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垣曲汉代空心砖墓葬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空心砖开启了古代墓葬构筑材料的创新。在汉代墓葬的构筑中,空心砖对墓室结构的变化、空间的增加卯榫的形成以及构筑采用模印图案是古代一种集材料工艺、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创造性产品,采用多种异形构件,以及混用小砖以弥补其构造的不足。对了解本地区古代丧葬习俗、墓葬形制、演变和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空心砖 墓葬构筑 遗物
  空心砖墓葬,是战国时代中晚期开始出现,西汉时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大量流行,东汉时告绝迹,大批的出现是该地域劳动人民的一项创造,空心砖它能广泛用于宫殿、官署或陵园等建筑。秦统一中国以后,尤其是进入西汉时期,这类空心砖的制作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
  尤其是空心砖墓葬在我们国内发现非常少,这种墓葬主要分布在陕西、晋南和河南这一片地区。一个是代表当地在汉代秦汉时期的文化状况,一个反映在山西拥有藏品这么多,也是比较独一无二的。所以,晋南发现的汉代空心砖墓葬为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魂宝。垣曲偏居晋南一偶,空心砖墓室瑰丽多彩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尤为可贵的是,它那几座古墓鹿头空心砖的发掘,给汉代向前的演进,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2001年3月垣曲县王茅镇上亳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了古墓葬,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托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垣曲县博物馆对该取土场地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其中有5座空心砖墓葬。空心砖墓都是以墓室构筑采用大型附有模印图案的空心砖而成。这次发现的空心砖墓葬均是在横穴式的土洞内用空心砖建造墓室,并在一侧附有挖道一不规则的小耳室,墓葬虽有盗扰,但仍有留有陶灶、陶井、陶罐、钱币、铜环、车马饰件等文物。M18保存比较完整。
  M18,此墓主室长4.3米、宽1.9米、耳室长1.74米、宽1.3米,墓底、四壁及墓门均用空心砖砌置,空心砖上模印有鸭、树木、铜钱与几何花纹图案,最大的一块空心砖长1.49米、宽0.47米、厚0.2米,墓内出土的“大泉五十”钱币,与河南洛阳烧沟汉墓的分期,年代应在西汉新莽时期,其它四座墓的性质、出土物皆与之相似。
  年末,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小浪底移民工程,在上亳墓地发现和发掘大批东周及汉代墓葬。墓地南北长1400余米,东西宽1200余米,在1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165座,其中汉代墓葬55座,規模较大,排列有序,由墓道、封门、墓室、耳室组成。可分为小砖封门土洞墓大型空心砖封门土洞墓和大型空心砖建造砖室墓三类。
  墓道呈长方形或梯形,长3米左右、宽1.0-1.6米,在墓道的后端、两壁或一角有脚窝分布。封门砖分两种,一种是用小砖或未经烧制的土坯砖错缝砌筑,平面外弧,多用于士洞墓;一种是外侧用小砖
  内侧用大型空心砖砌筑。小砖砌筑结构同前者,空心砖由10块或11块组成,为门框、门槛、门扇(门扇为两扇或三扇组成)、门楣及门楣之间所饰的鹿头和鹿头两侧的直角三角形斜砖组成。
  墓室和耳室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土洞结构,墓室底部用小砖、空心砖或石块平铺;二类墓室为空心砖砌筑。耳室为土洞结构;三类墓室、耳室均为空心砖砌筑。第三类墓葬共发现11座,以前清理3座,这次清理7座,另有座已被破坏。
  此类墓葬制作考究,墓道周壁壁面光滑,墓室所用空心砖,两明面部分均用单模印制满饰繁缛的花格纹,有飞禽纹、树纹、圆形花点纹、窝叶纹、三角形圆点纹、方形花点纹和云雷纹、五铢钱纹、菱形云雷纹等10多类,排列有序。
  M69,东北至西南向,墓道位于墓室东北部,长2.86米、宽1.54米、现存深2.30米。封门砖可分为二层,外侧用小砖砌筑,内侧用大型空心砖10块砌筑,计门扇2块,门框2块,门槛2块,门楣1块,门楣之上中部饰1鹿头,鹿头两侧各饰直角三角形斜砖1块。门扇高1.26米、宽0.60米、厚0.12米,正面周边饰菱形小型方格纹带,中上部饰一铺首,铺首两侧饰窝叶纹,铺首上部饰方形云雷纹和圆点纹间飞禽纹,下部饰方形云雷纹间圆点纹,背面均饰方形花点纹。门框长1.52米、宽0.44米、厚0.20米,上部内侧为了承担门楣饰有牙榫。正面饰窝叶纹和方形云雷纹间圆点纹,背面纹饰与门扇背面纹饰相同。门楣长1.50米、宽0.23米、厚0.22米,内侧边为了固定门扇,出有牙榫。正面饰方形云雷纹间三角形圆点纹。门楣过梁之上,中部置一长方形空心砖,正面饰一鹿头,两侧三角形斜砖两面均饰菱形云雷纹。
  墓室长3.70、宽1.60、高1.74米,墓室底部均用空心砖平铺两排,计20块,沿周壁于铺地砖之上砌墓室壁砖,左壁8块,右壁因留耳室门,立大砖6块,窄砖1块。大砖高0.84米、宽0.45米、厚0.12米,小砖高0.76米、宽0.24米、厚0.12米。砖面周边均饰菱形方格纹带,两侧各饰三角形纹带,内面均饰方形云雷纹间圆点纹。壁砖之上两侧各砌横砖4块,砖长0.92米,宽0.30米、厚0.12米。砖面下侧各饰鸟纹和窝叶纹一排,其上均饰方形云雷纹间圆点纹。墓室后壁均为横砖砌筑,计长方形砖6块,三角形砖2块,长方形砖大小与室铺地砖相同;长1.04米、宽0.47米、厚0.12米,所饰纹饰与墓室两壁砖纹饰相同;三角形砖长1.06米,底部饰方形云雷纹一排,其余均饰菱形云雷纹。墓室顶部由顶砖和斜砖砌筑,计16排,每排三块为一组合,横切面近八字形,斜砖为撑托顶砖和与基室壁砖相接,两端均留有燕尾形榫口。顶砖长0.70米、宽0.23米、厚0.17米,斜砖长0.91米、宽0.23、厚0.17米,两面均饰方形云雷纹间圆点纹。
