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规 辟蹊径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活动,而对艺术而言,其最致命的杀手是创造力的委顿与丧失。古往今来,大凡传之不朽的文章无不视创新为终极目标。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作品中,无论是《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还是《红高粱家族》《酒国》和《檀香刑》,那亦真亦幻充满魔幻色彩且交织着山东高密东北乡历史和传说的文字,无不给读者带来閱读上强烈的新奇感与满足感。高考作文虽然不要求像作家那样追求写作风格上的创新,但是想一想,阅卷教师每天要评阅那么多作文,同样一个题目,如果一篇接一篇都是相似的立意、相似的构思、相似的表达,阅卷教师怎能不产生视觉上的疲劳甚至厌倦?在这种情形下,很难想象阅卷教师会给这些作文打高分。就读者阅读心理来说,他的阅读期待本质上是受到好奇心态主宰的——他总想从他人的作品中读到让他眼前一亮的文字。当他读到一篇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文章时,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开阔、认识上的洞达,更是一种艺术欣赏所具有的特殊的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想一想,每年的高考阅卷都是在夏天进行,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能给阅卷教师带来视觉上的“刺激”,使他们怦然心动,那就别想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从而得到高分了。这样说,并不是有意迎合阅卷教师的阅读心理,实在是作文作为准艺术形式在提交给读者阅读时,其宿命决定了其必须以追求新意为终极目标。
  制约作文出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常规的依奉与蹈袭。常规就是为众人所熟知的,多具备一般常识特征。比如一讲到小草,必想到顽强;一说到教师,必想到蜡烛;一提到母亲,必想到勤劳。不是说小草、教师和母亲不具备这些品质,而是说,如果我们的作文构思立意只是停留在这些被人说遍了的水准上,又怎能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鲁迅当年就说,第一个把少女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再把少女比作花的则是蠢材。因此,只有打破常规的绳束,追求不一样的构思与立意,才能使作文具有非同常态的表达效果,也就为作文被阅卷教师看好而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许多同学都碰到或者写过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一看“感恩”,想必许多同学会立即想到自己的长辈和师长,其中父母和老师差不多成了首选。如果大家都照此写下去,难免会形成思维“雷同”或“同轨”现象。这样的作文,如果没有非凡的素材和特殊的经历来表现,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就很难引人入胜。该如何破除这种思维上的常规形态呢?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他是以书信形式写的。
  写给一棵树的感恩信
  夏威夷竹兄弟们:
  你们好!我知道,你们是一棵不会说话的树。准确地说,你们不是一棵,而是一丛。你们七八个兄弟站在一起,长在一个黑色的高筒花盆里。你们来到我家已经快一个月了。其实在你们来之前,也就是去年快要过年的时候,你们的另一拨兄弟就已经在装点着我家的客厅了。它们那绿意葱茏的身姿,纷披的叶子,笔直的茎干、高挑的身影,在我家宽大的客厅里,虽然它们只是站在客厅的拐角处,但却还是那么醒目。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天,万木早已萧条、枯萎,但它们却给我家的客厅带来了春的暖意。
  可是到了今年下半年,它们渐渐枯萎,叶子一片一片凋落,最后只剩下几枝孤零零的茎干了。爸爸妈妈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能干着急。当最后一枝茎干干枯之后,爸爸无可奈何地说:“再买一盆吧。也许这一棵不适应这里的水土哩。”
  那天放学后我回到家,妈妈带着一位花匠从楼下搬来一个大花盆,呵呵,原来就是你们七八个兄弟啊!你们比去年的它们显得更壮,叶片也显得更开阔。特别是那绿意,更加沉着,仿佛涂抹了一层厚厚的绿颜料似的。你们伸展的那些大叶片,不仅纹理清晰,而且看起来十分厚实。“不错!这一次的夏威夷竹比去年的要好多了。”我凑近你们,用手抚摩着你们青翠欲滴的叶子,叶子挨挨挤挤,高高低低,我仿佛闻到了你们那淡淡的气味,那是混合着青草与花的味道。我站在你们身边,用手比划了一下,哇,居然比我还要高一大截哩,我又数了数,大大小小,有七八个哩。
