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伦理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及其解决对策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书,育人"工作的开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管理者应该具备更高的职业伦理要求。教育管理伦理性的探讨有利于改善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呼吁和倡导道德的教育管理行为;有利于在法律基础上,借助道德伦理来更好的实施管理。
  关键词:教育管理;伦理性;现实生活;解决对策
  现代教育管理既有一般管理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动态管理活动,具有其他管理所不具有的教育性、复杂性、延续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等。
  一、对现代教育管理伦理性的理解
  教育管理从本质上说,就是教育管理者以社会基本原则和教育活动本身的规律性为要求而提供的一种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教育活动。所谓教育管理的伦理性就是指教育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基本道义精神。
  二、现代教育管理伦理性的具体体现
  从大多数受教育者的不满中可以看出,当前我们的教育离正义和公正还有一段距离,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的危机已经慢慢转变为文化危机、伦理和道德危机以及价值观的危机。教育伦理在很多情况下处于两难境地,比如:如何以有限的精力关怀每一个学生、如何处理特殊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关爱、尽量公平,用自己认为合乎道德的方式教学。教育管理伦理性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中得以体现。
  1、教育过程中的信任缺失
  什么是信任?国内学者指出,"信任是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不是认识论上意义上的理解,它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是不顾不确定性去相信"。国外学者对"信任"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信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信任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善意;二是信任他人时,自己不在乎是否收到了伤害。[1]
  提起伦理,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道德。伦理道德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交流的基石。然而,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有太多的虚假、不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老师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猜忌。
  教师因为信,才能生成威,继而生成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情。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教育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等整个教育系统的合作关系。没有了信任,一切都将于教育的初衷相背离,也正是因为在平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处理突发的教育教学情境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教师、教师与教师等整个教育系统中出现的众多相互不信任的现象,所以才出现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敢管等教育问题。
  2、教育过程中体罚学生
  体罚一般被认为是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丑陋、不文明行为,并且被社会给予了强烈的否定。即使在那些法律上默许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国家,体罚学生也受到了世界各界舆论善的谴责和伦理上的批判。比如:发生在2011年,广州一老师逼迫迟到的学生互扇耳光上百下。老师的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更是违背了一名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关爱学生的职业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因为各种原因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对好学生进行表扬对差学生则另眼相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认定"坏学生"就该受到处罚,"好学生"就该受到表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一切,甚至老师和家长都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家长口中的"好孩子""坏孩子",以及老师嘴上的"好学生"、"差学生"根本就不应该简单的用好与坏将其明显划分开来。家长角度的好坏之分无非就是听话与否,老师视角的好差无非也就是成绩的优劣,每个人都是有多面性的,因此全面的了解起来是有难度且十分复杂的,这种划分是思维简单的表现。
  3、教育过程中存在侵犯个人隐私问题
  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隐私问题一直是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要问题,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法律而不是道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这种现象值得赞许,但同时忽略了"人情",即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比如:校园里四处可见的监控。有了校园监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相应有了保障,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忽略了自己的隐私?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每个人都无时不刻的在众多"电子眼"的监督下活动。又比如,某学校一老师因为家里的一些琐碎小事可能违背了道德,引起社会不好的反响而被学校开除,对于这种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公域和私域问题,是否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规定?
  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这些违背伦理性的问题,教育管理系统需要及时发挥其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性特征来改革相应的管理方法方式,找到有效地解决措施。
  三、解决违背伦理性问题的几点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
  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首先要从教职工入手。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育人"大于"教书"。学校里的主要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切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这两种角色的协调处理,只有在教职工中强化伦理教育,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基本的道德素质,才能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学习和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对学生体罚等破坏和谐的现象出现,才能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彼此信任的关系,最终促进学校管理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2、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伦理道德底线的提高
  在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中,提及伦理性并不排除使用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它们是伦理的最低要求。即便如此,人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以伦理为视角去审视、观察和处理问题,要以最起码的良心作为底线,以道德作为准绳,不能无视社会基本要求,触犯道德底线。总而言之,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伦理道德底线的提高不仅是教育管理伦理性发展的要求,更是整个社会基本道德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因为道德的缺失而造成的很多本可避免的教育事故。   3、建立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更好的保护人权
  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既有道德上的说服教育,又通过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个人行为,明确规定什么是公域什么是私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国家法律"保护人权"的思想。也许只有这样我们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逐渐伴随着道德一起得以强化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情境、每一位教育对象、每一节教学内容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教师的讲述、演绎来完成的,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把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位老师的愉快工作、每一所学校能真正成为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管理系统改进的方向和追求。所以,教育管理活动重视伦理道德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和谐幸福的教育教学文化氛围中,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更深层的提升和进步,这才是教育管理活动最为基本和现实的追求。
  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不仅要求教育管理者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要求等来制定决策,更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道德伦理判断和行为。教育管理者只有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社会道德伦理,才能制定出既合情合法又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好政策。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0.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Atkins E.Reframing curriculum theory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a hermeneutical approach[J].Curriculum Studies,1988;20(5): 437.