  耳室位于墓室右侧,长3.28米、宽0.88米、高1.04米。铺地砖9块,大小和所饰纹饰与墓室铺地砖及墓室后壁砖形制相同。两壁各砌立砖7块,后壁3块,其中一块较窄,砖高1.04米、宽0.48米、厚0.12米,所饰纹饰与墓室壁砖纹饰相同,顶砖平铺于两壁砖之上,长1.06米、宽0.22米、厚0.12米。砖面所饰纹与室顶砖、斜砖所纹饰相同。
  墓室内随葬木两具,均置于两窄条空心砖之上,木棺已朽,棺底均铺草木灰一层。因该类墓葬多被盗掘,尸骨零乱。   这批汉墓随葬器物为陶罐、壶、灶、井、奁、博山炉等。铜质类有釜、弩机、盖弓帽、柿蒂形花饰。铜钱币多为五铢钱,个别墓出土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和货泉。铁器有剑、环首刀,长1米左右,剑鞘已,但木质痕迹犹存。其时代在西汉中晚期,个别墓葬晚到东汉早期。
  1971年12月25日在长直乡原峪大队沟西小队发现的空心砖墓葬规模的,品位高,器物多,墓葬南为王垣公路,东西为丘陵,北靠河,墓在沟西断崖处。弧形顶,墓室长8.4m,宽2.85m,高为2.4m,棺床高0.30m,长为2.2cm,宽2.85m,墓门用特制的空心砖做成,门的上部有一鹿头。
  出土的器物:陶器有壶、罐、灶、井、仓等,铁器有长刀、长矛、匕首,铜器有弩机,玉器三件,钱币有小泉直一,货泉4枚,五铢80枚,大泉五十1枚。
  空心墓葬在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均有发现,但多为小形平顶砖结构或小砖间空心砖弧顶墓葬,如此规模用大型空心砖建造的弧顶墓葬还较为罕见。
  据县博物馆原馆长吕辑书1976年12月7日考古日记记载:长直公社西湾大队群众打窑时发现了一处汉墓,墓的方位偏东5°,南北方向,墓道15m,墓内砖结构,拱形顶,有前室、中室、后室,前室东边是耳室,放有罐、盆、勺、碟、灶、觚、双耳杯、圈、仓、陶案等20余件,铁器有铧、剑,还有五珠(铜钱)。
  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鹿头纹门楣空心砖共四块,2016年年终山西省全国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举办展览中作为珍品参展。据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赵志明介绍,汉代空心鹿砖在国内并不多见,有些流向海外,是秦汉时期特殊的墓室风俗。
  汉代鹿头纹门楣空心砖,位于汉墓空心砖墓墓门中部,两阙中间有一块瓦珑顶墙体,正中高浮雕一鹿头,并浮雕出鹿耳和鹿角,鹿耳平伸,两个鹿角呈圆弧形向上直达砖檐,双阙外各立一块三角形空心砖。汉龙空心砖,泥质、长方形,正面阴饰车马鸟兽钱纹动物纹,两侧与底均素面,内空,两顶头有长条形镂孔。
  墓葬建筑中的空心砖,以现有的考古资料为基础,空心砖墓和空心砖印模图像的制作技法、题材内容的组合等方面,因地区、时代不同而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结合印模图像题材、内容的功能和所反映的社会意义,分为早、晚两期三段。 空心砖印模图像的产生、发展和最终被实心小砖画像取代,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空心砖墓发展、演变的过程。小砖取代空心砖后,墓葬形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进一步宅第化,但空心砖的印模图像装饰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小砖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分布地域进一步扩大,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空心砖高50厘米,长34.5厘米,厚16.5厘米,泥质灰陶,整体呈长方体,中空,砖前面较宽,上面亦泥塑---鹿头,其眉目清晰,鼻孔深园,嘴巴大张,眦牙裂齿,两尖叶状耳紧贴砖面向两侧张开,鹿角亦呈虬枝状向上又出,鹿面部瘦削而显机警,威严而又吉祥。
  根据该空心砖边缘的接痕和修胎痕,可以推测出其制作方法:先用工具切割出一定厚度的泥板,分别模制成砖的正面、侧面,然后将它们合拢,结合部位用泥条蘸泥浆粘接,形成主体构件,拍印各种平面纹饰如柿蒂纹、三角纹、斜方格纹等待晾晒一定时间后、在其表面或主要部位堆加细泥,采用堆,捏、塑、雕相结合的手法;再结合模制技术来处理眉眼等细部,在立体造型与陶器表面的结合处抹压粘接,最后修坯入窑烧制,胎体未干时,在两侧各挖一个圆形透气孔,为的是在烧制过程中使陶器内外保持相同的温度和气压,防止烧制时器物做裂和变形,即便如此在结合处偶尔也还会出现烧裂现象,这种立体制陶方法集商周秦以来我国制陶工艺之大成繁缛,制作精细,鹿形象逼真,体现了当时工匠娴熟的线刻、陶塑技艺,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
  垣曲县是晋南区域发现汉代空心砖墓较多的地区之一,对了解本地区古代丧葬习俗、墓葬形制及空心砖墓的发展、演变和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磨石冲渣场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渣场布设原则,针对水库项目在开发建设中产生的弃渣情况, 从水保角度分析弃渣场选址的合理性, 并根据当地的地形、水文及气候特征, 采取了经济技术合理可行的水保设计方案。  关键词:弃渣场 选址分析 水土保持设计  1、磨石冲渣场概况  磨石冲渣场为兴仁市陈家田水库弃渣场,渣场位于水库左岸磨石冲邻谷上游右支沟内,距离坝址直线距离约1.3km。槽谷挡渣坝以上集雨面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有其内在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要将红色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互相依托,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红色精神的育人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
