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3cbb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网络研究已经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大亮点。网络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手段、各种价值观及思想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应该正确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而对网络产生的消极影响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减少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负面影响,使互联网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为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影响;大学生
  现代传媒中发展最快的就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可以说,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全球信息化正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它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但是,当我们大踏步进入网络时代,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连串的难以言喻的狂喜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一些网络上不道德现象,也利用网络的神秘性和隐蔽性呈愈演愈烈之势。而受影响最大的便是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最快,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因此,认真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并研究教育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网络的共享特征是文化作为无形资产瞬间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显示了文化的自身价值激发了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索未知的念头;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2、便于学生协同学习
  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利用网络构成协同学习的环境,可以使多名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像坐在一起进行某种问题的讨论,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大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及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3、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节约学习时间
  网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资源,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信息的数据库充满在网络空间。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只需具备一定的检索方法,即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遨游。网络将地球上的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龄,改变了以往接受知识的“滞后现象”,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学习时间。这是其他任何教育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亦是人的心理“断乳期”、自我发现期,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急剧增强,自我意识和行为的自主性比较突出。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事实也正是如此,网络很可能产生一种知识个性化的结果。学生即可以参考教育者和家长的意见,但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需要选择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消极影响
  1、网络上瘾
  国外由于网络成瘾患者的日益增多,美国广播公司已在调查中发现,网民中亦有6%的人患有网络中毒症。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上网后精神季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上网后行为不能控制,或通过上往来逃避显示,并经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冷淡、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严重危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2、信息污染
  网络使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有骗子、小偷、流氓,泛滥着色情、盗窃、诈骗等。美国卡奈基——梅隆大学1995年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有近92万件软件产品带有性内容,在电子布告栏中储存的数字在图像中有83.5%含有猥亵内容。甚至有性变态的画面。网络犯罪手段多样,如非凡窃取机密情报、破坏他人数据、散布谣言和恶意诽谤等,这类信息在现代手段的包装下,快速传递给大学生,极易对他们产生诱惑,从而导致一些犯罪行为。
  3、人际淡化
  网络文化把世界连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人们总是坐在屏幕前,活动在“人——机——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
  4、价值观取向多元化
  网络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除了带来文化的冲突,而且带来各种价值观的冲突。此外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多元价值观在网上并存,受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在人生目标的确立,以及对实现目标的评价上,必然呈现出个体差异,表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三、大学生如何在网络影响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注重自我教育
  当前,大学生要特别重视以下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自学,就是自己学会学习。这种学习既可以作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以作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周围的世界,至少使它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人际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了解、认识和发现”。自护,就是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注意正常而规律的生活,调整精神状态,上网有节有度。自辨,就是学会辨听网络信息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能够分析网络内容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自制,就是学会克制自己,抵御各种诱惑。要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能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自省,就是自己反省和检查自己,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爱护自己的人格,提醒格告诫自己在使用网络使不要犯错误。在网络时代,善于自我教育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大学生一定要做到自学、自护、自辨、自制和自省。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其身心发展,而且对大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丰富社会性、建立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冷落和挫折,不是积极地去调节、完善,而是选择了放弃,转而沉溺于网络交往中,陶醉于整日坐在计算机钱与另一个同样忽略了背景条件的人安全地聊天,以至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倦怠,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冷漠无情,陷入孤立慵懒、空洞贫乏的人身状态和空虚苍白的心理状态。因此大学生要正确地对待网上人际交往,采取正确的态度,充分利用网络,扩大自己在社会交往面,同时适当控制对网络的依恋,注重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不是将网络当做自己唯一可信赖的“朋友”。   四、对网络消极影响的应对措施
  1、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建设,转变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江玉安指出:充分认识校园网络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网络上的非强制性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在校园文化渗透的各项活动中,达到教育目的,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黄爱国指出: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络,校园网为高校德育工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邱月明指出:要健全校园网,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健康的成长。
  2、加强网络道德,网络规范教育
  张青指出:提高网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认知能力,减少网络不道德行为,特别要发展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随着网络文化不断渗透,学校应该有针对地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健全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活生生的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的网络社会,都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网络立法工作。在我国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网络道德教育也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3、严格管理,加强网上信息的引导与监控
  胡美如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网络监控体系,安装先进绿色软件,监督过滤不良网站信息,加强对网络行业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有关网络规章制度,并通过必要的技术,法律等手段阻止各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校园。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绿色的上网空间。杨泽宇指出:以防为主,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强化对上网信息的监控,过滤虚假,有害,错误,反动的信息。杜绝一切有害信息的滋生和蔓延。
  4、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
  黄宪怀指出: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大学生端正上网态度,寻找各种有利的网络资料,满足自己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合理地利用网络。皋艳指出:利用网络优势,推动素质教育,让大学生明了网络真实价值所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资源共享中获得自我教育。
  网络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学生在丰富的网络面前往往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盲目浏览,浪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学校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并积极寻找各种有利的网络资源,满足自己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大学生端正上网态度,自觉去浏览那些文化层次较高的网站, 主动追求高层次的网络文化内容,为自身的成长发展服务。同时引导大学生做好网络的宣传员,进一步促进正确的、高层次的网络文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5.
  [2] 臧学英.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N].光明日报,2001-06-06.
  [3] 翁寒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N].科技日报,2001-09 -21.
  [4] 匡文波.论网络文化[J].图书馆,1999,7(4).
  [5] 江玉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沧桑.2006,5(4).
  [6] 吴晓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及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5).
  [7] 张青.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思考[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6(4).
  [8] 李兵龙.试论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4).
  [9] 胡美如.正视网络文化影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J].河北青年管理学院学报,2006,12(3).
  [10]黄爱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8(1).
  作者简介:
  褚彪(1983- ),男,辽宁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线性规划对洛阳市河区生活性用地进定量分析评价,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权系数,数学模型。 In this paper,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
进行切花月季生产,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切花。如何修剪才能使月季切花产花快、质量好呢?多年来,我们摸索了一套切花月季生产的修剪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修剪时间因为南方
本文结合当前自然拼读法的含义,着重探讨如何整合、应用小学阶段的英语自然拼读法,提高在小学阶段英语教育的实效性,n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技能,利用自然拼读法方式来提高英语的教
后真相时代,社会新闻舆论场所呈现的新特点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为新闻写作者青睐的“零度写作”遭遇困境,应适时向“温度写作”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