  作者简介:王洋(1989.5-),女,山东青岛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哲学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盗窃罪的对象只能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经济价值并被人类所控制的财物,不包括财产性利益。财产与财物并不是相同的概念,财产是一种观念上的利益,而财物是财产的具体表现形式。财产性利益的范围大于财产的范围,因而其不包含在财产中。微软公司的COA标签应当是一种认证资格,而认证资格不能成为盗窃罪的对象。盗窃罪数额的认定应当以被害人的损失为依据,而不是依据行为人的获利情况,因而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并为使被害人的财
期刊
摘 要:注意规定和法律拟制作为立法手段可以有效地指导司法实践,但由于理论界对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缺乏系统的研究,加上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之间容易混淆,因而造成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往往将法律拟制理解为注意规定或者将注意规定理解为法律拟制,从而导致刑法适用错误,造成罪刑失衡,刑法的正义性无法得以实现。刑法第198条第四款"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
期刊
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伴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产生了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与此同时,毕业生入职后的社会化过程面临生活圈与工作圈的交叉重叠,微信也逐渐从强关系的好友圈拓展到弱关系的泛工作网络,成为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变化的重要转折点。社会环境中的规训权力之网对毕业生的朋友圈自我呈现形成约束,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本文选择经历了从大学生到职业人这一角色转变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者作为研究对象,抽样筛选出30名符合研究条件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通过深度访谈了解他们角色转变所遭遇的规训压力,如何
摘 要:微博作为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已成为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文化现象,微博的技术要求低、成本小、开放性强、互动性高等优势,符合当代信息社会的要求和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将微博应用于思政教育中能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技术手段的提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方法有机整合,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优化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内,多元化的
期刊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迭代,越来越多的电脑PC端功能向移动端转移,娱乐功能也不例外;游戏作为网络娱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在此浪潮中也不断更新着生存形态。在游戏市场的快速发展中,MOBA手机游戏以其深度的体验、便捷的操作等特性吸引了大批玩家,特别是国民手游《王者荣耀》的成功更是将MOBA手机游戏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阶段,仅在2020年1月《王者荣耀》收入就超过1.5亿美元,除夕单日流水高达20亿元,不可谓不惊人。值得思考的是,作为最“吸金”的游戏类型之一,MOBA手机游戏是如何构建自身的吸金点,而MOBA手
摘 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与环境的破坏也与日俱增。公共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共同享有的,就此环境公益诉讼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思考。本文就环境公益诉讼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益诉讼 司法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迅速发展,司法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公民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1996年开始,就有公民、律师、民间公益组织相继开始探索中国的公益诉讼之路。
期刊
摘 要:课程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对前后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也影响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度和认真度。本文尝试论述对比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此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关键词:对比法;教学活动;应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比较陌生的知识掌握起来轻松一些,比较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学会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方法,会是一个既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克服教学重
期刊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品牌化建设实践逐渐展开,但更多地方对城市品牌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建设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以品牌价值理论和整合品牌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品牌文化价值视角切入,对中国城市品牌的价值构建和传播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中国城市品牌需要进行文化价值升级,其中城市品牌的文化定位是前提,城市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品牌文化价值的关键。此外,本研究以广州作为案例,分析其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现状,并由此洞察广州城市文化品牌传播存在的困境,重点归纳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城市品牌文化价值提升的一般模型与实现
摘 要: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的,为了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职业技能,必须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建立必要的实习管理流程以及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实习效果,才能使学生达到更高的技能水平。通过对实习流程的优化与相关制度的紧密配合,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使得"师带徒"实习模式发挥出对学生实习更高效,更先进的效果,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一致满意。  关键词:物流管理
期刊
摘 要:提问式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活"起来。提问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方法,营造气氛,启发学生,还要注意及时总结评估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情况。  关键词:提问式教学;意义;方法  一、提问式教学的定义  近些年来,国内有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正在尝试采用提问式教学方式,并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效果,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