期刊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尤其是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2017年国土资源部决定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这也是第一次全国性的国家国土调查,其意义重大,其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了解我国国土资源利用以及发展的现状,以2016年年度土地变更数据与最新高分辨率影像为基础,对当前土地利用情况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
期刊
摘要:圆柱绕流问题广泛存在于航空、水利、建筑工程中,目前对圆柱绕流的的研究,主要分为解析研究阶段,物理模型研究阶段和数值仿真三个阶段,得到了单双圆柱以及圆柱群的绕流规律,但圆柱的受力特性和尾流流场结构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基于此,本文以蜡烛试验对圆柱绕流的尾流流场开展实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圆柱绕流,蜡烛,尾迹流场  圆柱绕流作为一个典型的流体形式,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水
期刊
一、我国机动车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立法之演变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前之立法及相关状况  《民法通则》颁布前,我国仅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问题。  《民法通则》颁布后,第123 条确立了以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来处理机动车交通事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许多地方出台了所谓“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规定,招致学者猛烈的抨击。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及修订之相关状况  1、《道路交通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将造型与装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具有鲜明历史特色的文化,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可以巧妙的在传统陶瓷技法上进行创新,将装饰艺术和造型审美进行有机结合,使其体现人的审美特征和创造美的能力。陶瓷艺术在中国流传发展至今,承载着无数陶瓷装饰艺术前辈工匠们的心血,记录着陶瓷技术在不同时代下的技术表现方式,蕴含着中国光辉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陶瓷
期刊
摘要:本文对适用于SMT工艺的自主研发真空回流焊炉进行了介绍,包括了设备组成、传动的设计、真空腔的设计、抽真空系统的设计以及传动逻辑控制原理。简要的介绍了真空回流焊炉的设计思路及应用,为回流焊工艺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  关键词:回流焊炉、传动、真空  1引言  热风回流焊一般采用加热器和风扇使炉内空气或氮气升温并循环来均匀加热工件,具有加热效率快、温度均匀度高等优点,同时也带来处理后的焊接空洞率较
期刊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创新意识的提升,对于幼儿创新意识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也被日益的重视起来。由于幼儿还未形成健全的思维以及思考问题的模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偏重于趣味性。以游戏活动的角度出发,更能促进有幼儿的学习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基于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会制定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意识到幼儿的思维与成年人的思考
期刊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高度逐渐增长,这样就使得电梯成为高层建筑的必备设施,并且直接关联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所以,注重对于电梯的检验,尤其是需要落实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装置。一旦电梯超载,就可能导致电梯制动失效的问题出现,进而引发严重的后果,造成安全事故。了解电梯超载保护装置检验的具体方法,这样就能够满足电梯超载保护装置检验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电梯;超载保护装置;检验  在电
期刊
摘要:本文以第四轮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为背景,利用四川省2014-2019年煤炭产量数据成功建立了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四川省2021-2025年煤炭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较为理想,并利用预测结果对四川省未来煤炭供给结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灰色模型;新陈代谢模型;预测;煤炭;四川省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