要针对不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清理方式,如大坡度的采用带状清洁的方式,而小坡度的林地,则一般采用全面清理的方式进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清理工作,在清理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对有益动植物进行保护,对阻碍林地生产的植物进行清除,对有助于林木生长的植被则进行保留。
  2、森林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防范
  在营林造林过程中,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对森林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防范。一般来说,采用的技术是通过植被防护带的方法,如在河边、谷边、山顶等地方保留植被,形成防护带,防止水土流失。另外,还需要借助养分回归的方法,让林木的枯叶和植被等回归林地,保持土壤的肥力。
  3、人工混交林措施的建立
  人工混交林主要的功能是充当隔离带,也就是隔离森林的火灾或者病虫害的蔓延。为了与自然的混交林更加贴近,在人工混交林建造过程中,不仅需要仿照自然森林的形式,还需要选择生命顽强且生产力高的苗木,这样不仅能增加森林的生命力,还会增加森林的生态稳定性,隔离火灾和病虫害蔓延的能力也会愈加强大。
  4、施肥管理工作的运行
  土壤的肥力对林木的生长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而土壤中自然养分随着植被更新程度增加,出现水浓度降低的情况,因此提供给树木生长的养分也减少。因此,在适当情况下,需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通过给土壤施加肥量,保持各元素平衡。
  参考文献:
  [1] 王欢,高巍,谷岩.四平地区营林生产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18).
  [2] 胡天明,吴江水.营林技术对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研究[J].绿色科技,20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发展不足导致小规模分散的农地难以有效集中,征地制度矛盾的加剧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压力明显增大。所有这些迹象表明,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已经刻不容缓。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宏观诱因分析表明,流转有助于缓解城市国有土地市场供求压力,提高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加农民集体收入和避免征地矛盾。基于此,本文针对四川省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问题,对四
长期以来,人们对水利一直存在着一种片面的认识,一是认为水利部门是搞水利工程建设的,其职责应当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二是认为水利应当为农业服务,没有把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颁布后,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后,水利部门的职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一个集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于一身的政府行政职能部门。水利部门作为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就是大力贯彻执行水法,加强水资源的
摘要:在现代农业领域中,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简介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现状  农业信息技术是通过信息技术采集、保存、分析、处理农业生产生产、管理等信息的技术,其应用可以为农业生产者、管理者以及研究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以促进农业发展。  一、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现状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发
摘要:只有通过正确的分析,了解和掌握农业机械节油的驾驶操作技术和车辆使用方法,并加以应用,才能达到农业机械使用中节油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机械;节油;选型;保养;维护操作  农业机械节油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牵涉的因素也很多,因此如何节约燃油不能只局限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应通过正确的分析,了解和掌握农业机械节油的驾驶操作技术和车辆使用方法,并加以应用,才能达到农业机械使用中节油的目的。  1 农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配套服务的组织、机构、方法和制度的总称。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为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全面了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全面提升科技为农服务水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分散生产和经营的农户越来越需要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促进农民增收的
对辽东地区玉米表施尿素效果的研究  贾丽丽  (爱阳镇农业站,辽宁凤城 118100)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135-01  1 试验目的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用工日益紧张,工价也水涨船高,随之农民在玉米生产上也研究省工的办法,即由以前刨垵追施尿素改为直接向地表撒施,且面积越来越大。为了探询尿素地表撒施的
为了探索前茬番茄后茬甜玉米的栽培技术,我站2014年在玉环县大雷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大棚越冬番茄轮作甜玉米栽培技术”试验,自2014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15年10月结束,取和了较满意的成果,现在总结如下。  1 茬口安排  番茄在2014年10月12日与11月5日移栽,2015年2月7日番茄开始上市至5月底收获结束。番茄收获结束后,利用高温季节及时闷棚半月,使大棚温度达40℃以上,番茄杆全面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225-01  1 东丰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  1.1 东丰县的基本情况  东丰县是吉林省辽源市的一个下辖县,其主要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分支哈达岭余脉,辉发河上游,是一个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区,全县幅员面积为2522,24平方公里。东丰县县城距离省会城市长春135公里,北与伊通县、磐石县隔
摘要:在北方由于水资源的匮乏,抑制了水稻产业的发展。对北方水稻实施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大力了推动了北方水稻的发展。通过节水灌溉的方式不但节水效果显著,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水稻的生长环境,更有效的提高了水稻产量,促进了北方水稻养殖生态环境的完善,以达到提高水稻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应用  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水稻产量较好,所以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林业工程发展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林业资源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林业工程良性发展,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森林生态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林业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从林业工程发展出发,就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发表几点看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