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杮也吃荤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世纪第一棵活体捕蝇草被带到伦敦,英国人对令人毛骨悚然的食肉植物的传说一直乐此不疲。特别是以这种故事为主题的影片(例如1951年影片《三脚妖之日》和1960年影片《恐怖小店》等)播出后,食人植物的故事开始备受世人关注。《哈利·波特》系列也曾提到食人植物,书中的毒触手试图利用它的藤捕捉猎物。
  19世纪的一个故事中说,马达加斯加岛一种长着触手的树会紧紧缠住人不放,直到把他们勒死,并称这是目击者亲口讲述的。不过这种故事在20世纪遭到人们质疑。另一个故事说,中美洲有一种食人树,会用触手挤压人体,把每一滴血都挤出来,以便被它吸收。不管这些故事是事实还是谎言,食肉植物的存在都是千真万确的。
  但是,很多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食肉并不是一些“奇特植物”的癖好。最新的研究表明,食肉植物并不是什么稀缺品种,我们身边很多寻常的植物都有着“食肉本性”。土豆和西红杮都是我们很爱吃的食物,不过大多数人可能有所不知,这些看似平常的家伙,也有其“邪恶”的一面:它们跟捕蝇草和猪笼草一样,都是非常致命的动物杀手。
  长期以来,植物学家和探险家们在世界上那些最偏远的地方寻找食肉植物的踪迹,却忽略了对这些就在身边的植物的关注。其实,捕食昆虫的植物种类比科学家以前认为的要多数百种。其中几个矮牵牛的品种、观赏型烟叶、土豆、西红杮和卷心菜的近亲荠菜都属食肉植物之列。以前,被定义为食肉植物的大约有650种,而现在重新评估的结论是,另外还有300多种可划入其中,因此这种植物的数量比我们以前认为的多了大约50%。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就对食肉植物非常感兴趣,曾通过给这些植物喂肉的方式,进行大量试验,1875年,他所写的有关食肉植物的书《食虫植物》出版。不过他不会想到的是,诸如土豆和西红杮这类在我们看来温温顺顺的家伙居然也吃荤。这些植物的食肉本性之所以会被人们忽视,是因为它们已经丧失了一些与食肉植物有关的主要特征。
  猪笼草和捕蝇草拥有专门用来捕食猎物的结构,而另外一些植物的捕虫技巧更加微妙,它们主要依靠这种手段弥补日常“饮食”的不足之处。观赏型烟叶、土豆和西红杮等植物利用茎上浓密的黏性软毛捕捉蚜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不过它们并非直接把捕捉到的昆虫吃掉,而是等到这些虫子死亡落入土中后,利用根吸收其营养。
  这种能力跟南非捕虫树非常类似,南非捕虫树拥有黏黏的叶子,苍蝇落在上面就会被黏住,但是它也无法直接吃掉昆虫,而要等到一种小虫子把苍蝇吃掉后,利用根茎吸收这种小虫排在地上的粪便里的营养物质。
  人类种植的土豆和西红杮仍保留着利用黏性软毛捕杀小昆虫的能力,等到小昆虫死后落入土壤里,再利用根吸收昆虫体内的营养。然而,由于人类会给它们施加大量肥料,因此它们几乎不会从捕杀昆虫中受益。而生活在野外的植物,捕杀昆虫是它们的一种重要的食物源。
  荠菜被认为是一种食肉植物,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因为包裹在它的种子外面的物质能吸引土壤里的微生物,并杀死它们。此外,荠菜的种子还能借助自己分泌的一种酶分解虫子的尸体,以便在发芽过程中能吸收到充足养分。
  事实证明,我们周围的食肉植物远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多许多。我们一贯认为植物无法移动,不会伤害其他生物,但是一想到食肉植物,我们就不会这么认为了。事实上,很多被子植物(开花植物)原本可能主要以食肉为主,甚至有人说,“食肉植物的出现并不稀奇,真正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怎么会有那么多植物没进化出捕杀动物并从中吸收营养的能力”。这种说法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现在科学界就有一种观点:所有开花植物在演变的最初阶段都具有食肉能力,不过只有一小部分最后仍保留着,并在利用这种能力。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