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应用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B超定位ESWL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
  方法:分析2011年元月~2013年元月采用B超定位的60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结石200例,输尿管结石345例,膀胱结石55例。
  结果:一次结石完全粉碎率90.5%,二次碎石率9.5%。
  结论:B超定位的成功与准确性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B超定位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01-02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ESWL仍是多数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免除了开放手术和腔内碎石结患者带来的的创伤和并发症,ESWL B超定位准确,无辐射损伤,能动态观察结石位置,且对尿路阴性结石有独特优势,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我院2011年元月2013年元月采用B超定位ESWL治疗尿路结石6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元月~2013年元月,采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600例尿路结石患者中,男421例,女179例,年龄20~79岁,其中肾结石200例,输尿管结石345例,膀胱结石55例,结石最小的直径5mm,最大30mm,病程半小时~3个月不等。临床表现均为下腹部疼痛、腰痛,部分患者伴有呕吐、会阴部放射痛、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1.2治尿方法。选用凯信KX2000B/C全数字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定位,然后采用武汉兴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K3000—X型碎石机进行碎石。术前常规做血尿常规、血凝分析、B超、KUB、静脉泌尿系造影等,以确保碎石适应症。碎石前先用B超检查结石的位置、数量、形态、最佳探测部位及最短结石至皮肤的距离,必要时在皮肤上做好标志,选择最佳碎石途径和观察点。根据B超探测的距离、方向、调整反射器角度,机上探头位置和水囊高低,并在水囊和探头上涂抹耦合剂,然后患者上机,使原先做好的标志贴紧探头,一边微调碎石机的三维运动,一边在B超图像上寻找结石影像,使结石影像调至图像中心线上,测量结石至皮肤的距离,调节碎石机第二焦点的距离,使其一致,完成定位[1]。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仰卧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膀胱结石患者采用俯卧位并适当充盈膀胱。治疗电压为5.5~9.0KV,冲击次数800—3000次,碎石过程均在B超监控下进行。碎石后常规给予排石中药、解痉药等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多饮水,每日饮水量3000ML,适当活动。1周后复查了解排石情况及残石的数量与部位,两次碎石至少间隔7天。
  2结果
  患者一次ESWL完全粉碎结石543例(90.5%),二次碎石57例(9.5%),其中肾结石一次粉碎率84%(168/200),输尿管结石一次粉碎率93%(321/345),膀胱结石一次粉碎率98%(54/55)。
  3讨论
  目前ESWL仍是多数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2]。B超定位无辐射损伤,不仅能诊断阳性结石,还能诊断阴性结石,可实时监视结石粉碎和移动情况,跟踪监控,提高碎石效果,减少副损伤。家属还可以协助定位碎石,陪伴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
  3.1肾结石治疗体会。本组肾结石粉碎率84%,直径≤20mm的肾结石治疗首选ESWL。对于体积较大的肾结石,碎石前放置双J管会影响排石和引起患者不舒适,本组患者均未放置,而是采用多次低能量ESWL,避免形成“石街”。肾脏分为上、中、下三盏,B超能准确判断结石在肾脏中的具体位置,碎石后可以正确指导患者体位排石,肾上盏结石患者要求双脚原地跳跃,落地时双足跟接触地面,使跳跃对结石的震荡作用加强。肾中盏结石要求患侧在上侧卧位,间断叩击患侧肾区。肾下盏结石采取倒立位或膝胸卧位,并叩击患侧肾区。对于肾实质内结石,因碎石后无法排出体外,不宜进行碎石治疗。
  3.2输尿管结石治疗体会。本组输尿管结石一次粉碎率为93%,直径≤10m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首先ESWL。输尿管上段结石B超容易准确定位,结石随呼吸上下移动,嘱患者尽量浅呼吸,避免大的偏移。输尿管中段结石定位时要做好肠道准备,因为肠道气体、内容物不仅干扰超声定位,而且肠道气体可吸收能量[3]。这类患者嘱清晨禁食,减少肠内气体干扰,还可将B超探头稍加压力,将肠管内气体推开,还可以搏动的髂动脉作为标志协助定位。下段结石嘱患者充盈膀胱以利超声显示。
  3.3膀胱结石治疗体会。本组膀胱结石粉碎率为98%,直径≤30mm的成人原发性膀胱结石可选用EWSL。膀胱结石患者碎石时膀胱尿量以100~150ml为宜,如膀胱过度充盈可导致结石在膀胱内移动性大,命中率低,导致B超定位困难。且膀胱过度充盈使结石与腹壁皮肤之间距离变浅,以致须抬高B超探头支架进行碎石,而探头支架会阻挡部分冲击波能量,影响碎石效果。
  B超定位具有定位准确、成功率高、避免辐射损害等优点,是治疗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B超定位的成功与准确性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德义,李维学,杜天强,等.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输尿管结石[J].临床超生医学杂志,2006,8(3):183
  [2]许长宝,郝斌,王友志,等.X线下肾结石成分判断及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预测.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13-15
  [3]赵骥腾,杜州舸.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原因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8):632-6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普外科常见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总结普外科常见手术治疗时的切口选择和径路,并分析各类疾病合适的手术切口以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手术切口选择和径路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100例普外科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手术类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胫骨多段骨折患者24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124例,治疗组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保守方法,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快速恢复51例(41.13%)较对照组快速恢复12例(9.68%)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B.12+卡马西平的联合治疗与卡马西平单独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试验。入选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B.12+卡马西平联合治疗组与卡马西平单独治疗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三叉神经痛治疗情况。  结果:联合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止痛效果明显。  结论:联合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病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
期刊
摘要:高血压是当代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老年人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其主动脉钙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以及心血管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同龄血压正常者,老年人高血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与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应遵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以非单纯
期刊
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消渴丸口服药物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40例,采用消渴丸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选用格列喹酮药物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8周。  结果:两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过8周药物治疗后血糖检查均有所下降,两组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中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为更好的诊治急性腹痛患者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腹痛患者,对其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8.3%(94/120),有26例患者误诊,其中内科误诊10例,包括4例急性肠胃炎、2例肠溃疡、2例腹型癫痫、2例心肌梗死;外科误诊13例,包括9
期刊
摘要:探讨国内小儿支气管肺炎辅助治疗的临床进展,支气管肺炎是导致婴儿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外严重缺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合适治疗方法。国内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历史悠久,目前国内出现了许多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药物以及方法,本文针对近年出现的部分药物及方法进行详细讲解,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点建议。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辅助治疗进展方法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目的:结合具体的临床试验来分析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  方法:随机抽取在2012年9月到2012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五组服用不同的药物,统计数据结果并进行仔细的分析。  结果: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在服用相应的心血管药物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大部分都是情况好转,但是有部分患者病情加重。  结论:心血管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滥用药物,否则会严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凝血功能指标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其中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22例作为观察组,98例正常妊娠顺产或剖腹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PLT、PT、APTT、TT以及Fib进行检查,比较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发病时甚至发病前就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观察组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托吡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偏头痛患者94例,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氟西汀,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托吡酯,将其治疗4周、8周、12周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在4周、8周、12周的治疗总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