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办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下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学生就业现象引发思考,分析了现行课程的设置存在的弊端和学生就业不稳定的原因。探索以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为出发,调整变革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法。
  【关键词】课程设置;岗位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47-02
  一、就业现状引发的思考
  本文的调查对象厦门海沧职业中专学校与厦门温馨国旅、厦门波塞东海上有限公司建立了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关系,期间不乏成长起来很多优秀的景区讲解员、乘务员等,他们不仅得到企业的认可也得到游客的好评,个人收入也是相当丰厚,年收入堪比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每年都有大批的实习生抱着淘金梦走向了实习岗位,结果没几个月时间,很多学生提出离职,坚持留下锻炼并成长起来的只是少数甚至个别。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岗位工作呢?由此引发思考: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的专业技能没有达到企业的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吗?还是二者之间的标准不一致,企业用工的岗位能力需求标准与学校、学生的认知不一致?还是现行的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岗位工作能力需求脱节呢?
  二、传统课程设置依据与弊端之分析
  (一)按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设置的课程体系是造成学生低质就业的原因之一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旅游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结合本校师资情况进行调整。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行業标准,缺乏地方特色,更不能体现地方企业文化,岗位业务能力需求。此外,教学指导方案从形文到发布,再到各校参照执行,其间经历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企业的业务范围是随着社会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相应的企业员工岗位工作能力也随之变化。按照固定不变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培养的人才势必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因此,按照教学指导方案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导致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而辞职离岗的原因之一。
  (二)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也是造成学生低质就业的原因
  中职学校在参照教学指导方案进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一般也会根据学校现有师资情况开设课程。而中职学校教师队伍更是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众所周之,我国中职教师大多是从院校毕业再走向院校从业,只要达到相应学历层次要求,再通过入职辅导和在职培训等非系统化训练则可以成为一名职校教师。由于职校教师缺乏企业从业经历,很难在授课中将代表企业的新理念,新技术传递给学生。教师非职业化,专业素养不强不专的现状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后无法适应企业岗位工作而离职离岗的原因。
  此外,学校采用的教材版本过旧,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已无法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求,形成专业技能的滞后性。
  (三)宽基础,泛专业课程也是造成旅游专业学生就业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全国中职生职业技能大赛“中餐宴会服务”这一赛项参赛选手的专业范围,大赛组委会明文规定是中职旅游专业和中职酒店专业,就是说教育部门也认定了旅游专业学生和酒店专业学生都要学习“中餐宴会服务”这一技能。
  笔者在一个全国中职教师50多人的Q群中发起调查,发现被访问者所在学校不论是旅游专业还是酒店专业都开设酒店餐饮,客房服务课程。
  为什么很多学校都要采取这种宽基础,泛专业课程的做法呢?大家都知道酒店需要的人力最多,学校之所以安排旅游专业学生学习酒店专业课程,目的就是多一个就业机会,以此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酒店就业流动性强,收入低,很多学生被就业后,很快又辞职离岗。这也是中职旅游酒店专业学生低质就业,就业不稳定的原因。
  我们发现;不论是教学指导方案或教材的落后、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还是宽基础课程设置的原因都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对接契合度不够的问题。
  怎样做才能保证课程设置对接企业需求呢?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对接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是前提和基础。
  三、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认知状况与课程设置的关联性
  为了了解旅游专业学生、老师对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认知情况,我们以学校联办企业厦门温馨旅行社和厦门波塞东海上有限公司及应届实习生、历届优秀毕业生、企业管理层、学校专业教师、学校管理层等为调查对象,调查了解学生、学校教师对企业岗位工作能力认知状况并分析学生就业实习工作稳定性低的原因;对学校专业教师和学校有关管理层进行调查,目的是希望借学校对企业岗位工作能力认知的现状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产生群体共识效应,促进课程设置对接企业需求起到一定的孵化作用。
  (一)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造成学生对联办企业岗位工作能力认知缺失:
  1.应届实习生的问卷情况:比如实习初期、中期和后期“以你对企业的认知情况,你认为学校是否需要加强或者普及学生对企业的岗位工作业务能力的认知”认为有必要均为67%;“你在哪个工作阶段对岗位工作业务能力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实习中期占24%,实习后期占43%。
  2.优秀毕业生的问卷情况:比如“你在哪个工作阶段对岗位工作业务能力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工作适应期占30%,工作稳定期占70%;“你认为学校有必要加强或者普及学生在校期间对岗位工作业务能力的认知吗”认为有必要占100%。