  到了晚上,打开客厅里的灯,你们那葱茏葳蕤的身姿使单调的客厅一下变得生机勃勃起来。如果旁边再配上一幅热带海岛风景画——湛蓝的大海,飞翔的海鸟,摇曳的椰树林,让它做你们的背景,一定会让人禁不住浮想联翩,仿佛来到了你们的故乡——夏威夷,那个美丽的海岛世界。
  因为你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夏威夷竹,所以我猜想,你们一定是来自那个美丽的海岛——夏威夷群岛。那是远在太平洋东南部的一个海岛,离我们这里有万里之遥。从地图上看,那里属于热带,一年四季热量充沛。如果你们真是长在那里的植物的话,那么现在你们漂洋过海来到这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我想你们一定忍受不了这里寒冷的冬天,因为这对你们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啊。我想起在你们之前,我家客厅里你们的那些兄弟,在去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它们用满身的绿色装点着我家的客厅,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享受着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春的暖意。可它们却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耗尽了自己生命里的最后一丝热量。这是多么令人伤感啊。
  今年你们来到我家,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你们。冬天的夜晚我要把阳台和客厅的门窗关紧,不让刺骨的风吹到你们身上。天晴的时候,我要把门窗打开,好让阳光晒晒你们。我知道,虽然你们不能说话,但是你们是有灵性的。只要你们生命里还有一丝热量,就会毫不迟疑地挺拔着身姿,给我家的客厅带来生机;你们会毫不吝惜地呼出氧气,改善我家的空气质量。
  与你们相比,我们人类常常显得非常自私。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自以为是地球的主宰者,不把其他动物放在眼里,任意捕杀,对你们更是想砍就砍,想伐就伐。可是你们从来都默默不语,即便把你们迁到万里之外,你们也会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把自己的美丽的身姿展现出来。你们吸进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呼出的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
  亲爱的夏威夷的兄弟们,我要把我的赞美之词献给你们。正是你们和你们数不尽的植物同类们无私地呵护着人类,人类才得以生存下去。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对你们植物兄弟们心怀感恩。
  我家客厅的夏威夷竹兄弟们,你们听到了吗?我知道你们最怕冬天,所以我要不断告诉自己:晚上睡觉前别忘了关紧门窗,别让客厅里我的夏威夷兄弟们冻着了!
  爱你们的人:张凯
  ×年×月×日
  当许多同学都把目光聚焦在相同的对象上时,张凯同学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将对象锁定在他家的夏威夷竹上。“写给一棵树的感恩信”,首先带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新奇感,并造成阅读上的悬念,难道这棵树给作者许多恩情不成?等读完全文,才知道作者的良苦用心。原来是以他家里的夏威夷竹为由头,意在表达树木对人类的不可忽视的恩惠之情。文章的深层立意是要揭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反常规就是不要轻易“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断。因为最初的判断往往是最容易想出来的,而最容易想出来的往往别人也想得出来。有人说竞争胜出的条件是“你有我有不为有,你无我有才为有”。这句话移到作文上来,就是人人都能想出来的我不去想,我要想的就是别人不容易想出来的。创新的品质就是要跟人不一样,“不一样”就具备了标新立异的品格,这样就能使自己的作文在众多的“差不多”里脱颖而出。当然,反常规不是胡编乱造,更不是荒诞不经,仍要依循事物客观存在的“理”。比如张凯同学对一棵树表示感恩,的确是有那么个“理”——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就离不开树木的提供。从这一点说,人类对树木表示感恩是应该的。乱砍滥伐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对树木感恩的必要性。以此类推,凡是带给我们好处的事物,我们都应该对它们心存感恩。像这样荡开思维,感恩的对象就会变得无比丰富起来,我们就会走出了思维定式,那么写出来的作文也就会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了。
其他文献
