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审讯难点与问题实证调查和分析

来源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务犯罪审讯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激烈较量,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的增强、法律限制的增多、可用证据不足等给审讯带来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对职务犯罪侦查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对审讯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及常用有效审讯方法等进行了分析,认为侦查人员应科学合理地使用证据法、利用矛盾法、情感影响法、说服教育法和错觉扩大法。
其他文献
在许多传统的刑事诉讼程序中,被害人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仅仅是一名旁观者,或者一名目击者.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将被害人定位于当事人并赋予其一系列权利,但仍存在着
鲁迅对冯雪峰替自己代笔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不仅不满意,而且还不予承认。鲁迅在"两个口号"论争中对托派的忌讳,只是出于政治原则性的——当时他已经被共产党推举为文学上
通过并购来实现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一种新型技术外部获取路线,在国外已是成熟的获取关键技术和快速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对影响企业创新型并购绩效的因素进行了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有两种言说,以经济活动为对象的言说和以经济活动参与者行为为对象的言说。经济活动本身没有伦理性,参与者行为才是伦理问题的发生地,前者是价值中立的,后者可做
社会转型期,不同社会阶层产生多样化社区安全服务需求。为此,国家对社区服务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在新政策指导下,以警察为主体的一元社区安全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参与主体拓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