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方法浅论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要上好实验课,首先要使学生做到“三熟悉”
  1、熟悉实验原理
  夸美纽斯曾说过:“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因此,在我们的每一节实验课之前,都应使学生了解他们将要学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等等。比如,在讲解“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理解本节实验课其实自始自终都围绕着三个反应式进行的:①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②脂肪+苏丹Ⅲ橘黄色(或脂肪+苏丹Ⅳ红色);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学生理解了实验原理后,就非常清楚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了,他们能够很快地将桌上的材料与试剂作了分组,并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能根据实验现象准确的判断他们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2、熟悉实验材料
  我一般不提倡学生在做实验前,不作任何思考地去查看本实验的材料和试剂,而是会让学生在理解了实验原理后,告诉我他们想要完成此实验,所需的材料是什么。一般来说,学生会很快地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有时也会有差错。
  还是以“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为例,学生可能会认为甘蔗也可以作为实验材料,那么说明学生对还原糖的概念理解不清楚,此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并适当巩固还原糖的概念,效果较好。同时,由于这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亲身所遇的问题,往往记忆深刻,在以后的做题中不易出错。
  3、熟悉实验试剂
  对于实验试剂,往往学生在了解实验原理后,给出的一般是几种主要的试剂,而且对于试剂的使用也不是很熟悉。此时,我往往会采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积极思考,最后只要给我一个接近的答案便可。
  如,在讲解“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我会先讲清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几种浓度的NaCl溶液估计会在什么时候使用,此时学生的兴趣往往会很浓,积极性也很高,他们会告诉你在他们预测的哪一步使用哪一种浓度的NaCl溶液,然后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求证的想法进入下面的课堂学习,一旦发现自己的设想与书上的一致时,他们会很兴奋,效果自然很好了。
  二、课堂阅读、使课堂教学更丰满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过于注意教师讲授的内容,以及黑板上的知识点,从而忽略了书本内容在学习上的地位。以至于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学生拿着笔记本或是指着作业中的某一道题,问书上哪里有这部分的内容。我想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而“课堂阅读”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缺陷。我们可以在每一节实验课的最后,与学生一起拿起课本,将本节课的书本“课文”浏览一下,并在某些地方进行精读,同时该划重点的地方,指导学生划一下,这样可以将学生刚学的“零散”知识点进行整理。我想這样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整节课的教学也就显得更丰满了。
  三、活跃思维,课堂的灵魂
  现在的很多学科,尤其是我们的生物,在很多地方都不仅仅要求学生单纯的了解或掌握某一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求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前后联系,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而生物实验课,自然也不例外。我们要求学生能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从而加深理解;或者是在某个新知识点上能利用之前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发挥联想,做到举一反三;更甚者,我们要求学生能产生某些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将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消化”。
  如在学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我们要求学生能将此实验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进行对比,对比的依据是两实验都用到了洋葱。另外,在学习“观察植物细胞质流动”实验时,我们希望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把细胞质与叶绿体的关系想象成河水与船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细胞器与细胞质基质的理解;当然我们还要求学生能产生某些创造性的思维,如在学习“酶的专一性”实验时,学生竟能提出“胃蛋白酶能把胃自身催化分解掉吗?”从而加深了对酶的反应条件以及细胞膜结构的理解等等。总之,课堂上,学生活跃的思维,便是课堂的灵魂。
  四、课堂演示,教学做合一
  对于生物实验课,课堂演示自然是少不了的。因为不论学生课前如何地去预习研究,对于真正的实验操作以及操作的规范性还是要教师去教授的。所以,课堂演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在讲台上“一是一、二是二”的做传统的演示,那么,本应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永远只是“旁观者”,并且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假如能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演示中来,那么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我们以“新陈代谢与酶”这一节课中的两个演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及“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为例,在课堂上,每一个实验我们都可以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上讲台与教师一起做实验,当发现老师请了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立刻集中到讲台上来,然后教师再请两位同学各取一支试管,分别按照教师的讲解操作,同时,请下面的学生密切注意两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有误,如发现有误,教师就可以根据此时现成的例子加以纠正,并趁机教学生如何正确操作,以及本实验应该注意些什么,必要时,教师应亲自操作演示,这样一节课下来,效果往往比单纯的教师演示教授要好。我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中应做到“教学做合一”,他是这样解释“教学做合一”的:“事怎样做就怎样教,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我觉得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以上是本人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之,我认为,高中的生物教学必须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理解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使他们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和方法,为他们获取新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站在时代前语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判断。将这一思想置于具体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就要求经济社会活动要以科学技术作为创新的动力源,以科学技术
《尚书》所云: 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可见中庸是一种高明的智慧和境界.我认为,在项目管理中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正义,就没
伴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在市场转型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具有系统性,但核心问题是产权问题。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产权的含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不论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态度如何, 也不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建立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方面做了多少工作, 更不论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效果如何,对会计行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趋于完善并表现出了一定的国际趋同性碑。毋庸置疑的一点是, 以前只是个别国家或地区的个别行动, 现在已经变成了全球性的话题。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国际会计界对于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的普遍重视以及我国中
期刊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辩证法,加与减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的事加了就强,可是,有的事减了反而强,不是“加强”而是“减强”。比如,“文山会海”减少一些,不需要办的事少办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速公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就,并初步形成了贯通全国的公路主干网系统,其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投资、社会和地方筹资,但是由于中国国情方面的局限,在实际建设中,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通常都是银行贷款,再加上政府实施的计划性的行政政策导致高速公路融资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高速公路;融资方式;企业融资效率  前言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是促进国
一rn与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我国社会结构从一元向多元转化的历史情景中,中介组织作为一种和传统形式迥然不同的特殊的组织架构,经过近几
近年来,义乌市围绕覆盖立体化、制度规范化、活动正常化、干事有队伍、服务有作为、工作有保障的“三化三有”工作要求,积极实施“以塑造企业品牌铸就党建品牌、以树立党建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到2008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银团贷款余额占全部公司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1%,与发达国家的20%以上相差甚远。城市商业银行因各据一方、各自为战,银团贷款规
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共同确定了沈阳等10个城市开展试点,计划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总投资351亿元,并鼓励由企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