  从上面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100%实习生和优秀毕业生都选择了学校有必要加强或者普及学生对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的认知,说明学校目前的有关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对联办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的认知,学校对上岗前岗位工作能力认知的讲解介绍或者培训有待加强,数据也说明了这种认知的必要性,即相关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实习生对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的认知在实习后期才比较全面,大多数优秀毕业生也认为在工作稳定期对岗位工作能力的认知是比较全面的,说明学生个体在实际工作中对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的认知情况会不断加深,学校应该较早地让学生接触了解这方面的认知,也就是相对应的课程越早开设越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学生就业选择的主动性稳定性。   (二)专业教师和学校管理层对联办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认知有待提高的现状也是学校课程设置固化不变的原因:
  ⑴每学期教师下企业的时间,一星期以内4人,两个星期以上2人,一个月以上2人,没去的8人。
  ⑵您对联办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了解的状况:了解一些和有待加深了解各占16%。
  ⑶您愿意下企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企业的岗位工作能力的需求,选愿意利用休息时间4人,愿意利用工作时间8人,工作或休息时间都可以4人。
  数据说明教师和学校相关管理层下企业时间是比较少的,学校对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认知有待提高。中职老师大多来自学院,只有个别老师曾经在企业短暂任职。由于各种原因,老师们很难有机会接触企业,对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不了解,不熟悉,很难在课程设置中做出调整或者在课程教学中传授新技能新知识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学校管理层同样不了解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而很难意识到管理工作的不足。因此,学校教师对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认知的现状限制了对课程设置的改革,是造成传统课程设置固化不变的原因。同时调查数据也显示,老师们很愿意走进企业。学校如何与企业对接,学校管理层如何创建有效机制,为老师走入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业务,熟悉企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等搭建平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些都是学校管理层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学校、教师对行业和联办企业文化、业务、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的认知也是学校变革课程设置的有效保证。
  (三)现行课程设置体系与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对接契合度不高是造成学生离职离岗低质就业的根本原因
  通过走访、面谈、qq、微信等方式,针对企业的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向本文调查对象联办企业厦门温馨国际旅行社的有关负责人和优秀的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景区讲解员这一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较强的口语沟通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兼备对游客的心理推測能力、导购能力,以及厦门各种工艺品特产美食的推介能力和茶艺讲解销售能力。例如:厦门鼓浪屿馅饼的制作工艺、珍珠贝壳的鉴别、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品饮,鼓浪屿的建筑美学、钢琴文化、鼓浪屿的名人、鼓浪屿的发展史等等。所有这些与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相关的知识在学校课堂上是空白的,很多实习生表示在短时间内要消化这些知识还是很有压力。如果学校能将这些与岗位工作关联度密切的文化技能,甚至于企业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工作困难……融入到课堂,贯穿到学生的三年中职生涯,相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都会有很大的积极性。同时,当学生面对工作中的困惑挫折,也能坦然面对,从容应变。
  厦门波塞东海上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联办校实习生进行船上木偶戏表演培训、航线行程讲解培训、导购销售培训、闽台区域文化等相关课程的培训。这些课程也是学校现行课程体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学生因短时间内无法学习并运用这些知识而离职离岗。可见,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关联度有待提高。
  调查中,一些优秀毕业生也对学校课程设置提出宝贵建议,例如能否考虑增设与企业业务需求密切关联的课程。温馨国旅的优秀毕业生则提出加强导购和茶艺销售以及鼓浪屿文化的培训;波塞东的学生则提出希望能加强闽台文化知识的课程,提出导购销售技巧是船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同时他们也提出能否将一些与就业无关的课程删除或者减少课时。
  企业管理者表示希望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一定的导购销售能力,善于讲解、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同时又都提及要具有闽南茶叶品饮和销售的能力。
  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企业对岗位工作能力的需求与学校现有认知存在较大差距。学校对企业岗位业务、岗位工作能力需求认知大多是从行业角度出发,以教育出版社的旅游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结合学校现有师资做适当调整,很少从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出发来设置课程。学校参照的教学大纲或教学指导方案几年或者十几年不变,课程设置也基本不变,按照统一标准,掌握固化技能的基层人才在企业发展初期还是能满足需求的,但企业随着市场需求而快速调整变化发展,学校培养的固化统一模式的劳动力势必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最终难免出现企业人员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学生又很难以适应岗位的两难局面。
  现行课程设置体系与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对接契合度不高,按照现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企业的关联度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是造成学生离职离岗低质就业的根本原因。学生在校期间和实习初期对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的认知是欠缺的,有待提高和改善;教师对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的认知也有待提高;充分了解联办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以企业岗位业务能力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此制定相应课程是调整改革现行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四、以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变革中的探索
