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 :南方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2228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安徽铜陵3年生油用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基肥种类及用量、栽植密度和追肥措施对油用牡丹植株生长状况及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用牡丹引种栽培后第二年的平均抽梢长度为28.53 cm、单果鲜重为9.39 g、干果出籽率为29.58%、干籽出仁率为46.35%。在考察指标中,单株结果数、一级分枝数和单果鲜重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达到40.20%、27.44%和13.55%,说明这3个指标的变异幅度较广,可进一步优化栽培条件从而获得更佳的表现。此外,通过极差分析发现基肥种类及用量、栽植密度对油
其他文献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创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就在于如何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如何坚持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如何与时俱
引进高精尖人才,建设全球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高校思政十讲》(成国一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改革,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这种“新”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领域,包括形势的新、思想的新、方法的新。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涉及方法的转变和思想的调
我们喝一杯水时在笔记本上写字时、吃退烧药时、建造房屋时,并不一定会联想到森林,但其实这些事情,乃至我们生活中许多其他方面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森林联系在一起。森林
水体和绿地作为城市的“蓝绿空间”,具有一定的降温功能,能较好的缓解热岛效应。国内外学者们对城市绿地、水体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城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大背景,国有林场逐渐进入现代化林业建设的新时期。国有林场作为我国维持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显得愈发关键。本文以江西
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态适应过程中,树种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种源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形态和生理特性。为了选择出适宜于江西省的苦楝优良种源,对40个苦楝种源的4年生幼林树高、
本研究以3年生油茶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有机肥、氮磷钾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以及不施肥处理下的油茶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
为了解不同菌剂对广西3种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土壤呼吸、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配施不同菌剂后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菌剂显著增加了土壤呼吸速率,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含量,并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多样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益加益菌剂对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最佳,马尾松添加益加益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
本试验探究了江西省森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今后森林的高效培育及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西省7个市随机选取56个样地,分为0~10、10~20、20~30、30~50、50~100 cm 5个土层并分别取土,测量各个土层的C、N、P含量并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研究发现,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C、N的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分别占0~100 cm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