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风险与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政府于2014年推出“沪港通”,将香港特区离岸市场与大陆在岸市场连结,为两地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方式。尽管“沪港通”有利于两地实现经济成果共享,进而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仍需关注。只有针对各类局限性进行系统地优化,“沪港通”才可持续发挥其作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助力。
  关键词:资本流动 回流机制 汇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
  一、引言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精神;2014年4月,中国证监会与香港特区证监会发布公告,原则上批准沪港股票交易市场互联互通试点,即“沪港通”的试行。 实际上,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兑换与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趋势与目标都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整体,且都在金融市场的大环境下进行。因此,“沪港通”不仅是对党的精神的诠释,更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实现资本流动的重要举措。在“沪港通”中,上海、香港特区的证券交易所均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对方交易所的股票,但买卖数量应在一定范围内。作为继QFⅡ、RQFⅡ、QDⅡ之后,我国在资本项目开放后的又一重大尝试,其对我国资本流动、人民币自由兑换等产生的较大的积极影响。同时,“沪港通”也不可避免地因政策不对称、投机行为等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其发展态势与动向。
  二、文献综述
  张明(2012)发现,香港特区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大陆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存在规模较大的套汇套利活动,阻碍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沪港通”的出现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Frankel(1999)认为,在货币独立、汇率稳定及金融完全一体化之间必有取舍,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三个目标。中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货币独立性最为重要,可见,“沪港通”在促进金融一体化的同时会引起汇率的波动。郑连胜(2014)认为,证券流动项目下的资本流动大多基于套利的目的,因此资本项目自由化可能导致资本的频繁波动。综上所述,“沪港通”的影响范围涉及外汇交易、宏观经济控制、金融市场运行的多个方面。
  三、“滬港通”风险分析
  “沪港通”在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跨境投资新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投资渠道,因此,“沪港通”事实上可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组合,促进汇率市场化、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与国际化。然而,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中,“沪港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有将风险抽离出来进行系统的分析了解,才可不断完善“沪港通”的推行方法,真正实现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
  1.“沪港通”回流机制尚待完善。“沪港通”在跨境资金管理上实行的是“闭环运作模式”,即离岸人民币只可暂时回流至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进行投资获取收益,而最终该项资金仍会回到香港特区。该模式与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资金落地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规避资本开放可能招致的风险的同时也限制了资本流动。尽管“沪港通”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人民币的跨境流通,但其资金回流机制仍然无法从根本上为市场的壮大打下基础。
  2.难以平衡两地交易市场的差异。对于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而言,公开披露的信息是其进行投资决策所参考的重要因素。“沪港通”的出现将上海与香港特区的股市连结,一旦双方所披露的信息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对于投资者而言极不公平。这种不对称性事实上却是普遍存在的:如A股和H股的交易日、交易时段不同,两地的同步性较弱。另外,内地和香港特区的税收制度不同,即两地投资者难以获得相同投资的资本利得;此外,“一国两制”政策允许了香港特区与内地在经济运行模式上的差异,这也间接导致香港特区与上海投资理念的巨大差异。综上,上海与香港特区在信息披露程度、税收制度以及投资理念等方面差异较大,若不从制度或操作中缩小两地交易市场差异,将阻碍“沪港通”地深入推进。
  3.“不可能三角”中的汇率风险。理论上讲,货币独立、汇率稳定及金融完全一体化中只能三取二。根据国情,我国政府首先应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因此在推动“沪港通”即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汇率波动风险极大。从实践上讲,“沪港通”交易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者在交易中会面临大量结汇,在国际金融环境或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投资者会因外汇波动而面对巨额损失。
  4.监管体制难以适应跨境监管。不仅是“沪港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业态都对“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究其原因,首先是监管体制对于新业态的管理模式不明晰,各部门间不明确其具体职责;其次是国内监管体系尚未与国际接轨,监管体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因此,在“沪港通”在跨境监管中存在“真空地带”,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综上所述,“沪港通”对我国包括监管能力、外汇管理能力在内的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要求内地与香港特区在司法制度与交易方式具备更强的协调性。尽管上述风险的存在较难控制,但均为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调节来弱化风险损失。首先,“沪港通”自推行至今已较为成熟,但仍要循序渐进,保证资金额度、投标范围仍在可控范围内;第二,严格控制交易规则与监管内容,从制度上明确监管职责,在放开资本项目的同时保证一定的管控力度;第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避内地与香港特区之间在信息等差异所招致的套利风险;第四,对于资本市场的外部冲击或汇率波动,我国央行应在汇率波动上进行一定干预,减少国内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
  四、“沪港通”发展趋势分析
  开通香港特区和上海市场互联互通的股票交易机制可使两地互享经济发展成果。自2014年底开始实施“沪港通”至今,两市交易与业务系统运行平稳,但基于上述风险与实际操作的情况,“沪港通”仍需优化,未来大致有如下发展趋势:首先,“沪港通”相关的政策规章将更加完善,如修订业务流程、互推市场报告、研究符合内地投资者习惯的行情收费等;第二,“沪港通”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可能会出现新的市场联通举措,如未来可能出现“港深通”等;此外,随着“沪港通”的不断优化,其产品范畴将进一步扩大,可能出现基金互认、商品通、债市通等。
  五、结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尝试,“沪港通”整体运行态势平稳,推动了内地与香港特区的经济联系。在种种风险中运行的“沪港通”正在平稳中优化,力图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投资环境的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整体上看,我国人民币国家化进程仍处在初始阶段,“沪港通”的深入推行需要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沈艳.沪港通,促进资金双向流通的投资[J].市场研究,2014,(10):7-10.
