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陈式太极拳须有界限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i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前语:当今以太极拳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满世界、满公园比比皆是,可是,您听说过打太极拳还得遵循界限的吗?老师或教练也许教过您“立身中正”。但手眼身法步的界限以何为度,恐怕为初学者或公园打太极拳者所迷惑?因为超越界限不仅如篮球、足球一样要“犯规”,起不到最佳的强身健体之效,并且对自身也有很大的伤害,如果您读完此篇文章,就会明了太极拳之界限了。
  
  人体任何部位运动的幅度,都会受到人体机能的限制,无限度的超越人体运动生理极限,就会使人体失去平衡,这当然会给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样,练习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人体的运动要顺其自然,练习者应该知道每一动作都有一个界限,并且必须按照陈式太极拳的界限来运动,这样才能做到“无过而不及”,否则在与人技击的过程中,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陈式太极拳第十六代传人陈鑫在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有专门论述“界限”的文章,但其内容比较深奥。有多处未具体指出何为界的文章,使学者读后茫然。因此练习者有必要弄清陈式太极拳的界限,并作为“无过而不及的标准。”
  陈鑫说“打拳以鼻为中界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从人体解剖学来解释,应当是以人体的纵状面分为左右半身。近代著名太极拳师洪均生先生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手心(劳宫穴)斜对心口为界,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手和躯干的配合界限又进一步分为:正旋的手高不过眼,低不过脐,中不过心口,要求掌心斜对心口,如云手的左右手或拦搡手的右手。左右反旋的手则手顺缠,肘先收到胸前,然后变逆缠,先将肘转贴肋部,再以手领肘经心口与胯齐,再转到高与眼齐为度,如一路的十字手等。手上下反旋的式子最少,只有金鸡独立是两手同走反旋而一上一下,向上的手如托物状向上托起,高度与头顶百会穴齐平;向下的手经过胯前向胯外下按,但不要超过臀部。
  手部运动的范围应以两足分开的前后左右距离为界。两足左右分开应以足趾尖踏在同一个圆周上为界限;两足前后分开,以前足趾尖和后足跟踏在同一个网周上为界限形成一个无形的圆柱体。在推手或技击的过程中,对方身体任何部位一旦进入我的界限内,即运用太极拳的技法进行防守或反击。太极拳主张“彼不动己不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
  陈式太极拳要求身法中正,即百会穴至会阴穴成一直线,有利于自然接通任督二脉之气。虽然身法要求中正,但躯干的旋转也有一定界限,在拳式中躯干的旋转角度,经常是45度,而上下配合时胸以下随腰裆劲的下塌转得略多于45度。腰的转动角度,一般以40度为宜,超过45度时,必须配合以足的摆扣,或变转步法,以维持平衡。肩关节旋转不能大于腰和裆的旋转角度,肩部随左右胯的运动可以一边略高,一边略低的倾斜,但不可走得太过,这样才能形成螺旋主体。
  陈式太极拳特别对长强穴(尾骨下端)有明确要求和界限。洪均生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长强穴”微向后翻。有好多练习者长强穴后翻的太过,形成了突臀。陈鑫主张长强穴应微向后翻约15度,陈式太极拳和其他太极拳的根本区别。因为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尾骨后翻小腹下部自然斜向内收,气自然松沉下去。
  膝和足的配合也有一定的限度,膝关节略内合,但不能向内合的太过,太过会造成尖裆。膝关节应以膝鹤顶穴与地面的垂直线在地面上的交点位于足趾、足踵之间的内侧为界。凡伸展的膝部要和胯根、足部配合,也是略向里合,成三角形。膝的前后移动应以足趾与足跟之间为界限,向前膝不过趾尖,过之则身体前倾;向后膝不过足跟,过之则身体后仰,下肢劲力松散。
  上述提到的只是陈式太极拳界限的极少部分,还有许多复杂的动作需要遵循拳理拳法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
  
  (请作者速与编辑部联系)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全体国民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行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理清常态化的培育思路,找准常态化的培育要点,开展常态化的培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培育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机制 创新  [作者简介]王长伟(1975- ),男,河南沈丘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
通背拳术博大精深,传承至今,已发展出太极通背拳、祁家老派通背拳、祁家少派通背拳、五行通背拳、白猿通背拳等不同流派的通背拳术。然而,考近两个世纪以来,各通背源流,在传承中不仅存在历史纪年的严重断代,而且普遍存在人为假托的附会讹传。例如:讹传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术鼻祖“鬼谷子”传通背拳、军事家“孙膑”传通背拳、“白猿”传通背拳;还有唐未宋初“韩通”传通背拳;清代全真教龙门主庭北京白云观“韩老道”传通背拳
说“惟真”是武术界的宋祖德,他绝对当之无愧,且毫不逊色。这些年,“惟真”在新西兰吃的是奶酪,向武术界吐出的却是口水。凭借这些不堪入目的八卦口水帖,他在武术网站上迅速发迹。每次露面他都不客气地以学者、专家、正宗、嫡传自居,他可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随心所欲地扣帽子,舞棍子,俨然是一个操武术界生杀大权的法官。河南周口一个心意拳传人的小孩夜里贪玩不睡觉,一提“惟真”的名字就奏效,“惟真”邪的果然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