  综合企业管理者、优秀毕业生、企业员工、实习生等关于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对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学校管理层参考采纳:
  (一)以现行课程体系为基础,紧密结合联办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以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开设培养该职业技能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以多家企业的共同需求为出发点,设置专业通识课程。建议旅游专业增设:旅游心理学、导游口语技巧、导购销售技巧、闽南茶艺等课程,培养学生服务于不同企业的通用能力,培养公共人才。
  (二)以订单培养、联合办班为单位,增设企业岗位文化课程。例如:对联办的厦金航线班(波赛东班级)可以考虑以增设企业岗位文化课程的形式,讲解闽台区域文化,航线行程沿途讲解,甚至木偶戏表演等;对联办温馨国际旅行社导游班增设的企业文化课程则包含鼓浪屿建筑文化、钢琴文化、鼓浪屿名人、厦门工艺品美食特产的推介等内容。通过开设企业岗位文化课程进校园的形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走近企业,了解企业的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企业特色岗位工作能力,以满足企业特色岗位需求,籍此缩短学生岗位工作的适应期,提高学生就业稳定性,解决企业和学生用人就业两难的现象。
  (三)删减有关宽基础范专业理念下的部分课程,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及优秀毕业生实习生反馈的信息,同时结合国务院在2016年年底公布的取消酒店餐厅客房服务员资格认证的通知,建议将旅游专业中的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专业课程删减或者以选修课、兴趣小组课的形式保留。
  (四)为了保证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关联性和先进性,建议学校建立有效机制,保障专业教师下企业见习或参与企业管理、基层服务等的时间、次数和调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以企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变革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认定主体的权威性有待学校认可。
  (二)专业教师和课程设置成员参与企业管理、参与企业基层服务是学校认知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需求的有效途径,如何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是双方需要共同探索的难题。
  (三)学生对企业岗位工作业务能力的认知通过哪些课程和形式贯穿于入学初至择业就业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旅游局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编.新编导游服务.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
  [2]刘云洲.对中职生岗位能力及培养体系的设计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学好数学这一门学科,是我们一线小学数学老师的当务之急。同时,新课程理念对小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充分的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小学生自主的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的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的落实新课程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数学;兴趣  【
因学会工作的需要,经在京常务理事会讨论,并分别经全体理事和全体常务理事通讯投票表决,决定增补杨振业同志为常务理事,决定增聘杨振业、吴忠明、黄大地和王洪宾同 Due to
PVW-2800P型录像机出现ERROR-20时的故障检修吴玉友安徽电视台SONY公司的PVW-2800P型录像机中没有丰富的维修菜单和自诊断功能。当录像机某部分出现故障时,自诊断系统就将故障码立即显示在控制面板的计时器上
【摘要】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而教学的有效性却越来越低,因此,教师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43-01  近些年,在教育不斷的改革的情况下,注重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
【摘要】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这是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主要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科学好奇心培养重要性加以阐述,然后就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好奇心的方法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好奇心;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传授数学知识,而忽略了数学思想、精神、方法、观点、思维能力、数学美等数学技能的培养,往往这些对学生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是最重要的数学素养。只有培养和提高技校生的数学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技校生的数学素养,是广大技工学校数学教师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關键词】技校生;数学;培养;数
目的 探讨Ceka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在双侧或单侧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Ceka冠外精密附着体为27例游离端缺失的患者制作附着体义齿,从主观感觉、临床和X线检查三
【摘要】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概括为一句话;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教学的开端,教学的主线,教学的归宿。  【关键词】问题;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46-01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根据新的课程理念,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
济宁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于1992年7月1日开办。六年来,它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不断地调整节目内容和形式,适应听众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地增强精品意识,提高节目的档次和水平;不断地发挥
为了解大学教职工肛门疾病患病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保健教育,笔者对太原某大学教工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太原某大学应参加体检教工4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