  [2]张明,何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岸离岸套利现象研究[J].环球金融,2012,(10):47-54.
  [3]郑连胜.关注沪港通的风险[J].中国金融,2014,(9):42-43.
  [4]李欣.探究沪港通的意义与风险[J].法制博览,2015,(4):294-295.
  [5]陆磊,杨骏.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J].金融研究,2016,(1):1-1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互联网迅速普及并应用于各行各业这个大形式下,必须借助于互联网这个载体,课堂教育才能更加充分、更加精彩的展现课堂内容。本文基于本专业教学实际情况,浅谈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的完善课堂教学。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方法 探讨  一、大环境决定互联网必须应用于课堂教育  “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是继语言
期刊
摘 要:砝码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一项实用工具,其主要特点就是物理特性和计量特性。通过砝码可以准确的得出物体的质量以及其它方面的数据。但在测量的过程中,如果砝码磁化率量值不准确,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巨大误差。为了解决相关的误差问题,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在制造砝码的过程中,通常会对砝码磁化率量值进行比对,以及对其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精准砝码的磁化量,进而精准砝码的测量结果,精准其实用效能。所以,本文将会对砝
期刊
摘 要: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此次整合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数个方面分析整合两个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城乡医保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整合  一、引言  2016年1月,国务院就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期刊
摘 要: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面临绿色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绿色资产收益、成本和风险特征难以平衡等挑战。需要商业银行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 可持续性  商业银行是经济体系中沟通资金由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金融中介,具有创造信用、引导资金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等作用。在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将日常的信贷
期刊
摘 要:营改增即将原来征收营业税的劳务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建筑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增值税”是国家针对在产品的加工等提供劳务环节新增加部分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它是价外税。2013年上海召开关于建筑行业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的课题研讨会上,就对建筑业领域营改增实施相关规划:1.营改增改变现行造价体系的计税模式 2.营改增使工程造价价税分离更加彻底,建筑业领域的营改增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医院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传统的医疗服务管理机制无法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想要加强医疗市场的竞争,医院必须要提高创新服务意识,从而能够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显著增加竞争力。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水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新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医院管理水平 创新  我国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 加大,医疗事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凭借存贷差生存的环境早已不复存在,为了实现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理财产品业务,希望通过理财产品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此,本文从创新理财产品销售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同时提出创新理财产品销售策略的具体措施,为商业银行组织开展理财产品创新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 营销策略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职责和义务更加凸显。审计是医院运行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针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审计工作、化解审计难点的一些方法对策,以期为新环境下的审计工作的良性开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 内部审计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给公立医院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我国201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董事会特征与审计收费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重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说明高比例的独立董事可能更注重审计质量以至于倾向选择质量更高的审计服务;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由一人兼任与年度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审计收费关系并不显著,说明公司内部制度和高管的素质在某一程度上影响审计收费。  关键词:董事会特征 审计收费 公司治理  一、
期刊
由于人类对于海洋资源利用的日益深入,深水半潜式起重平台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随着起重平台应用范围的扩大,船体上的活动人口也不断地增加,但由于深水半潜式起重平台的活动航线较长,外界环境变化范围大,船上可用空间较小,室内环境气流组织与温度等因素不易控制,因此对于深水半潜式起重平台航线上人居环境舒适性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我国南海、英国北海、巴西、西非、墨西哥湾航线的工况进行深水半潜式起重平台空调系统开展研究,计算出该工况下甲板以上各区域热负荷、冷负荷、传热量和通风量等参数,在上述参数的基础