【名家范文】  黄河落日  □胡秋萍  我出生在黄河中游的岸边,四十多年来,我不曾远离这条诞生了华夏文明的河流。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得天独厚地享受着这条母亲河带给他们的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滋养。  在黄河边漫步,最令人心神荡漾的是落日的一瞬。这是生命绚烂的一瞬,也是天地间光明与黑暗变幻莫测的一瞬,这一瞬比昙花一现还要短,这一瞬如同绚烂芬芳的爱情一样美丽或悲壮。  伫立在黄河古道,脚踏在石头砌成的堤坝上,
期刊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时光,叫做青春;有一种方式,叫做回忆;有一种态度,叫做珍惜;更有一种蜕变,叫做成长。当岁月剥落层层凝重的壳,彼时的少年已然蜕茧成蝶,站立在成长的尽头,回首过去,一路崎岖已繁花盛开。请撷取你成长岁月中的一段难忘时光或难忘经历,以“时光”为话题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少
期刊
信鸽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飞回老家?  虽然信鸽为人们服务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但直到最近,人们才揭露出其中存在的秘密。  前不久,有一个外国科学家带着五只鸽子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放飞,五只鸽子都准确地回了家;第二次,这位科学家又到同一地点去放飞,但是这一回却在每一只鸽子的翅膀下系上了一小块磁石,结果,只有一只鸽子飞回了家,其余四只都没有能够飞回去。这个实验表明,鸽子之所以能够从陌生的地方飞回去,是依
期刊
有人说,有了沈从文,便有了湘西,沈从文的文字是湘西的千里沅水,清流蜿蜒,从容地流向外面的世界。是的,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确实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湘西边陲小镇自然和人生形式的边城小说,与沉落的都市世界相对照,希望用和谐自然的湘西社会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参照,实现其重塑民族经典的伟大梦想。沈从文以他那特有的重直觉、
期刊
在一个边远的小镇里,有一户人家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小男孩即将上学,家里却拿不出学费,小男孩的父亲很着急,他不希望孩子和他一样没有文化,只能在家里耕田放牛,所以他下定决心要让孩子去上学。他与老婆商量后,便独自一人到城里去打工。在他外出的前一天晚上,他抱着儿子坚定地说:“孩子,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你要好好读书,听妈妈的话,我会在每年秋天咱家后山上枫叶红了的时候,回来看你们。”  “真的吗?你可要说
期刊
【技法梳理】  对于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写作要求并不高,概括起来就是“有物”和“有序”。其中“有序”,讲的是结构要井然有序。所以,同学们有必要掌握议论文的几种常见的结构类型。  议论文的主体内容一般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叫引论、本论和结论,也有人通俗地称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按照这个程序写下去,就是“递进式”结构;这是我们大力提倡的结构类型。当然,考场作文,可以简单一些,
期刊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
期刊
螳臂当车  春秋时,齐庄公驱车狩猎,忽见路旁有一只小小的虫子,正伸出两个臂膀,张牙舞爪地阻挡着前进的车轮。他问驾者:这是只什么虫子?驾者回道:是一只螳螂,以为我们的车要攻击它,便不顾小命,疯狂拦阻,真是自不量力!齐庄公笑道:好一個无畏的勇士,千万别伤害它!说着,令车为螳螂让路而行。此事传开后,人们都钦佩齐庄公尊敬“勇士”的言行,纷纷投奔于他。这就是“螳臂当车”的故事,《韩诗外传》和《淮南子》均有记
期刊
【试题展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
期刊
散文内容纷繁复杂,丰富的表达技巧及作者迥异的行文风格仍然是学生阅读的难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把握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风格,在快速阅读,努力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分析表达技巧,分类积累鉴赏技法,突破散文阅读难点才有望事半功倍。  ■  1.修辞手法类  修辞手法中,描绘类的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作用为增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