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翻译了“盖世太保”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纳粹德国的国家秘密警察在中国被翻译成“盖世太保”。那么,是谁将纳粹德国的国家秘密警察翻译为“盖世太保”的呢?
    据史料,纳粹在德国兴起时,中国官方是根据发音将“纳粹”翻译为“南尖”,而“国家秘密警察”则翻译成“戈斯塔鲍”。
    1936年,国民党复兴社(又称蓝衣社,军统前身)的大特务,号称“复兴社十三太保”的酆悌(湖南湘阴人)出任驻德武官。酆悌下令复兴社属下的书店大量翻译出版介绍纳粹德国的书籍。酆悌觉得当时有关纳粹的翻译不好,让复兴社的书店在出版介绍纳粹德国的书籍时进行修改,比如将“南尖党”重译为“纳粹党”。但“戈斯塔鲍”的重译却把酆悌给难住了。
   酆悌當时的上司、驻德大使程天放是国民党“CC派”的骨干成员,而“CC派”与复兴社一直是矛盾重重。程天放经常拿酆悌的特务出身开各种恶意的玩笑。
   有一次,程天放当面讽刺酆悌“你号称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而你们复兴社豪气干云,誓要统领黄埔同学和CC系、政学系、改组派等各派系对抗,建立盖世功勋”云云,搞得场面很尴尬。
    有意思的是,程天放“复兴社十三太保建立盖世功勋”的讽刺之语却给了酆悌灵感,将“戈斯塔鲍”翻译为“盖世太保”。“盖世太保”这个译法出来后很快就流行起来,一直沿用至今。(摘自《文史博览》2019年第6期 松风/文)
其他文献
印度南部地区的马马拉普拉姆小镇是著名的胡麻产地和椰子产地,油浴是当地人常用的清洁方式,而椰子水更是人们的日常饮料。不像其他热带度假地区随处可见椰子树的宣传照片,马马拉普拉姆小镇上的椰子树已与当地人的生活融入一体,仿佛是椰神赐予的礼物。在小镇乡村街道两边随处可见卖椰子的摊位,绿皮的椰子有橄榄球形的,有圆形的。停下来选一个椰子,价格大概30卢比(3元人民币)一个,摊主站得笔直,拿着砍刀开壳递给记者品尝
期刊
八路军中少量的82迫击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国民政府所配发,另一部分则是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缴获得来。八路军利用这些为数不多的迫击炮,创造了炮打日本将军的辉煌战果。   据《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史》记载: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一部于1939年11月4日在旅团长阿部规秀的率领下经雁宿崖进犯黄土岭。7日,早已知情的八路军从四面八方一齐攻击黄土岭的日军,黄土岭之战打响。“激战中,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
期刊
《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  到黄冈的384小时》  〔以色列〕高佑思 马盖先/著  新星出版社 2020年2月   鼠年大年初一,我(高佑思,以色列中国留学生,北京自媒体工作室“歪果仁研究协会”创始人)和团队歪果仁研究协会的一些成员建了微信群,取名为“help Wuhan,help China”,开始为武汉甚至是中国的朋友找口罩,希望和中国的朋友一起度过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特拉维夫
期刊
“群众在家隔离时间长了,发几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老闷在家里啊!要看到我们取得这场斗争胜利要靠人民群众,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对群众出现的一些情绪宣泄,我们要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的一席话,饱含深厚人民情怀,温暖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对待公众情绪的基本原则: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遇到群众发牢骚
期刊
头戴黑色帽子,身穿涂蜡的黑色大袍,手戴手套并持一根木棍,最显眼的是脸上的鸟嘴面具,长长的鸟喙里另有玄机,这就是中世纪的“瘟疫医生”,也被叫作“鸟嘴医生”。他们行走于黑死病横行的欧洲,由于这身特制的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也防止感染他人。身染疫病的人们既对鸟嘴医生心存恐惧,却又盼望着他们的到来。   中世纪的欧洲曾经暴发大规模的“黑死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鼠疫,它是一种烈性的传染疾病,死亡率极
期刊
按照当时的定义,必须父母任何一方是葡萄牙人(通常是父亲)才被认为是澳门的“土生葡人”。   在许多比较小的餐馆,人们可以同时预订葡萄牙鸡和中式炒面,有些本地小饭馆则以这种方式把各种食物混合起来制饭。久而久之,“土生葡人”的饮食习惯甚至可以“用筷子吃牛排,用刀叉吃米饭”来形容了。   “土生葡国菜”顾名思义,终究是从本土的“葡萄牙菜”移植而来。比如著名的“葡式蛋挞”,其实也是由英国人将葡萄牙蛋挞带到
期刊
有人越发亲密,有人闹着分开,一场疫情,成为一面“镜子”,照出爱情不同的模样。“特殊的应急事件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情感专家张莎莎认为,疫情对情感的作用总体而言是积极正面的,很多人可能会重新思考和整理他的情感生活,比如打算離婚的会选择复合。还有一些单身的人,会更加渴望陪伴。  云恋   疫情阻隔了不少青年的时空距离,却挡不住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云相亲”“云恋爱”“云表白”等二次元相会方式
期刊
3月6日一早,在武汉市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负责护理病人的河北医疗队队员孙继红下夜班。傍晚收到全國妇联和当地政府的慰问信、礼物时,她颇有些惊讶,通宵忙碌的她俨然忘了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   而谈起这场征途,避不开那封临行前藏起的“遗书”。1月26日,得知疫情吃紧,34岁的河北省临西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孙继红多次找到领导,申请支援湖北一线。医院同意后,她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封“遗书”。孙继红说
期刊
四大名著当中,一部分是历史,一部分是故事。那些中国历史中发生的故事也少不了传染病,我们分开来说。  《红楼梦》中的天花   红楼梦中出现的传染病:天花。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病了,症状也是发热,贾府上下忙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来了诊断说:“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不是别的病。”这里大夫说的“见喜”就是天花。王夫人、王熙凤听了忙让人问:“可好不好?”大夫回说:“病虽然险,却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王熙
期刊
43岁的河南周口人申军良怎么也没想到,再次见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会是在15年后。2020年3月7日晚7时,这个注定被申军良永记的时刻。在儿子申聪被抢走15年后,他终于在广东增城警方的安排下,见到了期盼已久的申聪。至此,申军良漫长而又煎熬的寻子之路,算告一段落。申军良表示,将会用余生弥补对孩子15年欠下的父爱,并希望能把申聪留在身边,在居住地山东济南上学。  寻子15年,终于峰回路转   2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